编者按: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 红杉汇(ID:Sequoiacap),作者洪杉,经微新创想授权发布。今年,红杉中国人力资本团队倾力打造的自营课程【红杉HR聊天室】推出全新系列【打造人才供应链】,聚焦创业公司人才与组织发展中的实操难题。通过深度剖析团队多年积累的典型案例,提炼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9月7日晚,第三课《重新思考激励》正式上线。在日常咨询中,我们频繁发现CEO和HR在激励问题上陷入”按下葫芦浮起瓢”的困境。究其根源,往往在于未能深入挖掘问题本质。本期课程将带您剖析常见激励难题,探究其底层逻辑与应对策略,助您构建高效激励体系。

挑战一:如何设计”双向奔赴”的招聘offer?
招聘过程中,你是否遭遇过薪酬结构设计难题、offer谈判困境、人才ROI不达标甚至offer被拒等棘手问题?这些挑战的核心症结,往往在于未能准确把握人才诉求与激励之间的动力关系。

底层逻辑:洞察人才诉求,精准运用激励工具
激励设计的核心要义在于”顺应人性”,而顺应人性的前提是深刻理解人性。不同阶段、不同状态的人,其人性展现各不相同,因此”被激励”的触发点也大相径庭。有人追求使命感,有人看重物质回报,有人热衷于工作本身的挑战性——这些不同的”刺激点”,决定了我们需要采用不同的激励工具,如长期激励、奖金、岗位设置、头衔晋升等。

解决思路:构建Offer设计的”三维度”框架
在招聘场景下,我们建议从三个维度综合考量,制定合理的offer方案:
1. 基于内外部薪酬市场,制定薪酬策略,明确岗位薪酬区间和吸引人才的具体策略
2. 评估人岗匹配程度,确定薪酬水平,在定义岗位价值基础上,根据候选人能力与岗位的契合度定位其内部薪酬层级,避免人才配置失误
3. 结合人才心态诉求,设计薪酬结构,分析候选人核心诉求,设计对双方均有利的薪酬组合,包括物质激励(薪资、奖金)和非物质激励(title、工作内容、汇报关系等)

特别提醒:
– 招聘前需结合公司战略与阶段目标制定人才策略
– offer发放前应提前规划人才融入与发展方案,因为人才激励和融入过程从offer谈判阶段就已开始

挑战二:如何破解薪酬新老倒挂难题?
薪酬倒挂是创业公司最频发的激励难题之一。所谓倒挂,即新员工级别与岗位相当甚至更低,但薪酬却高于老员工。若您的公司也面临此问题,不必过度焦虑——这既是创业公司的常见现象,也可能是必经发展阶段。

底层逻辑:合理归因,精准识别关键人才
我们总结了导致薪酬倒挂的几大原因:
• 人才期待过高,起薪未达预期导致offer被拒
• 需求紧急导致谈判被动
• offer设计忽略成本控制与内部公平性
• 公司岗位价值体系缺失或失效
• 薪酬体系过时,调薪/晋升机制不完善
• 现有人才能力/业绩未达预期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应重点关注主观可控因素,如提前进行人才储备、定期优化薪酬体系等。若新老倒挂难以避免,则需思考如何妥善处理老员工诉求。建议:
1. 精准识别值得激励的关键人才(核心人才、高潜人才)和可激励对象(与公司目标一致、对激励敏感的人才)
2. 积极提升人才密度,促进老员工个人成长

解决思路:设置”弹性”薪酬科目,优化绩效评估方案
“弹性”薪酬科目指非工资性薪酬构成,如签约奖、专项补贴等。这类薪酬适合作为吸引高薪人才的工具,优点在于:
– 一次性发放,可设置条件(如服务满1年)
– 不增加长期人工成本
– 不打乱现有薪酬结构

对于老员工,建议通过及时沟通辅导和客观的绩效评估记录,帮助其跟上业务发展要求。对核心骨干人才,可通过长期激励方式,使其整体薪酬水平与新人保持相对公平。

挑战三:业务目标动态变化时,如何调整激励方案?
创业公司在早期和快速发展阶段,战略和业务目标往往模糊或快速变化。这种情况下,传统的”目标设置-结果评估”激励模式难以有效执行,导致员工抱怨”努力没有价值”,CEO苦于激励承诺难以兑现。

