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经微新创想授权转载,源自微信公众号 刘润(ID:runliu-pub),分享自2023年10月28日“进化的力量·刘润年度演讲”。演讲中,刘润围绕8个主题展开深入探讨,本文为您呈现演讲全文,邀您一同探索2023年的商业世界。

寒武纪大爆发:2023年的挑战与机遇

2023年,我们经历了什么?寒武纪大爆发,一个看似陌生的词汇,却与“难”字紧密相连。2023年,许多人都在感叹,生活太难了。那么,什么是“难”?是哑铃般沉重的负担,还是一团乱麻般的复杂局面?哑铃虽重,但通过努力几乎可以举过头顶;而线团解开前,无论时间多久,都难以找到头绪。这种被混乱封印住的问题,才是真正的复杂。

2023年,是复杂的一年。上海虹桥高铁站,中国最忙碌的高铁站之一,高峰期每天发送旅客30万,相当于搬空一个县城的人口。今年五一假期前,4月28日,虹桥高铁站发布公告:当日发往全国各站的车票,全部售罄。不是北京的售罄,不是商务座售罄,而是任何地方的任何票,全部售罄。疫情后的第一个小长假,人们太火了,火到铁轨都仿佛滚烫。

圆明园,这座曾经的皇家园林,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遭受浩劫,150万件文物被洗劫一空。十二生肖青铜兽首,历经艰辛,才七尊回归祖国,还有五尊至今下落不明。每个中国人,都应去圆明园看看。然而,今年五一当天,圆明园迎来最大客流量,门票全部售罄,这是163年来的第一次。

2023年的旅游,实在太火了。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的五一假期,全国接待游客1.95亿人次,2020年降至1.15亿,2021年回升至2.3亿,2022年再次降至1.6亿。今年呢?报复式反弹到2.74亿,相当于印度尼西亚,全球第四大人口国的人口总和。

然而,火热的旅游背后,却隐藏着复杂的消费趋势。2019年的五一假期,旅客的人均旅游消费是每天151元,而今年,这个数字降至108元。出游人数变多了,人均花费却变少了。情况有点复杂,这是“消费降级”了吗?

麦肯锡的调查显示,大约47%的消费者会通过换平台的方式获得更低的价格,消费者对价格越来越敏感,消费似乎真的在降级。面对这种情况,企业纷纷选择降价。阿里的核心KPI是全网低价,京东的刘强东也表示,低价是“1”,品质和服务是后面的两个“0”。

然而,在消费降级的背后,奢侈品市场却越卖越火。上海恒隆广场,曾经的顶级奢侈品中心,今年上半年销售额同比增长62%,租金收入同比增长23%,创历史新高。南京德基广场,则选择将800万用于改造购物中心的一个空间,将洗手间改造成像花园一样的空间,成为网红打卡点。

2023年,奢侈品似乎越卖越贵。LV宣布涨价,部分商品涨幅超过11%,而涨价并没有影响其销售。LV集团上半年收入增长15%。中国的消费市场,一边是越降价越增长的消费降级,另一边是越涨价越好卖的消费升级,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团毛线,让人困扰不已。

全球经济的迷雾:衰退还是复苏?

2023年,全球经济笼罩在乌云之下。山雨欲来风满楼。然而,美国标普500指数一路上涨,日经指数也大涨23%。说好的全球经济衰退呢?华尔街资深投资策略师大卫·罗奇表示,全球经济可能会避免陷入衰退。

美国股市大涨,日本股市大涨。说好的全球经济衰退呢?2023年7月,华尔街资深投资策略师大卫·罗奇说,全球经济,可能会避免陷入衰退。他说:可能这次不同。

全球经济,到底是在衰退,还是在复苏?一团毛线。科技行业,也是。2023年,微软、亚马逊、Meta、Salesforce等科技巨头纷纷宣布裁员,然而,Midjourney和OpenAI等新兴科技公司却异军突起。

人工智能破门而入,成为2023年科技界、商业界最重大的事件。人工智能开始画画、摄影、看病,并逐渐进入我们熟悉的商业世界,改变着一切。

人工智能的崛起,源于人脑的智能机制。科学家在计算机中构建了模仿人脑神经网络的模型,通过不断提高模型的参数量,最终“涌现”出强大的智能。人工智能,就是一项能全面提高生产率的科技,它将人类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创造更多的岗位。

