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11大促期间,运动相机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成为从“尝鲜”走向“刚需”的爆款产品。根据2025中国电商发展报告,运动相机成交额暴涨6191%,展现出强劲的市场需求。京东自营平台在10月30日至11月11日的销售数据显示,大疆凭借Osmo Action5Pro、Osmo Action4、Osmo Nano等多款产品强势占据运动相机品类前五名,稳居销冠宝座。值得注意的是,OPPO和vivo近期纷纷宣布进军运动相机、全景相机领域,计划在2026年推出新品,预示着一场跨界竞争即将爆发。面对加速洗牌的市场格局,手机厂商的入局无疑将引发全方位的较量。在科技边界日益模糊的今天,创新往往发生在交叉领域,这场影像设备的跨界之战或许将开启全新市场格局。

大疆成功取代GoPro,又迎来OPPO、vivo的挑战,用户口碑成为关键因素。”大疆nano拍出韩综女主效果,堪称美貌还原大师””影石Ace pro2自带徕卡滤镜,德味十足,随手一拍就是绝美风景”等评价反映出产品差异化优势。近年来,随着自媒体和记录生活成为主流趋势,运动相机、全景相机逐渐成为必备装备。短视频时代为手持智能影像市场注入强大动力,大疆、影石激烈竞争,而GoPro却逐渐淡出用户视野。回顾六年前,大疆以Osmo Action挑战GoPro时,外界普遍认为胜算渺茫。如今大疆全球市场份额高达66%,而GoPro已跌至18%,这一转变印证了”踏准风口才能成为引领者”的市场规律。
2025年前三季度,大疆和影石在运动相机领域的市场份额超过70%,但市场格局仍充满变数。OPPO、vivo等手机厂商正加速布局,凭借消费电子领域的积累,瞄准手机市场增长见顶与运动相机高利润的反差机遇。手机厂商的优势在于:核心硬件供应链高度重合,CMOS传感器、光学镜头等可共享;影像算法可直接迁移,如vivo V3芯片的4K电影级影像系统;渠道生态完善,OPPO、vivo超20万线下门店可铺货;运动相机与手机可一键传输、跨设备剪辑;成本控制能力强,可支撑短期亏损;庞大的用户基础便于精准定位。但手机厂商也面临专业场景不足、用户心智尚未建立等挑战。

这场跨界竞争将如何影响市场?Frost&Sullivan数据显示,手持类智能影像设备2023年市场规模达364.7亿元,预计2023-2027年将保持12.9%的年均复合增速,2027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592亿元。其中全景相机市场规模达50亿元,在视频会议、机器人等新场景中潜力巨大。手机厂商可能率先从入门市场突破,以1299-1599元价位精准瞄准下沉市场,推出”手机+运动相机”套餐,直接分流市场份额。长期来看,手机厂商将冲击高端市场,倒逼头部品牌降价,并推动市场从”硬件驱动”转向”软件与生态驱动”。手机厂商的多设备互联生态相比封闭生态更具优势,将形成示范效应。
当竞争格局从双雄争霸转向多极分层,市场洗牌在所难免。技术专利、配件生态、生态开放度、价格策略、场景细分能力等都将成为关键因素。随着消费者需求升级,运动相机、全景相机将不仅是极限运动装备,更将成为生产力工具。轻量化设计、AI拍摄、自动剪辑等智能化功能将成为标配,用户愿意为这些功能支付溢价。生态化体验成为竞争核心,手机厂商的多设备互联生态将形成标杆,头部品牌也将加快生态开放步伐。

科技并不惧怕搅局者,增量竞争时代更能激发创新活力。当行业竞争从硬件参数转向AI智能化体验、软件生态完善度及差异化创新能力时,属于消费者的美好时代已经到来。这场跨界竞争将激活市场创新力,为消费者带来更多选择和更好体验,推动整个影像设备行业迈向新高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