底层逻辑:从交易式思维转向创造式思维
当行业、组织和个人面临模糊性和快速变化时,创业公司亟需刷新激励逻辑。这意味着激励方案设计应从”如果……那么……”的交易式思维,转变为”既然……那么……”的创造式思维。其底层逻辑是”先谈价值创造,再谈价值分配”的激励理念,这一理念应成为公司激励导向的重要原则。

解决思路:关注成功路径>关注目标达成
若目标持续变化,单纯以目标达成结果评价团队表现既缺乏稳定性又难以服众。此时,我们应回归思考”如何才能让业务成功”的本质,寻找机会点的战术、打法、实施步骤。例如:
– 进入新市场时,更应关注客户画像和销售策略,而非单纯追踪销售收入
– 在业务探索阶段,更需鼓励创造性尝试,关注过程性指标和非量化经验教训

建议采用敏捷目标设定工具(如OKR),通过”与自己对标”持续精进。在激励设计上,可考虑”回溯奖””追认奖”等形式,肯定过程中付出的努力;这类奖励不必以成败论英雄——在关键机会点上完成试错,同样值得肯定。

挑战四:研发团队激励真的无解吗?
研发人员激励是高频问题之一。常见误区是为发奖金而设计绩效考评,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不仅达不到激励效果,反而会引发研发人员不满。

底层逻辑:把握研发人员特点,建立业务目标连接
激励研发人员需先充分理解其群体特征:
– 技术至上,认可客观数据
– 爱问”为什么”
– 需要团队合作
– 认可长期投入的价值(尤其基础研发)
– 组织忠诚度低,不满时倾向于”用脚投票”

这些特点为激励设计提供了重要原则:
– 客观精简的考核方式
– 更关注团队成绩而非个人表现
– 关注过程而非结果
– 只考核研发人员能主观影响的要素

解决思路:选择合适的激励类别,注重荣誉激励
将研发工作内容与前端业务关联的方式主要有:
1. 项目奖:适用于与业务关联紧密的产品研发,研发人员可从项目收益或结果中获得激励
2. 目标奖:适用于基础研发,通过里程碑目标、开发进度目标等将大目标拆分为短期小目标(建议结合业务方输入)
3. 专项奖:适用于”离业务较远”的基础研发,可在商业化结果出现或重大技术突破后给予激励(可预设或追认),关键在于树立典型并举行仪式化表彰
4. 荣誉激励:设置内部技术认可项目(如内部讲师、参与行业技术交流等)

本文(含图片)为合作媒体授权微新创想转载,不代表微新创想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http://www.idea2003.com/。