然而,人工智能的崛起,也引发了人们对未来就业的担忧。然而,历史告诉我们,每一次科技革命,都会带来新的岗位,只要我们拥抱变化,就能抓住机遇。

服务业的崛起:从“简单的事”到“专业的事”

2023年,服务业成为中国经济最大的产业。服务业的崛起,不是偶然,而是趋势。它将解决就业问题,并推动经济增长。

服务业的未来,不是做牛做马,而是做别人“不会做”的事。汽车行业竞争激烈,飞凡汽车用乐高®积木搭了一辆能开的新车,震撼成都车展,成为网红打卡点。无人机空投柜,为用户节省近3万小时的等待时间,却不需要外卖小哥。

外贸出海,也是2023年的重要趋势。义乌,这个被骂到不敢抬头的行业,却保持着20%左右的增长。预制菜行业一边高速增长,一边疯狂挨骂,但中国餐饮集团西斯科,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餐饮集团。

技术创新,是外贸出海的关键。梅卡曼德机器人的“智能眼睛”,让中国制造业在全球竞争中脱颖而出。苇渡科技的水翼板,看似简单,却蕴含着复杂的流体力学、电机动力和电控效率技术。

中国企业的全球化,正在走得更深,走得更远。中东、中南美、非洲,成为新的增长点。中国茶出海,中国科技出海,中国服务出海,都蕴藏着巨大的机遇。

逆风飞飏:在迷雾中寻找方向

2023年,商业世界扑朔迷离,自相矛盾。这种扑朔迷离,这种自相矛盾,就像5.4亿年前的那场寒武纪大爆发。

寒武纪大爆发,是一场连达尔文都看不懂的生物现象。大量新物种像火山爆发一样,突然在地球上出现。科学家逐渐发现,寒武纪大爆发背后的“秘密”,是地球同时发生了好几个重大的变化。

雪球地球事件,空出了生态位;氧气大幅增加,让生命自由呼吸;HOX基因出现,让多样性变为可能;捕食者出现,加快了进化速度。这四个重大变化,共同促成了寒武纪大爆发。

2023年,商业世界看似一团迷雾,但背后同样藏着多条复杂的线索。增长收敛、人口老化、情绪生长、智能涌现、服务崛起、出海加速,这些线索彼此交织,相互作用,重构着一个全新的生态。

站在漫无边际的大雾前,我们是什么感觉?ChatGPT写的一首诗,描绘了这种迷茫与焦虑:我知道要前进,但我不知道前进的方向。大雾像是夜的帷幕,更像是无法穿透的墙。每个声音都像是回响,不知是警示还是召唤。我一定要找到那束指引的光,只为心中那不灭的希望。

2023年,商业世界可能是多年以来最难看懂的一年。扑朔迷离,甚至自相矛盾。而这种扑朔迷离,这种自相矛盾,就像是5.4亿年前的那场寒武纪大爆发。

增长收敛:从高速区间到中速区间

增长收敛,是2023年商业世界的重要线索。中国GDP增速,正在从7-8-9的“高速区间”,逐渐进入4-5-6的“中速区间”。

增长速度不同,竞争强度就不同,企业战略就不同。在“高速区间”,时代奖励“机会”;在“中速区间”,时代奖励“竞争力”。

如何才能在“中速区间”,建立自己独特的竞争力?迈克尔·波特总结了三条最基本的竞争战略:总成本领先、差异化、聚焦。

德国超市“奥乐齐”,通过减少商品种类,降低成本,成为德国首富。海底捞,通过服务差异化,成为中国最大的火锅品牌。柔灵科技,通过技术创新,打造稀缺价值,成为科技业的“差异化”肥沃土壤。

