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新莓daybreak,作者樊荣章,经站长之家授权转载发布。双11已走过17个年头,消费者依旧通宵比价,商家继续通宵盯盘,但电商背后的”发动机”已迎来核心升级。当AI从学术论文走向现实,首站便选择电商——这片离钱最近、数据最丰饶的试验场。淘宝将大模型嵌入搜索框,即便”清理下水道小飞虫的东西”这样口语化表达,也能精准匹配数十亿SKU;豆包将商城藏进对话框,边闲聊边下单,让购物如发朋友圈般自然;飞书则低调发力,用多维表格贯穿选品、作图、算账全流程,为商家释放生产力。三种打法,三种节奏,却殊途同归:让消费者点击更少,让商家熬夜更少。表面看,搜索、对话、表格各守一方,短期互不干扰,但长远来看,两股暗流或将交汇融合。
AI重塑淘宝搜索体验
电商领域是AI落地的理想场景。今年双11,消费者切实感受到购物正在被AI重塑。电商平台最基础的是商品数据,在此基础上,搜索、推荐、广告(简称”搜推广”)构成电商核心基建。商品与用户连接匹配效率,完全取决于”搜推广”能力。阿里电商AI化,首先从商品库和三大引擎切入。阿里电商事业群搜推智能总裁凯夫透露,阿里按新属性规范升级商品库,建立更优索引,商品数据完备度显著提升——这些工作若无大模型难以完成。过去人工比对信息如”拿着百科全书一页页查”,而今年首次系统性将大语言模型应用于搜索、推荐、广告全环节,带来显著增长。在可量化的AI搜索和AI推荐场景,淘宝已呈现新变化。用户搜索”清理下水道小飞虫的东西”这类复杂语义商品时,淘宝通过大模型改造的检索模块,能更精准理解用户意图。推荐系统也完成升级重构,不再简单基于”买什么推什么”,而是借助大模型生成式推荐,在不涉及隐私前提下分析用户长期偏好。
AI导购产品融入用户动线
早在今年双11前两三个月,淘宝已陆续上线六款C端AI导购产品(AI万能搜、AI帮我挑、拍立淘、品类清单、AI试穿、AI清单)。与以往独立产品形式不同,阿里选择将这些AI功能内嵌于手淘主站,在用户动线中”润物细无声”解决问题。淘宝试图通过AI更懂用户需求,”AI试穿”或降低退货率,”万能搜”回应复杂需求表达,”拍立淘”满足图像描述商品需求。小红书用户分享:”建立个人尺码档案后,可调整身材参数试穿不同风格衣服,变相提升穿搭体验。”最受关注的是”AI万能搜”,紧邻”搜宝贝”的左上角。北京程序员表示:”购物目标明确,会去什么值得买比价,京东好评率98%再下单。”西安出版工作者则说:”无闲逛习惯,直接搜索目标商品,AI引导问题干扰较大。”

AI应用效果两极分化
腾讯科技随机调研显示,40位用户中仅23.5%借助AI功能下单。个体感受存在局限,但平台监测数据更乐观。凯夫分享:”复杂语义搜索相关性提升20%,这是多年搜索优化难见的双位数增长。”GMV增益随之而来。数据显示,宠物行业商品信息丰富度提升34%,首页信息流推荐成交额同比增长超40%,C端与B端共享AI红利。
AI原生应用成为购物新通道
双11期间,电商平台引入AI的同时,飞书从AI应用角度切入电商。作为AI生产变革工具,飞书在电商老板沟通中暴露出B端AI应用困境:如何处理直播复盘、客户反馈等高频场景。电商行业数据碎片化严重,海量数据由Excel、CRM、ERP拼接而成,工具多样权限隔离,数据口径不一。不同行业流程各异,大促期间排期、直播、售后数据能否结构化并即时触达决策者,始终是难题。飞书洞察需求后,将多维表格打造为”电商业务中枢”。跨境电商老板刘世奇通过飞书链接AI工具抓取亚马逊爆品数据,自动分析产出爆款选品,6人团队年销突破3000万。蕉内引入飞书AI生图功能后,视觉素材迭代效率大幅提升。电商从业者需适应思维与协作模式转变。
ChatGPT与豆包打开C端新通道
ChatGPT今年4月测试推出购物功能,用户通过对话获取外部网站信息,5个月后上线基于Stripe的即时结账功能,在站内完成交易闭环。OpenAI称其按商品相关性排序推荐,不收广告费,成交后抽佣;商家排序基于库存、价格、质量及主销商身份。国内AI原生应用豆包年初接抖音,近期上线商品卡功能,用户在对话框输入需求,几秒后生成商品链接与图文介绍,安装抖音APP即可跳转购买。目前开放商家聚焦抖音生态内高频消费+低决策门槛+高评分品类,如母婴、美妆、家居等。

AI电商趋势已成必然
淘宝、豆包、飞书在AI链接电商上各走特色路线:淘宝将大模型嵌入用户动线,豆包把商城藏进对话框,飞书在表格再造供应链。体验与交易链路各不相同。淘宝用户仍习惯搜索栏敲字,但即便口语化表达也能高效匹配,检索比货下单仍在主站完成,链路损耗接近零。豆包先聊再买,用户多轮追问逐步缩小范围,商品卡内嵌对话内容,人找货效率更高但减少”逛”的乐趣。淘宝核心优势是商品库深度,豆包依托抖音内容库和10亿月活数据,推荐颗粒度可达场景级需求,但商品库不及淘宝。飞书避开C端,将AI写入商家多维表格,运营新建一列即可调用大模型完成选品、定价、库存、广告素材等工作,消费者感知不到飞书,却受益于更丰富的新品与优惠。
三条路线各自为政
当前三条路线各自为政:淘宝守”搜-买”存量,豆包拓”聊-买”增量,飞书深耕”供-卖”效率。短期井水不犯河水,但长远来看,两股交叉潮或将不可避免。第一股交叉潮是”品牌私域”,商家既想拿淘宝流量,又想用AI工具沉淀用户,但数据入口单一,谁能让品牌在后台完成引流-转化-沉淀-复购闭环,谁就掌握私域命脉。第二股交叉潮是”中小企业一站式工作台”,淘宝上线”生意管家”类AI Agent,飞书自带协同底座,豆包握有低价流量与内容。谁能将选品-营销-交易-履约-财务装进AI入口,谁就能吃掉商家预算。未来运营或将不再分平台,而是在一张表里跑完所有平台:对话生成脚本→多维表格自动拆任务→淘宝下单补货→飞书群审批付款→豆包号二次分发。搜索框、对话框、表格边界将被同时抹平,三者在订单上相遇。今天它们各取所需,明天将在”帮商家AI化”路上短兵相接,竞争不是会不会,而是何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