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phaSense最新研究报告揭示了一项令人震惊的趋势:今年已有418家市值超过10亿美元的上市公司在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的年度文件中明确提及人工智能相关风险,这一数字较去年激增46%,更是2023年水平的九倍。这些企业通过年度报告发出的警示,揭示了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多重威胁,包括但不限于生成具有偏见的信息、破坏关键数据安全以及侵犯知识产权等风险,这些都可能对公司的声誉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在具体案例中,支付巨头Visa指出,随着智能体AI技术的广泛应用,争议性支付事件有增加的趋势;高乐氏公司则警告称,AI工具的使用可能存在泄露公司机密信息的巨大风险;而美妆品牌e.l.f. Beauty则特别强调了企业必须积极适应不断变化的AI监管环境的重要性。芝加哥大学法学院的Henderson教授分析指出,企业必须依法披露那些“已知的未知”风险,这一要求在当前AI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显得尤为迫切。与上世纪互联网技术兴起时的“谨慎乐观”态度相比,如今企业在AI风险披露方面的措辞明显变得更加严峻和直接。
尽管人工智能技术带来了显著的风险,但企业对AI应用的投入热情依然不减。毕马威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高达66%的员工在使用AI工具时未经充分评估便直接采纳其输出结果,而72%的受访者表示,过度依赖AI技术反而降低了他们的工作投入度和创造力。然而,贝恩公司的数据显示,2024年企业平均在AI领域的支出达到了惊人的1030万美元,较去年实现了翻倍增长。Take-Two公司CEO在公开场合表示,AI技术正有效地提升着员工的工作效率,但任何企业如果拒绝采用这项新技术,同样将面临巨大的市场风险和竞争压力。这一观点反映了当前企业在AI应用上的两难境地:既要积极拥抱技术创新,又要谨慎应对潜在的风险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