聚焦,是另一种竞争策略。蓝牙耳机打不过苹果,可以聚焦特定人群,打造差异化产品。泡泡玛特,通过提供情绪价值,成为网红品牌。

增长收敛,是不断变难的考卷。2023年这份考卷,尤其难。优秀的人,反而脱颖而出。因为,顺境是所有人的狂欢,逆境是优秀者的天堂。

人口老化:挑战与机遇并存

人口老化,是2023年商业世界的另一条重要线索。法国民众为延迟退休罢工,抗议声浪席卷全国。延迟退休,是全球趋势。

人口抚养比,是衡量人口老龄化程度的重要指标。随着老年人口增加,劳动人口减少,社会保障系统压力巨大,劳动力成本上升,经济增长放缓。

中国每年出生的人口不到1000万,但每年退休的人口超过2000万,并将持续14年。老年市场,是一片蕴藏着巨大机会的蓝海。但如何抓住老年市场的机遇?必须真正理解老年人的独特需求。

足力健老人鞋的创始人张京康说,老人,不是一个消费力差的“下沉”市场,而是一个需求独特的“差异化”市场。

情绪生长:疗愈价值、陪伴价值、优越价值

情绪生长,是2023年商业世界的另一条重要线索。小学生盘手串,成年人玩多巴胺配色,这些商品之所以畅销,是因为它们能“给情绪充电”,具有情绪价值。

情绪价值,是用户为了获得某种情绪和感受,而愿意支付的价值。提供疗愈价值、陪伴价值、优越价值,是抓住情绪价值增长机遇的方向。

人工智能作画、ChatGPT,人工智能正在改变世界。人工智能是程序员写出来的,但程序员的工作,也正在被人工智能改变。人工智能是副驾,方向盘,一定要控制在人类手中。

服务崛起:从农业文明到后工业时代

服务业,已经成为了中国最大的产业。服务业的崛起,不是突然崛起,而是一路走来。从1952年至今,服务业在中国GDP中的占比,先缓慢下降,然后从改革开放开始,一路上行,先超过农业,再超过工业,直到2022年的52.8%。

服务业的未来,不是做牛做马,而是做别人“不会做”的事。预制菜行业,通过不断把制作环节前置,借助工业标准化和规模化优势,大大降低成本,迎来高速增长。

技术创新,是服务业崛起的关键。帮人拼乐高®模型,打造“智能眼睛”的机器人,这些看似简单,却蕴含着复杂的科技原理。

出海加速:从“物美价廉”到“技术创新”

外贸出海,是2023年的重要趋势。义乌,这个被骂到不敢抬头的行业,却保持着20%左右的增长。预制菜行业,一边高速增长,一边疯狂挨骂,但中国餐饮集团西斯科,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餐饮集团。

技术创新,是外贸出海的关键。梅卡曼德机器人的“智能眼睛”,让中国制造业在全球竞争中脱颖而出。苇渡科技的水翼板,看似简单,却蕴含着复杂的流体力学、电机动力和电控效率技术。

中国企业的全球化,正在走得更深,走得更远。中东、中南美、非洲,成为新的增长点。中国茶出海,中国科技出海,中国服务出海,都蕴藏着巨大的机遇。

逆风飞飏:在迷雾中寻找方向

2023年,商业世界看似一团迷雾,但背后同样藏着多条复杂的线索。增长收敛、人口老化、情绪生长、智能涌现、服务崛起、出海加速,这些线索彼此交织,相互作用,重构着一个全新的生态。

那么,在这个“全新的生态”里,如何找到自己最有利的位置呢?你需要参加三场“生态位争夺赛”。

旧物种,是现有生态位上已经占据绝对领先地位的公司。新物种,是打算抢夺这个生态位的,渴望领先的小公司。这场生态位争夺战,是旧物种能卫冕呢?还是新物种能夺冠?

比战略,比资金,比组织。大公司,在战略和资金上处于优势地位,但小公司,在组织上更具优势。做好组织变革,是大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

如果你是一家大公司,这场“生态位争夺赛”,你的胜负手在哪里?在组织。如果你是一家小公司,你的胜负手是:战略。只有不靠直觉,不靠运气来答题,才能提高胜算。

小孩才喜欢“划拳”,大人要学会“下棋”,要学会战略思考。每年的10月份最后一个周末,作为“年度战略规划日”,看五年,想三年,认认真真干一年。

一个人的成就大不过他的梦想,一个人的梦想大不过他的所见所闻。1978年,中国刚刚改革开放的第一年,法国设计师皮尔·卡丹来到中国,成为中国时尚的启蒙人。皮尔·卡丹,成了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奢侈品牌。

