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氢消费(ID:HQingXiaoFei),作者:H.H,编辑:杨博丞,微新创想经授权转载。自日本福岛核污水排海已逾半月,据估算已有超过1500吨核污染水流入大海。从长达30年的排放计划来看,这只是个开始。而对于市场规模近2000亿元的中国日料行业而言,这场风波才刚刚拉开序幕。近日,氢消费走访了武汉某大型商场内4家日料店,发现尽管人均消费在200-500元区间,但店内上座率依然火爆,甚至出现排队现象。据店员小天介绍,“近期上座率维持在八成以上,我们已在大众点评上线‘所有食材均为国产’的提示,确保顾客安心。”日料热潮背后,是爱好者们的“最后狂欢”。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3年近半数消费者认为日本排放核废水不会影响其日料消费频率,甚至有人表示会因此增加消费。然而,此次事件后,消费者对日本产品的信心已大幅下滑,犹如三星手机爆炸导致韩国产品在中国市场遇冷。但这场风波是否会是日本产品在中国市场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张?或许,日料“高端”光环将就此褪色。近年来,日料在中国餐饮界迅速崛起,成为最具影响力的海外菜系之一。大众点评2023年6月数据显示,中国内地日料店数量达79324家,其中378家人均消费超1000元;日料品牌数量高达791个,超越粤菜(706个)和川菜(618个)。但核污水排放引发担忧,日本海域水产遭质疑,连带所有日料店及海鲜产业蒙上阴影。未来,市场或将呈现两极分化:部分消费者随时间推移会淡忘此事,恢复消费;另一部分则会长期保持谨慎。01人类或成海产最终受害者日本核污染水排海半月,“核废水”与“核污染水”成为热议焦点。两者仅一字之差,对生活影响却天差地别。核能利用需用水冷却,形成核废水,通常在反应堆外部循环,污染风险较低,且国际有成熟监测体系。但福岛排放的却是混合了核材料的污染水,犹如将煮鸡蛋连同蛋液一起倒出,污染程度远超核废水。核污染水入海后,通过藻类、虾类等食物链逐级富集,最终危害海鲜乃至食用者。上海政法学院教授杨华指出,无论深海或近海海鲜都可能受污染,但能否达标需专业检测。首都医科大学教授吴巍强调,放射性同位素会污染海洋、土壤、空气,影响农产品、日用品等。从长远看,食品、衣物、护肤品等都将受波及。02千元高端日料,吃的是中产阶级的优越感中国日料市场对海鲜依赖极高,千元高端日料首当其冲。近五年,高端日料店数量激增,客单价持续攀升,上海北京等地3000元/人的餐厅不鲜见。其核心竞争力在于“天然食材与匠人逻辑”——厨师以寻觅极致食材为己任,通过精湛手法呈现自然原味。从Omakase到割烹,优质食材与高级服务始终是经营关键。人气菜品如蓝鳍金枪鱼、海胆等进口食材,对保鲜、处理、运输要求极高,基本需空运且全程恒温,这也是其价格高昂的原因。为挽回客户,高端日料店迅速“去日本化”,如鮨龍、银座岩等品牌强调食材来源符合国家标准,且鱼生、海味等来自欧洲、东南亚及大连等地。但食材替换难获消费者认可。日料品牌“万叶”将蓝鳍金枪鱼换成西班牙品种后,销售额占比仍从超50%降至20-30%。原因在于西班牙蓝鳍金枪鱼油脂少、筋多,品质不稳定,口感差异明显。日料爱好者阿江表示,“刺身缺乏弹性、味道奇怪,1000+的体验令人失望。”可见,高端日料需平衡食材来源与定价,否则将面临危机。万叶通过主厨调整菜单,选用国产海鲜并降低人均消费至两三百元,获得较好反响。武汉日料老板坦言,虽无法满足顾客指定产地需求,但会尽力尝试。03中低端日料自报“家丑”后,或将死里逃生“坏消息”未必全坏。中低端日料店纷纷声明从未使用日本食材,如夏树寿司、吉野家等。东也寿司虽表示食材多来自中国,但人均消费仍达1200元。大众点评评价显示,其就餐环境、食物精致感、服务为加分项。这表明中国日料产业已具备独立供应链,优质海鲜不再稀缺。全球三文鱼市场数据显示,挪威、智利、英国、加拿大是主要产区,中国主要进口挪威三文鱼。这意味着即使失去日本海产,中低端日料仍能繁荣。武汉日料爱好者朱朱认为,食材新鲜度更重要,国内食材完全可行。艾媒咨询数据也显示,消费者更关注口味(71.67%)和卫生(60.67%),而非产地。国内知名日料店如村上一屋、仙隐小鹿等多为本土品牌。未来,中低端日料需减少对食材来源的过度强调,创新本土化菜品。但核恐慌可能长期存在,进口食品、全球水产品等领域或将面临长期低迷。未来海鲜消费或需出示检疫证明,成为新常态。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微新创想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微新创想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http://www.idea2003.com/。

