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6日,国务院正式发布《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为这一中国西部重要经济引擎的未来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该规划不仅明确了区域发展的战略方向,更在生态保护与资源利用方面提出了严格而明确的目标要求。
规划设定了到2035年的具体量化指标:耕地保有量将严格维持在7417.58万亩以上,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6327.78万亩,确保粮食安全与耕地红线;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将扩展至1.58万平方千米,彰显对自然生态系统的最高保护标准。在城镇发展方面,规划创新性地提出城镇开发边界扩展倍数将严格控制在2020年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的1.32倍以内,通过科学规划遏制无序扩张;同时明确用水总量不得超过国家下达指标,推动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这一国土空间规划的核心价值在于实现了区域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的有机统一。通过科学的空间布局和资源调配,规划旨在构建绿色可持续的城乡发展新格局,为成渝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空间保障。这一战略部署不仅将深刻影响成渝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路径,更对探索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具有示范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