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法官开创先例:首例因AI生成儿童虐待图像判刑案件
近日,韩国法院对一名涉嫌制作和传播AI生成儿童虐待图像的男子作出判决,判处其两年零六个月监禁。这一判决标志着韩国在打击AI技术滥用领域迈出了重要步伐,成为全球首个就此类案件作出刑事处罚的司法实践。
据悉,这名年约40岁的男子因被查获拥有约360张涉及虐待的AI生成儿童图像而被提起公诉。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令人震惊的图像并未包含具体描述性内容,且据调查未发现任何传播行为。这一细节在量刑时被法院特别考虑,但并未减轻其违法性质。
此次判决的关键突破在于检察官成功推动法律定义的扩展。在AI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韩国检方主张将”性虐待材料”的法律界定扩大至包含虚拟人物参与性行为的图像或文字描述。这一立场得到了法院的支持,为未来类似案件的处理提供了重要法律参考。
实际上,韩国社会对AI生成虚假内容问题的关注由来已久。据韩国Yonhap新闻社报道,2021年初曾爆发大规模网络请愿活动。当时超过33万人匿名签署请愿书,强烈要求政府加强对发布深度伪造色情内容的网站监管。这场声势浩大的请愿源于多起未成年K-pop偶像偷拍照片被恶意篡改并在网络上传播的事件,导致这些年轻女性遭受网络暴力攻击。
请愿书中明确指出:”深度伪造技术无疑构成性犯罪”,并描述了受害女性在社交平台上遭受的性骚扰和侮辱性评论。这一社会运动直接促使韩国政府开始重新评估相关法律法规,为此次判决奠定了民意基础。
随着这项判决的生效,韩国正逐步建立起针对AI技术滥用的法律框架。这一举措不仅彰显了韩国保护儿童权益的决心,也可能引发全球范围内的效仿。美国等发达国家已开始关注此类技术滥用问题,预计将跟进制定相应监管措施。这一系列行动表明,全球正共同应对虚拟内容真实性与伦理挑战,努力构建更安全的数字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