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AI浪潮席卷全球 新闻媒体打响AI”保卫战”

在生成式AI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下,海外新闻业正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风暴。业界普遍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悲观者视ChatGPT为行业颠覆者,而乐观者则认为其能推动媒体自动化升级。目前多数主流媒体仍持谨慎立场,路透社、彭博社、CNN等国际知名媒体已在其网站根目录配置文件中明确禁止ChatGPT等AI工具爬取内容。印度主流媒体《印度时报》《印度斯坦时报》等也纷纷效仿,保护自身内容免受OpenAI旗下GPTbot的扫描。一位头部数字媒体负责人透露,行业正在构建”三道防线”——不仅针对OpenAI,所有未经授权的生成AI模型都将被拒之门外,内容违规使用问题已迫在眉睫。

与悲观派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联社的积极探索。本月美联社与OpenAI达成战略合作,授权其使用部分历史文本档案,同时将借助OpenAI的技术专长。据外媒报道,美联社成为首个与主要AI平台达成商业协议的媒体巨头。面对这场技术博弈,《纽约时报》可能采取法律手段维权,一位外媒高管指出:”互联网充斥着低质量信息,而传统媒体始终坚守事实导向,提供真正有价值的内容。”在AI时代,新闻内容的价值愈发凸显,但面对行业抵制,科技巨头也不得不做出让步。OpenAI已表示接受新闻网站的屏蔽政策,虽承诺不删除已获取数据,但Meta公司则推出新政策允许用户选择是否让个人信息用于AI训练。

科技领袖各显神通 埃隆·马斯克展现独特应对策略

面对AI技术冲击,科技界领袖们展现出截然不同的应对哲学。埃隆·马斯克以一贯的果敢风格对推特平台(X)实施防爬虫限制,称AI公司对其平台进行”极端水平的数据爬取”导致服务器成本激增。然而这位AI创业公司xAI的创始人,却允许旗下企业使用推特公开推文训练模型。这种矛盾立场折射出科技巨头在AI时代面临的复杂抉择。

美国新闻媒体行业协会NMA总裁丹妮尔·科菲坦言,业界对AI技术存在三大核心担忧。首先,流量截留将颠覆传统商业模式。过去新闻媒体允许搜索引擎抓取内容以获取广告收入,但ChatGPT直接通过对话式交互满足用户需求,彻底改变了信息获取方式。用户不再依赖传统搜索引擎,而是通过ChatGPT获取简洁有效的答案,这可能导致新闻网站流量大幅流失。微软将AI技术整合到搜索业务后,业界普遍担忧用户将直接阅读科技巨头提供的标题,而非点击新闻链接,这将彻底摧毁新闻业的商业生态。数据显示,新闻消费下滑、手机销量下降等因素已导致在线媒体收入连续数月负增长。

其次,AI”黑箱”效应引发媒体信任危机。Merali强调,目前AI公司使用媒体内容训练模型缺乏透明度,双方尚未就内容使用达成明确协议。”在了解内容如何被使用前,很难评估其价值,现在情况就像黑洞。”她警告说,若政府不介入监管,新闻业将面临可持续发展的严峻挑战。尽管如此,新闻媒体也在积极探索AI应用,测试各类工具以改善工作流程和提升用户体验。Merali表示:”我们并非抗拒变化,而是寻求公平竞争环境下的创新解决方案。”

第三,AI生成内容存在明显缺陷。ChatGPT的数据采集范围受限于2021年底的训练数据,无法准确回答近两年问题;其无法访问纸质媒介内容,导致历史信息处理能力不足;更严重的是,它无法实时获取互联网更新内容,也无法进行实地采访或核查。这些技术局限可能导致生成内容出现偏差甚至错误。更令人担忧的是,AI大规模生产虚假信息的风险日益加剧。新闻业赖以生存的可信度基础一旦动摇,整个媒体生态将面临崩溃。生成式AI通过嵌入搜索引擎、APP等智能设备,不断利用新闻内容训练模型,若权威信息来源出现真空,AI可能沦为错误信息的温床。

呼吁监管新政出台 多国政府积极应对数字挑战

面对科技巨头的冲击,海外新闻业并非寻求”闭关锁国”,而是呼吁建立公平合作机制。英国多个新闻媒体组织联合致信首相里希·苏纳克,呼吁完善合作条款法律基础,要求AI系统所有者明确声明内容使用方式,以便解决补偿问题。信中强调:”缺乏透明合作将严重影响后续谈判,政府必须迅速建立正确监管机制。”

印度政府也积极行动,今年2月成立专门委员会推出数字竞争法案,遏制大型科技公司的反竞争行为。DNPA秘书长苏雅塔·古普塔表示:”我们的目标是在版权保护、创新和新闻传播之间取得平衡。印度政府即将出台的数字治理与竞争法案必须考虑技术最新变化,技术平台与新闻媒体需要实现双赢。”

结语

生成式AI应用尚处早期阶段,传媒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信息技术对媒体的影响早已超越”互联网+”或”数字+”的范畴,AI正在变革信息交互模式的同时,冲击着传媒业的根基。这场技术革命迫使业界重新思考:如何保护优质内容资产的版权价值?是选择”借船出海”还是”造船出海”?在AI时代,新闻媒体需要以更开放的姿态拥抱变革,同时坚守内容创作的核心价值,才能在技术浪潮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未来之路。