最新快讯

2025年09月18日

23:49
梅赛德斯-AMG的董事会成员迈克尔·施贝用一句生动比喻阐释了品牌的核心定位——"我们是蝙蝠侠,不是超人"。这一形象化的表达精准地描绘了AMG在豪华与性能之间寻求独特锋芒的品牌形象,立志成为"危险的女婿",在高端汽车市场中独树一帜。在每周的产品开发会议上,"够蝙蝠侠吗?"已成为衡量新车型的关键标准,彰显了品牌对极致性能与独特设计的双重追求。 施贝强调,当前客户...
23:49
2025年9月18日,可灵AI重磅推出全新数字人功能,为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个性化视频创作体验。只需上传一张角色图片,并配合一段文字或音频,即可一键生成最高1080p/48FPS、最长1分钟的数字人视频。这一创新功能深度融合了多模态理解技术与前沿视频生成模型,实现了口型与表情的精准同步,以及情绪动作的细腻控制。无论是活泼可爱的动漫形象,还是专业稳重的商务角色,...
23:49
本周Epic游戏商城推出两款风格迥异的佳作限时免费赠送活动,分别为《银河历险记2》与《冬日计划》,为玩家带来截然不同的游戏体验。 《银河历险记2》是一款充满奇幻色彩的解谜冒险游戏,故事围绕一名勇敢的太空地精展开。为了拯救被外星人掳走的爱犬,这位机智的地精踏上了充满未知的星际旅程。游戏由Floex精心创作的舒缓配乐加持,营造出独特的沉浸式体验,让玩家仿佛置身于...
23:49
9月17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债券业务中心相关负责人在沪市REITs专场投资者交流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表示将重点支持那些诚实守信、运营效率高且积极回报投资者的REITs项目方。这一举措旨在通过充分发挥债券业务条线的全链条服务优势,全方位助力这些优质项目方建设完善的REITs平台,并着力培育一批能够赢得投资者高度信任的标杆项目。通过这种精准施策,上交所致力于在R...
23:49
9月18日最新数据显示,风电概念股市场表现强劲,超过半数个股出现主力资金净流入,展现出该板块备受市场青睐的态势。其中,通裕重工和中天科技表现尤为突出,分别获得5.66亿元和1.47亿元的净资金流入,位列行业前列。大金重工、三峡能源、禾望电气、东方电缆等企业也凭借优异表现,稳居资金流入榜前茅。 从全年表现来看,风电板块整体呈现强势上涨趋势。其中,国内风电叶片行...
23:49
2025年9月18日,美国与英国正式宣布成立美英基准测试工作组,标志着两国在量子科技领域合作迈入新阶段。该工作组将聚焦于量子计算硬件、软件及算法的基准测试,通过系统性研究加速相关技术的突破性进展。此举不仅旨在提升美英两国在量子技术标准制定方面的协作水平,更被视为推动量子计算从理论走向实用化的关键举措。 作为全球量子科技竞争的前沿阵地,美英两国此次合作具有深远...
23:16
近日,一则关于美国制药农业巨头PharmAGRI计划大规模采购特斯拉Optimus人形机器人的消息在业界引发广泛关注。然而,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今日迅速作出回应,公开辟谣称该报道纯属虚假信息。这一表态迅速平息了市场疑虑,也再次凸显了特斯拉在机器人领域谨慎的商业策略。 PharmAGRI方面此前曾发布声明,称与特斯拉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并公开展示了Opti...
23:16
2025年9月18日,华为全联接大会2025隆重召开,华为混合云总裁肖霏在会上正式发布了备受瞩目的华为云Stack 8.6版本。这一重大升级不仅全面适配了CloudMatrix 384超节点技术,更显著提升了大规模算力集群的部署效率与管理性能,为政企客户构建高性能、高可靠云基础设施提供了强大支撑。此次版本迭代的核心目标,正是为了精准响应政企客户在数字化转型过...
23:16
9月18日,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正式对外通报,针对9月15日部分学校午餐中虾仁炒蛋引发的社会关切,已迅速启动联合调查机制。此次调查由市教委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共同推进,旨在全面排查问题根源,确保校园食品安全。据悉,涉事菜品及所有相关原料已全部封存,并分别送至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和上海中维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进行权威检测。检测机构将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全方...
23:16
特斯拉今日正式开启2025.26.300版本软件的逐步推送工作,首批覆盖对象为国内市场的Model Y L车型。此次系统更新着重优化了语音助手交互体验,用户在通过"嘿,特斯拉"唤醒功能后,车机界面将呈现全新设计的语音交互卡片,在视觉呈现与操作逻辑上均实现了显著升级。 Model Y L自8月19日上市以来,凭借其独特的六座布局、751公里超长续航以及4.5秒...
22:42
海控全球精品免税城官方正式宣布,备受瞩目的iPhone 17及Pro系列将于9月19日登陆海南免税商店,为消费者带来前所未有的购机体验。此次发售的iPhone 17标准版中,256GB版本免税价为5699元,512GB版本则提升至7599元,价格亲民。而iPhone 17 Pro系列起售价为8729元,Pro Max版本最低售价更是达到9699元,满足不同消...
22:42
现代汽车正悄然掀起一场人机交互的变革浪潮,据权威汽车媒体Auto Express独家披露,这家全球知名车企正计划逐步削减对触控屏的过度依赖,重新回归以实体按键为核心的操控体验。这一大胆举措的先声,便是其最新发布的Concept Three概念车,这款前瞻设计作品彻底摒弃了传统中控大屏,转而采用多个可定制化的小型交互组件,并将驾驶者最关心的行车信息巧妙集成于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