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创新投入不足,经济大省地位受质疑

最新出炉的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让经济大省河南陷入尴尬境地。数据显示,2022年河南R&D经费投入强度仅为1.86%,全国排名第17位,远低于2.54%的全国平均水平。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一数据与年初设定的1.96%以上目标仍有1个百分点差距。在中部六省中,河南与安徽(2.56%)的差距已扩大至0.7个百分点,而安徽过去十年间从全国第10位跃升至第7位,河南则从2012年的第16位下滑至第17位。研发投入与经济大省地位的不匹配,正成为河南高质量发展的瓶颈。

河南将创新置于发展核心,多管齐下补短板

自2021年9月以来,河南将创新确立为发展逻辑起点,多次强调”依靠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是’华山一条路’,舍此别无他途”。在补齐高等教育短板的同时,河南积极引进高校资源共建一流大学研究院。继哈工大郑州研究院、北理工郑州智能科技研究院之后,9月18日上海交通大学郑州研究院正式揭牌,目标打造具有鲜明学科特色的产业技术研究院。若算上已签约的浙大、西安交大、复旦、清华等高校,河南的”外援”实力不容小觑。

中部科创格局变化,河南创新能力亟待提升

2022年中部地区R&D经费达5557.6亿元,同比增长11.9%,增速领跑全国。湖北以1252.7亿元位居榜首,河南、湖南、安徽紧随其后。但从投入强度来看,河南1.86%的投入强度仅排全国第17位,远低于安徽的2.56%和湖南的2.41%。过去十年间,河南创新投入强度未达预期,全国排名下降1位,未完成年初设定的目标。数据显示,企业研发投入占比86.8%,但强度提升有限;规上工业企业R&D投入强度仅为1.38%,高技术制造业投入强度为1.6%。

传统产业制约创新,河南亟需转型升级

河南省社科院数字经济与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赵西三指出,河南传统产业比重大,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高技术产业规模偏小。2022年河南规上制造业R&D投入796.01亿元,强度1.47%,而广东”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2021年R&D投入达1392.61亿元,强度3%。产业层次偏低成为制约河南创新能力的核心问题。

河南主动求变,多校合作加速推进

2021年底,《河南日报》曾刊发文章指出”创新要素不足是我们的突出短板”,明确将创新、人才、教育作为河南发展的关键。为此河南密集动作:建设大学、实验室,完善创新政策。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密集会见武汉大学、香港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领导,寻求技术攻关、人才引育等方面的合作。河南现有高校数量与江苏并列全国第一,但质量提升迫在眉睫,引入”外援”成为快速提升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流大学研究院赋能河南创新升级

哈工大郑州研究院今年3月揭牌的”多模态重大慢病防控科学与工程”工信部重点实验室,被视为省校合作的标志性成果。同时成立的电子信息”专精特新产业学院”,由哈工大联合省内11家企业申报,旨在破解产业升级技术难题。河南希望哈工大研究院成为省内科学机构的领头羊,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培育未来产业布局。

省校合作面临挑战,机制保障至关重要

河南与哈工大2011年就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但研究院实际成立于2021年8月。哈工大校长韩杰才表示,双方已开展200余项合作项目。相比之下,上海交大从2020年11月签约到9月研究院揭牌仅用10个月,其承诺将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河南已签约的清华、复旦等高校研究院何时落地尚未可知,但河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创新资源支撑”中西部创新高地”建设。

河南创新之路:机遇与挑战并存

面对创新投入不足的困境,河南正通过多维度举措突围:一方面补齐高等教育短板,另一方面积极引入外部创新资源。从”疯狂建大学”到”外援”共建一流大学研究院,河南创新路径不断丰富。未来能否将省校合作落地落实,将直接决定河南能否实现”中西部创新高地”的宏伟目标。在产业升级和创新驱动的新征程上,河南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创新力量。