最新快讯

2025年10月29日

16:36
近期人形机器人板块经历了一波显著修复性上涨,这主要得益于市场风险偏好的逐步改善以及关于验厂推迟传言的消散。中信建投的最新研报分析指出,随着利空因素的逐步消化,行业整体情绪得到明显回升,相关指数已成功重回上升通道,展现出较强的市场信心。 特斯拉在其第三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中透露了关于Optimus V3生产线的重要信息,宣布该生产线将推迟至2026年底前启动。尽管...
16:36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品牌如何在AI平台中脱颖而出,已成为众多企业关注的焦点。要解答这一难题,我们首先需要认识一个新兴的营销策略——GEO。GEO,全称为生成式引擎优化(Generative Engine Optimization),其核心目标是让品牌内容能够被AI搜索工具理解、引用和推荐,最终被纳入AI生成的答案中。这与传统的SEO(搜索引擎优化)专...
16:35
10月28日,古越龙山正式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财务报告,数据显示公司前三季度整体营收达到11.86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8.1%。尽管营收有所下滑,归母净利润却表现稳健,实现1.35亿元,同比增长0.17%。具体来看第三季度,公司营收为2.93亿元,同比大幅下降26.96%,但净利润逆势上扬,达到4457.99万元,同比增长11.78%。从产品结构来看,中高...
16:35
10月29日,一则关于“宝宝巴士低俗广告”的舆情迅速引爆网络,引发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据多位用户反映,其旗下知名儿童启蒙APP“宝宝巴士儿歌”在开屏界面赫然出现了包含成人元素及低俗擦边直播内容的第三方广告,严重违背了儿童应用的安全使用原则,给众多家庭用户带来了不适与担忧。 面对此次危机,宝宝巴士相关负责人第一时间作出公开回应。他们坦诚承认,涉事低俗广告确系第...
16:35
大富科技近日正式宣布一项重大资产处置计划,公司董事会已一致审议通过《关于拟挂牌出售乌兰察布市大盛石墨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49%股权的议案》。此举源于大盛石墨在经营层面未达预期目标,为优化资源配置并提升资产回报率,大富科技决定通过省级以上产权交易机构公开挂牌转让所持全部股权。根据方案规定,本次挂牌价格将不低于专业评估机构的最终评估值,而最终成交价格则将完全由市场...
16:35
开山股份近日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宣布其全资子公司Kaishan Terra Green Ammonia Limited将在非洲肯尼亚启动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绿色能源项目。该项目计划投资建设一座年产48万吨的绿色化肥生产基地,并配套建设地热电站,总投资额高达59.96亿元人民币。这一战略举措不仅将推动当地农业现代化发展,更彰显了开山股份在绿色能源领域的远见卓识...
16:35
10月27日,浙江信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国信证券就北交所首轮问询正式作出回应,重点针对公司治理结构与独立性质疑展开详细说明。根据最新披露信息,王海江夫妇通过直接持股及控股平台合计控制公司99.05%的表决权,这一股权结构引发了监管层对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机制的深度关注。 问询函中特别指出,报告期内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高级管理人员变动率达26.67%,且存在较多...
16:35
中粮科技在最新业绩说明会上重磅宣布,其研发的D-阿洛酮糖作为大健康领域的明星产品,已成功吸引多家行业领军企业的目光。目前公司已与数家头部茶饮企业达成战略合作,通过引入D-阿洛酮糖等健康成分,共同推动食品产业的健康化升级进程。这一合作不仅彰显了中粮科技在健康食品领域的创新实力,更预示着大健康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根据公司发布的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公告,整...
16:35
10月28日,在备受瞩目的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上,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王文灵发表重要讲话,深刻剖析了当前全球发展趋势。她指出,科技创新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重塑世界格局,而中国企业凭借持续的创新突破和卓越的市场表现,正逐步在全球舞台上赢得高度认可与关注。这一宏观背景下,养老金融领域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亟需主动拥抱技术变革带来的深刻影响。 王文灵强调...
16:35
10月27日,盘江股份(SH600395)正式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财务报告,数据显示公司经营业绩呈现分化态势。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2.3亿元,同比增长12.11%,展现出稳健的增长势头。然而在盈利能力方面,归母净利润却出现亏损,达到1738.31万元,同比由盈转亏,反映出公司盈利端面临一定压力。具体来看,第三季度净亏损扩大至1228.8万元,较去年...
16:35
2025年10月29日,京东七鲜小厨迎来重大升级,正式向公众公开其全部食材供应商名单,并同步上线24小时后厨现炒直播服务。这一举措不仅彰显了平台对食品安全的高度重视,更通过技术手段将透明度提升至全新高度。此次公布的供应商名单中,涵盖了金龙鱼、十月稻田、正大集团、海天、中盐等业内知名品牌,其供应品类丰富多样,全面覆盖了菜肉粮油及调味品等日常生活所需。消费者现在...
16:35
2025年10月29日,钱江生化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其全资子公司启潮生物倾力打造的生物农药原药及制剂搬迁项目已正式迈入试运营阶段。这一重要里程碑的达成,不仅彰显了公司对生物农药产业的坚定投入,更体现了其在技术创新与绿色发展道路上的持续突破。 该项目坐落于园区核心区域,专注于研发和生产赤霉酸系列原药及制剂,以及一系列新型环保型农药产品。启潮生物凭借先进的工艺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