走出去,不一定要是奢侈品。科技也可以。信也科技,在东南亚深耕五年,用户数过千万,并还在几何级增长。

走出去,也不一定要是科技。奶茶行业,在中国实在太卷了。贡茶、蜜雪冰城、喜茶,都成功出海。

摆脱内卷最好的方式也许是:出海。中国茶出海,就靠你们了。

我们总是对短期预期太高,而对长期预期太低。真正的战略机会,都藏在中长期的线索里。

出海。贸易出海,品牌出海,服务出海。让我们靠技术创新,走的更深;靠放眼世界,走得更远。第四次全球化,正在缓缓重启。

打开门,走出去。就算门外风起云涌,我也要祝你:逆风飞飏。

逆风飞飏,是2023年商业世界的主题。逆风也能飞飏吗?为什么要逆风飞飏?每位创业者,都是大海中的一艘帆船。你的梦想是远方,但风的方向,不一定就是梦想的方向。除非你上岸,除非你放弃梦想,否则你一定要学会如何在逆风中保持前行。

逆风中,怎么保持前行?调整船帆。顺风时,很简单。侧风时,也有办法。逆风时,你需要学习一项专业的技术:抢风航行。先把船头转向右前方,逆风就变成了侧风,调整船帆,向右前方前行一段。然后,把船头转向左前方,再调整帆,再前行一段。虽然慢,但是帆船会始终曲折前行,驶向前方。

2023年,我们遭遇了寒武纪大爆发。2023年,商业世界看似一团迷雾,但背后同样藏着多条复杂的线索。这些线索的共同作用,一样会重构一个全新的生态。

那么,“勇于冒险,绝不认输”的创业者们,如何在这个“全新的生态”里,找到自己最有利的位置呢?你需要参加三场“生态位争夺赛”。

祝你,提高胜算。祝你,成功进化。

最后,我想用一个故事,结束今天的分享。2015年,我去坦桑尼亚爬了一座山。那座山,是我的向往,是我的梦想,是不管风再高,浪再急,我也要爬的一座山。非洲的第一高峰,乞力马扎罗。我就是想去看看,乞力马扎罗,山顶的雪。

但爬一座海拔5895米的雪山,和爬香山、佘山、梧桐山是不一样的。它没有索道,没有缆车,完全靠自己一步一步爬上去。而且,进山出山,要7天。

第一天,从海拔1800米的高度,进山。爬到2800。垂直上升1000米。第二天,从2800米,到3800米。再垂直上升1000米。第三天,从3800米先上升到4600米,休息一下,再下降到3900米。让身体短暂适应一下高海拔。第四天,在3900米几乎横切一天。继续适应。第五天,先爬到一个海拔4600米的冲锋营。中午到。然后睡觉。直到深夜11点,起床。冲顶。

为什么要半夜冲顶?因为如果白天冲顶,可能要晚上才登顶。这时一片漆黑,你下不了山。很可能冻死在山上。

第六天早上,8-9点,终于登上非洲之巅,海拔5895米的,乌呼鲁峰。然后拍照。拍照。拍照。20分钟后,往下冲。一路冲到4600米的冲锋营。休息,补充能量。继续往下冲。下冲到3700米。扎营。第七天,继续下到1600米。出山。

第三天,我就不行了。严重的高原反应。中午到了4600米的时候,头痛欲裂。我想谦卑地吃点东西,但一口也吃不下去。这时,山中大雾已经裹挟着雨水追上队伍。下撤立即开始。借助冲锋衣、冲锋裤、负重登山鞋的防雨、防滑功能,我们在大雨中,向山下全速冲锋。

早上吃的东西全吐了。中午没吃东西。我的体能和体温都降到了最低点。几个小时后,我们终于冲到了被大雨浸透的营地。因为雨下得突然,驮包里的干衣服,也被淋湿。

这不是顺风,不是侧风,甚至不是逆风。我们这简直是遇到了妖风。

在冷冰冰、湿漉漉的帐篷里,大家都很沉默。每个人都吃了点东西。我没有。我真的吃不下去。我对非洲向导说,我要下山。不然我会死在山上。向导说:难道没有人告诉过你吗?乞力马扎罗,只能往前,不能往后。为什么?因为山坡陡峭,上去很难,下来更难。那什么时候可以下山呢?第五天的冲锋营。只有那里有条路,可以下山。

