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新创想(idea2003.com)10月11日 消息:一项由英国知名会计师事务所毕马威(KPMG)发布的全球性调查报告揭示了公众对人工智能的普遍态度和期望。该调查由毕马威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合作完成,通过在线问卷形式覆盖了全球17个主要市场,每个市场样本量约1000人,数据采集时间跨度为2022年9月至10月。结果显示,全球范围内高达97%的受访者支持建立可信赖的人工智能原则,并普遍认为人工智能技术需要有效的监管框架。若能构建完善的保障机制,将有四分之三的人更愿意接受和信任AI系统。此外,71%的受访者明确表示期望对AI实施监管,而61%的人对当前AI系统的信任程度持谨慎态度。
在亚太地区国家中,印度、中国和新加坡在对现行AI监管的信任度方面表现突出。新加坡作为亚太地区的领头羊,有高达80%的受访者对AI技术持开放态度,超过全球71%的平均接受水平。该国72%的民众对AI技术抱有乐观预期,其中90%的人认为AI能带来广泛的应用价值,59%的受访者甚至认为其带来的好处大于潜在风险。值得注意的是,新加坡60%的受访者愿意在工作中接受AI系统的应用,而44%的人承认AI可能取代其工作领域的岗位。尽管如此,仅有27%的人反对AI创造的就业机会将多于其消灭的岗位。在监管信任方面,新加坡53%的受访者认为现有监管措施足以保障AI安全使用,这一比例在全球范围内仅次于印度和中国,位居第三。
从全球视角来看,各国对政府监管AI的信任程度存在显著差异。美国、英国和日本等国超过半数的受访者对政府监管AI的能力表示怀疑,其中49%的美国人对政府完全不信任或不太信任,39%的人对商业机构监管和开发AI持类似态度。英国和日本的情况也类似,分别有45%和47%的受访者对政府监管AI缺乏信心。相比之下,中国和印度对现有AI保障措施的信任度最高,分别达到74%和80%,巴西和新加坡也有约50%的受访者持肯定态度。而日本和韩国的受访者对AI监管的信任度最低,仅有13%和17%的人表示认可,这一趋势与西方国家的普遍观点相吻合。
调查还揭示了公众对AI长期影响的担忧。61%的全球受访者表示对AI对社会发展的长期影响尚不明确,这可能是71%的人期望加强AI监管的主要原因。尽管大多数国家(印度除外)普遍认为AI监管是必要的,但只有20%的人相信当前监管措施能有效促进AI的安全应用,反映出公众对现有监管体系的不满。然而,如果建立道德规范和负责任使用的保障机制,如引入监控系统等,75%的受访者表示愿意增强对AI的信任。
在AI认知度方面,亚洲国家表现尤为突出。中国、印度、韩国和新加坡的民众对AI技术的理解程度领先全球。中国以82%的理解率位居榜首,96%的受访者表示希望了解更多关于AI的信息。实际应用方面,75%的中国人使用包含AI功能的日常应用程序,其中58%的人能够识别出这些应用中AI技术的存在。相比之下,美国人对AI的理解程度较低,仅有55%的人表示了解这项技术,尽管73%的人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尽管63%的美国人使用AI相关应用,但只有49%的人意识到这些应用中嵌入了AI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