最新快讯

2025年11月21日

12:46
2025年11月21日,鸿海精密董事长刘扬伟在公开场合掷地有声地宣布,公司未来三至五年的战略重心将全面转向人工智能领域。根据他的规划,鸿海每年将把超过半数的资本支出用于AI基础建设与前沿技术开发,相关投资金额高达20亿至30亿美元,这一数字占据了鸿海每年约50亿美元资本支出的"半壁江山"。这一雄心勃勃的投资计划,核心目标在于加速布局AI服务器及云计算业务,抢...
12:46
2025年11月21日,欧洲航天局传来重大突破性消息,科学家们借助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在宇宙大爆炸后约5.7亿年的遥远星系中,首次发现了一个正处于活跃生长阶段的超大质量黑洞。这一发现不仅令人震惊,更对现有黑洞演化理论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因为该黑洞所处的宇宙早期阶段,其规模和活跃度远超预期。 研究团队通过精确的红外波段观测,捕捉到了黑洞发出的强烈辐射信号,证...
12:46
2025年11月21日,备受瞩目的半导体设备制造商新施诺半导体正式宣布成功完成C+轮融资。本次融资由实力雄厚的工银资本与中银投资联合领投,展现了资本市场对新施诺技术实力与发展前景的高度认可。据悉,这笔战略投资将全面用于强化公司在自动化物料搬运系统(AMHS)设备及软件解决方案领域的研发投入,并加速全球市场布局步伐。 作为半导体、LCD/OLED面板及新能源领...
12:46
2025年11月21日,国内领先的原子级表面成像设备制造商标度量子成功完成A轮融资,投资方为备受瞩目的中关村协同创新基金。作为纳米科技领域的创新先锋,标度量子长期致力于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原子力显微镜(AFM)等尖端设备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并不断拓展STM探针及红外测温系统等高精度产品线。此次融资不仅为标度量子注入强劲动力,更将显著加速其在纳米科技检测...
12:46
2025年11月21日,诺通流体正式宣布成功完成A+轮融资,此次投资由苏高新金控与苏高新创投联合领投。作为一家深耕流体技术创新领域的领军企业,诺通流体专注于连接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始终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卓越的流体解决方案和专业的技术服务。凭借持续的技术创新和严格的质量控制,诺通流体已赢得了广泛的市场认可和客户信赖。 此次A+轮融资的顺利完成,不仅彰显了资本...
12:45
11月21日,卧龙电驱在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释放出积极信号,公司产能利用率持续保持高位运行状态。董秘戴芩在会上详细介绍,当前产能规模与订单规模及市场需求实现高度匹配,确保了重点订单的按时交付。这一数据充分展现了公司强大的生产执行能力和市场响应速度。 公司方面表示,未来将持续加大全球制造基地的数字化与智能化升级投入。通过引进先进的生产管理系统和自动化...
12:45
2025年11月21日,全球知名健康科学公司雅培正式宣布达成一项重大战略交易,将以约210亿美元的总额度收购癌症早筛领域的行业领导者Exact Sciences。根据协议条款,Exact Sciences的股东将获得每股105美元的现金收购溢价,这一举措标志着癌症早筛领域格局的重大调整。 Exact Sciences作为癌症早筛技术的先驱,自1995年成立以...
12:45
2025年9月初至11月中旬,内存颗粒市场经历了一场剧烈的价格风暴。DDR5 2Gbx8内存颗粒现货价格飙升307%,而DDR4 1Gbx8颗粒价格也大幅上涨158%。这一轮价格飙升的背后,是TrendForce集邦咨询的最新市场报告。报告显示,仅11月12日至18日这一周内,DDR4 3200MT/s颗粒价格再度上涨4.75%,而NAND市场中的512Gb...
12:15
2025年广州国际车展今日盛大启幕,理想汽车携全新VLA充电功能震撼亮相,为用户带来革命性的充电体验,旨在彻底攻克困扰已久的充电“最后100米”难题。这一创新功能依托强大的VLA司机大模型技术,实现了在理想超充站的全流程智能化操作。用户只需轻点屏幕,即可享受充电预判、自动泊入车位、地锁智能联动、充电结束后自主驶离以及自动完成缴费等便捷服务,整个过程中仅需手动...
12:15
2025年11月20日,深圳商务局携手1688平台,在大湾区成功举办了一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AI to B跨境平台对接会”。这场盛会吸引了超过千名大湾区源头厂商积极参与,现场更是见证了众多企业集中签约入驻1688跨境平台的盛况,标志着AI技术与B2B跨境电商的深度融合迈出了坚实一步。 会上重磅发布了首款跨境电商AI智能体“遨虾”,这款创新工具将于11月21日...
12:15
2025年11月21日,电商巨头唯品会正式发布了其2025年第三季度的财务报告,展现了稳健的增长态势。报告显示,公司当季实现净营收21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4%,这一成绩体现了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持续保持的盈利能力。Non-GAAP净利润更是达到1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6%,显示出公司盈利能力的显著提升。 在业务规模方面,唯品会本季度商品交易总...
12:15
2025年11月21日,备受瞩目的智能拖挂式房车制造商乐逸智能正式宣布成功完成Pre-A轮关键融资,总金额未透露,但投资方阵容强大,包括知名风险投资机构初心资本与全球领先的投资集团高瓴创投。这一重要里程碑不仅彰显了资本市场对乐逸智能创新实力的高度认可,更为其未来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乐逸智能作为智能房车领域的先行者,始终专注于拖挂式房车全产业链的研发与制造。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