最新快讯

2025年10月31日

04:55
2023年10月30日,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遭遇了一起紧急事件,一架进港航班因报告发动机故障被迫实施地面停飞。幸运的是,涉事的边疆航空3546号航班最终安全降落在指定跑道。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迅速介入并确认,此次事件未造成任何人员伤亡,避免了更严重的后果。然而,这一突发状况对机场的正常运行造成了显著影响。受此事件波及,肯尼迪国际机场的航班平均延误时间一度高达3小...
04:22
2025年10月31日,全球知名投资银行瑞银集团正式发布最新研报,宣布对科技巨头Meta和Alphabet的股价目标进行大幅上调。瑞银将Meta的股价目标从900美元提升至915美元,而谷歌母公司Alphabet的目标价也由255美元上调至306美元。这一系列调整背后,是两家公司近期在广告业务复苏和人工智能技术布局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果。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
04:22
2025年10月31日,在NASA就SpaceX火箭研发进度提出严厉批评后,这家航天巨头果断提出了一项创新的简化版登月方案。面对外界压力,SpaceX迅速响应,启动了新任务架构的全面评估工作,其核心目标在于加速宇航员重返月球的伟大征程,同时显著提升任务的安全性。这一举措不仅展现了SpaceX的技术实力,更彰显了其勇于担当的企业精神。 根据双方签署的40亿美元...
04:22
2025年10月31日,全球医药巨头丹麦诺和诺德正式宣布达成一项历史性收购交易,将以高达90亿美元的巨额资金收购专注于肥胖症药物研发的创新型生物技术公司Metsera。此次交易的每股现金报价为56.50美元,若Metsera在研发过程中达成特定科学里程碑,诺和诺德还将额外支付21.25美元的里程碑奖金。这一报价不仅超越了辉瑞此前提出的73亿美元收购方案,更被...
03:18
10月31日,Globalstar股价迎来惊人飙升,盘中一度触及52.60美元的历史高点,单日涨幅高达27%,成交额也创下近期新高。这一异常波动背后,市场盛传埃隆·马斯克麾下的航天巨头SpaceX正积极寻求收购这家卫星通信企业。消息一出,投资者纷纷抢购,推动股价持续攀升,显示出市场对该潜在交易的浓厚兴趣。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股价大幅波动伴随着成交量的显著放大,...
02:15
2025年10月31日,高盛集团首席执行官大卫·所罗门在公开场合坦诚表态,承认公司在推动女性高管晋升方面遭遇显著瓶颈。这位华尔街顶级投行掌门人指出,尽管近年来集团在性别多样性议题上投入了大量资源,但高层管理团队中的女性比例始终未能达到理想水平。所罗门强调,高盛将着力优化内部晋升机制,同时加强包容性企业文化建设,通过制度创新与人文关怀双管齐下,为更多女性人才提...
02:15
汇丰控股于本周四正式宣布一项重大战略举措,计划斥资140亿美元收购其香港旗舰子公司恒生银行的少数股东权益。这一交易预计将在2025年3月底前完成,相较于原定2026年上半年的计划,时间表大幅提前,彰显了集团加速整合资源的决心。此次调整后的交易时间表不仅体现了进展的加快,更预示着汇丰控股在亚太地区金融布局的进一步深化。具体的交易细节与执行方案将于下月公布,引发...
02:15
2025年10月31日,备受瞩目的商业交易再度升温,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和)与法国电信巨头Iliad正式宣布,已启动双方在意大利电信业务的合并初步磋商。这一潜在合作标志着两大电信运营商在欧洲市场的战略布局迈出重要一步,有望重塑意大利电信行业的竞争格局。 据悉,Iliad在意大利市场的业务估值高达30亿欧元以上,其丰富的用户基础和先进的网络技术将成...
02:15
近日,一项名为Argentum的AI训练项目正式启动,吸引了约150名来自麦肯锡、贝恩、BCG等顶级咨询公司的前顾问加入。这些资深专家将运用其丰富的行业经验,为人工智能系统提供专业指导,帮助AI逐步掌握咨询行业的初级任务。据悉,该项目由一家专注于数据标注领域的初创公司运营,该公司此前曾成功组织前投行员工参与金融建模AI系统的训练工作。由于项目涉及敏感信息,知...
02:15
10月30日,历史性时刻在吉林长春上演。一汽-大众第3000万辆整车正式下线,这辆承载荣耀的车型是一汽奥迪A5L。这一壮丽成就不仅刷新了企业自身的发展记录,更标志着中国汽车制造业迈入了一个崭新的里程碑——一汽-大众成为国内首家产销总量突破3000万辆的乘用车企业。 这一里程碑事件不仅是一汽-大众发展历程中的辉煌篇章,更是中国汽车工业实力与自信的生动体现。它不...
00:36
2025年10月30日,上市公司有棵树(股票代码:300209.SZ)发布重要公告,宣布原定于10月31日发布的2025年第三季度财务报告将延期披露。公告指出,此次延期主要源于公司内部接管工作的复杂性。目前,有棵树正全面接管原有资产、业务运营、财务体系、人力资源及办公场所等关键环节,但部分第六届董事会成员及管理层人员未能按计划完成离任交接程序,直接影响了季度...
00:06
2025年10月30日,我国自主研发的17.4万立方米LNG运输船在上海正式交付,标志着我国在大型LNG船建造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次日,同型船将紧随其后交付,进一步彰显我国造船实力的飞跃。据行业统计,今年全年预计将交付大型LNG船11艘,这一数字不仅创下单年交付量新纪录,更凸显我国在全球LNG运输船市场的领先地位。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我国新接绿色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