第五天,终于到了冲锋营。这时候,你还会下去吗?不会了。都到这里了。死也要上去啊。半夜11点,我们穿好所有装备,准备冲顶。我身上,最里面是件排汗衫。上面贴着六片暖宝宝。然后是抓绒衫。然后是薄羽绒。然后是冲锋衣。然后是厚羽绒。脚上两双羊毛袜,袜子下面,是两片暖宝宝。外面的温度,是零下20℃。我测了一下数据。心率130。血氧70。

然后,开始冲顶。这是漫长的一夜。我深深地吸气,在血氧含量最高时,迈出左脚。然后用手杖撑住身体,再深深地呼气,在血氧含量最低时,拖动右脚,同时睡几秒钟。我让自己一定要忘记山有多高,路有多长。我让自己只思考,如何用最小的力气,迈出左脚,然后是右脚,然后再是左脚,然后再是右脚。

向导突然宣布,海拔5000米了。所有人欢呼。我大喜。然后立刻平静下来。不能给自己希望。希望只会带来痛苦。绝望,是最大的希望。

每个小时,我们都会停5分钟。抓紧吃一根能量胶,喝几口水袋的水。喝完一定要吹回去,不然吸管会结冰。

一位女同学失声痛哭。不能哭。鼻涕会静静流下,在你不知情的时候,冻成冰渣。

原来冲顶,一点都不激动人心。终于,在我们右边出现了一丝被朝阳染红的晨云,和微微泛白的天际。这时已是凌晨四、五点。我知道,最冷的寒夜终于即将过去,我把缓缓转向朝阳的头,再缓缓转回面对高山。还是头痛欲裂。但是,支撑我的,从绝望,变成了希望。

这一刻,我突然想哭。夜,应该已经结束。十个小时后,我嚎啕大哭。不是热泪盈眶,是嚎啕大哭。我一屁股坐在非洲之巅的土地上,泪水汹涌而出。我,做到了。哭,不是因为懦弱,是因为,没有其他任何办法可以表达心情。

下山的时候,非洲向导叮嘱我:一定要告诉你的朋友们,乞力马扎罗,很简单。欢迎他们来。是啊。抵达了,就会觉得简单。但是,哪一次抵达真正的高峰,不是没有退路,不是逆风飞飏。其实,你爬的不是乞力马扎罗,而是你心中那座最高峰。你战胜的不是高山,你也永远战胜不了高山。你只是请求高山帮助你一起,战胜自己。不要去征服高山,不要去征服逆境。给山留一米。要征服的,是自己。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今天给你讲这个故事,是想祝愿你,祝愿每一个人,登上你心中的那座最高峰。今天的演讲,就要结束了。祝愿你们每一个人,就算遇到困难,也能逆风飞飏。明年十月,我们再见。希望我们再见时,你依然是少年的模样。谢谢。

