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走棋玩法再度掀起热潮
自走棋玩法在经历2019年的火爆与退烧后,似乎正迎来新的复苏。尽管腾讯的《金铲铲之战》成为现象级产品后,其他厂商鲜有成功案例,但近年来沐瞳、有爱互娱、凉屋等游戏厂商纷纷在自走棋领域推出新作品。与此同时,游戏大厂对自走棋的理解也在不断深化,腾讯的《王者万象棋》在沉寂后进行玩法革新,米哈游的《崩坏:因缘精灵》则聚焦二次元PVE路线,这些创新为自走棋品类注入了新的活力。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自走棋常被作为低门槛的趣味玩法嵌入游戏,其普及程度堪比RPG中的钓鱼玩法。然而,《金铲铲之战》的成功让游戏厂商意识到,自走棋不仅具备运营价值,更蕴藏着商业潜力。这一转变使得长年不温不火的自走棋玩法逐渐复燃。

自走棋最初源于2019年《Dota2》中的自定义玩法《刀塔自走棋》,在主播带货的推动下迅速走红,最高同时在线玩家数超过30万,引发各大游戏厂商关注。其核心特点在于”玩法内置”,《英雄联盟》的”云顶之弈”将这一思路发扬光大并取得巨大成功。同年,《英雄联盟》推出同类玩法”云顶之弈”,月活用户迅速突破3300万,延续了自走棋热潮。从玩家游戏时长来看,《云顶之弈》展现出长线运营的潜力,成为与”无限火力””极地大乱斗”并列的玩法模块。
《刀塔自走棋》和《云顶之弈》的爆发,在2019年掀起了一波自走棋热潮。尽管随后出现《多多自走棋》等手游产品,但都难以持续热度,玩法内置依然是主流趋势。MOBA游戏《王者荣耀》《决战!平安京》纷纷加入自走棋模式,其他品类如《逆水寒》《梦塔防》《战争艺术》也纷纷入局。这些产品大多运营超过两年,新玩法为其带来了新的关注。最终,《云顶之弈》成为这场竞争中唯一的赢家,但自走棋热潮也随之冷却。
尽管如此,自走棋并未被游戏厂商完全放弃。近年来,各类游戏纷纷尝试不同类型的自走棋玩法,包括MOBA的《宝可梦大集结》、二次元的《阴阳师》《崩坏3》、MMO手游的《逆水寒》、SLG的《三国志·战略版》、派对游戏的《蛋仔派对》等。但这些玩法主要在游戏圈层内活跃,影响力不及《云顶之弈》。

自走棋始终满足着许多游戏的日常运营需求。以《逆水寒》为例,手游上线自走棋玩法后20天对局数突破3500万,单日游玩10局以上玩家占比达22%。游戏计划每月进行维护更新,每4个月进行大赛季更新,显示出长线运营的打算。自走棋凭借强策略特点保证玩法乐趣,同时操作门槛低,受众广泛,在MOBA、SLG、MMO等重度游戏中尤为常见。
自走棋甚至能助推游戏本体重回增长,Supercell的《皇室战争》便是典型案例。去年Supercell停止开发自走棋游戏《Clash Mini》,原团队加入《皇室战争》团队,今年7月上线自走棋模式”合合奇兵”,游戏在国内外iOS免费榜排名上升,国内iOS畅销榜更攀升至TOP60。
尽管游戏厂商对自走棋的关注度未持续高涨,但始终将其作为有效运营工具。如今自走棋玩法选型出现分化,许多游戏不再局限于”云顶之弈”模式,而是探索独特的自走棋玩法。广义上的自走棋不再特指《刀塔自走棋》,主流玩法可分为三类:

最经典的是以”云顶之弈”为代表的自走棋玩法,玩家上阵多张卡牌激活羁绊效果,规划经济运营,刷出三张相同卡牌升星强化。这种玩法因”云顶之弈”的先例,教育用户成本较低,被《逆水寒》《蛋仔派对》《梦幻西游》等游戏采用。
同样受欢迎的是《炉石传说》中的”酒馆战棋”,2019年曝光的自走棋玩法曾将《炉石传说》带回大众视野,热度与”云顶之弈”相近。该玩法卡牌仅由攻击力、血量、能力、星级和阵营构成,玩家更注重数值成长,经济运营、卡牌布阵相对简洁,策略难度较低。但因其”炉石味”较浓,热度不及”云顶之弈”,代表产品包括《放置少女》《三国杀:一将成名》等。
轻量化趋势下,KK对战平台上的”选技大乱斗”和《Dota2》中的”电子斗蛐蛐”形成细分玩法类型。前者采用RPG形式的1v1对战,每回合选择技能奖励打造流派;后者则属于入门门槛最低的类型,代表产品为《小冰冰传奇》。

此外,部分游戏结合自身特性制作特殊自走棋玩法,如《鸣潮》的”激斗!向着荣耀之丘”围绕声骸卡组,《三国志·战略版》的”三国演弈”加入拉线对战SLG要素。
自走棋玩法虽在2019年后有所降温,但作为高适配性、高效的运营工具,依然被游戏厂商广泛采用。经过多年尝试,如今自走棋玩法呈现百花齐放趋势,未来或将有新一轮产品潮。
被寄予更高商业期望的是独立自走棋产品。2019年曾出现《多多自走棋》《阴阳师智走棋》《战歌竞技场》等游戏,但均未成为爆款。连腾讯网易下场失利后,其他厂商一度搁置投入。然而,《金铲铲之战》的成功再次证明自走棋的商业价值。

《金铲铲之战》2021年上线,作为《英雄联盟》IP改编手游,虽无数据互通,仍承接部分”云顶之弈”用户。在”云顶之弈”持续运营基础上,《金铲铲之战》成为爆款并不意外。其增长能力尤为突出,Quest Mobile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MAU达3269万,是《英雄联盟手游》的两倍,2022年MAU从2000万增长至3000万以上,现已成为大DAU产品,并独占自走棋赛道头部。
游戏上线后保持国内iOS畅销榜TOP30,3年来收入持续增长,近一年来长期进入榜单前10。不同于《王者荣耀》的MOBA霸权,《金铲铲之战》的成功并未让其他厂商退缩,反而促使部分加速奔跑。
原因在于自走棋游戏仍存在市场空白。《金铲铲之战》占据国内市场,海外尚缺现象级爆款。参考《Mobile Legends: Bang Bang》出海经历,寻找合适海外市场仍有机会。

“云顶之弈”官方手游《TFT》2020年上线,主要在韩国创收,近一年收入同比增长,但在其他T1市场表现平平。今年,《放置少女》将内置自走棋玩法做成《绘札对决》,《MLBB》做成《Magic Chess: Go Go》,分别面向日本和东南亚市场,均展现出本土化野心。
游戏大厂开始尝试玩法融合,用差异化体验开拓新市场。网易测试自走棋《代号:妖鬼》,属于”酒馆战棋”+RTS玩法,玩家选择幻神影响流派组建,准备回合购买卡牌,战斗回合卡牌化身军团以RTS形式自动战斗。这种玩法早在2021年《星际争霸2》自制玩法《星际酒馆》中就已出现,次年TapTap上线《全面冲锋》,后续更以《酒馆战争》迭代上线。
《代号:妖鬼》测试预约当天,《酒馆战争》制作人已在社媒曝光实机试玩,或为换题材新作。腾讯《王者万象棋》则在经典自走棋基础上大幅革新,用词条属性替代羁绊系统,提升等级替代合成升星。玩家简单将其理解为”云顶之弈”与”酒馆战棋”的结合体。
甚至跳出PVP框架,自走棋也可作为呈现形式。米哈游《崩坏:因缘精灵》将自走棋作为战斗形式,精灵养成才是核心,以低门槛玩法吸引大量受众。
结语
自走棋玩法在经历火爆与冷却后,作为运营玩法和独立产品都展现出强大生命力。经过玩法沉淀与发展,游戏厂商对其抱有更高期望,未来或将有新一轮产品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