最新快讯

2025年11月20日

03:35
2025年11月20日,沙特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军企业Humain正式公布了一项雄心勃勃的全球部署计划,将在未来三年内在沙特阿拉伯和美国同步建设大规模英伟达AI基础设施。根据官方声明,该计划的核心内容是部署高达60万个英伟达GPU集群,这一庞大的算力资源将主要用于支撑公司下一代AI模型的深度训练任务。作为技术创新的重要举措,Humain将全面采用英伟达最新推出的...
03:02
2025年11月20日,在沙特首都利雅得的科技峰会上,英伟达CEO黄仁勋正式宣布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合作计划——与沙特阿拉伯共同打造一座世界级的超级计算机。这一重磅消息不仅吸引了全球科技界的目光,更凸显了中东地区在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雄心壮志。黄仁勋在峰会上详细阐述了该项目的战略意义,强调其将采用英伟达最前沿的GPU技术,为沙特在科研、能源、医疗等关...
03:02
2025年11月20日,科技巨头Meta公司震撼发布新一代革命性Segment Anything Models(SAM)模型,为图像分割领域带来颠覆性突破。这款先进AI模型在精准识别与高效分割图像对象方面展现出卓越性能,能够以毫秒级速度完成对复杂场景中任意目标的智能解析。此次重大升级不仅大幅提升了模型对复杂场景的理解深度,更在移动端和低算力设备上实现了性能的...
03:02
2025年11月19日,备受瞩目的迪拜航展上,波音公司传来重大喜讯,正式宣布获得迪拜航空公司(flydubai)的75架737 MAX飞机订单,同时附加了75架的购买选择权。这一重磅消息在flydubai刚刚向空客订购150架A321neo后的第二天公布,立刻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被视为波音公司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的一次有力反击。 本次航展选址于迪拜新机场所在地...
03:02
2025年11月20日,美国能源部正式公布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宣布将投资建设最多10座核反应堆,并计划将其纳入联邦直接运营体系。这一战略举措旨在通过强化清洁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显著提升美国核电产能,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重要支撑。据悉,该计划将获得日本方面承诺的5500亿美元巨额投资作为核心资金来源,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坚实保障。 美方表示,此举不仅有助于增强美国...
02:27
2025年11月20日,美国与沙特阿拉伯正式宣布建立人工智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标志着两国在科技创新领域开启全面合作新篇章。此次合作聚焦于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产业应用及标准制定三大核心领域,旨在通过深度协作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性进展。双方将共同探索人工智能在智慧城市、能源转型、医疗健康等领域的创新应用,并携手构建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技术标准体系。 合作框架涵盖四...
01:55
11月20日,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通过社交媒体透露了一项重大合作计划,其人工智能公司xAI正与沙特阿拉伯能源部门及全球芯片巨头英伟达联手,共同推进一项规模宏大的500兆瓦数据中心项目。这一项目旨在为未来人工智能技术的爆发式增长提供强大的算力支持,特别是在数据中心能源供应领域将实现突破性创新。据悉,三方将整合各自在能源、技术和基建领域的优势资源,系统性地构...
01:55
2025年11月20日,全球科技巨头AMD、思科与沙特本土企业HUMAIN正式宣布成立一家合资公司,共同打造一座总容量高达100兆瓦的超级数据中心。这一战略性合作旨在精准满足沙特阿拉伯在云计算和人工智能领域日益激增的基础设施需求,为该国数字化转型注入强劲动力。 该项目将落户沙特阿拉伯本土,充分利用各方核心优势——AMD在芯片研发领域的领先技术、思科在网络设备...
01:55
2025年11月20日,全球领先的房地产和基础设施投资公司Brookfield正式宣布,携手科技巨头英伟达以及科威特主权财富基金——科威特投资局,共同发起成立人工智能基建基金(BAIIF)。该基金旨在筹集高达100亿美元的巨额资金,以支持全球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令人瞩目的是,该基金已获得包括发起方在内的合作伙伴总计50亿美元的初步承诺,并计划通过金融...
00:20
2025年11月19日,泰永长征(股票代码:002927.SZ)正式宣布其最新研发进展,公司正全力投入高可靠性、高响应的直流断路器产品的研发工作。这一战略举措旨在精准满足新能源发电、储能系统、电动汽车充电桩以及数据中心等直流配电场景的迫切需求。随着新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直流配电系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而泰永长征的直流断路器产品正是应对这一市场趋势的关键技术突破...

2025年11月19日

23:47
2025年11月19日,科技界传来重磅消息,全球科技巨头三星正式宣布,将于2026年春季推出其首款智能眼镜产品——SM-O200P。这款备受期待的智能眼镜将采用Wi-Fi和蓝牙双模连接技术,专注于提供便捷的无线体验,而暂时不支持移动网络功能,这意味着用户需要依赖稳定的Wi-Fi环境或蓝牙设备进行互联。 在功能设计上,SM-O200P展现出与众不同的创新思路。...
23:17
2025年11月19日,猫头鹰正式发布备受期待的Chromax.black系列黑化版NH-D15 G2风冷散热器与NF-A14x25 G2机箱风扇,为追求极致暗黑美学与高性能散热体验的玩家带来全新选择。该系列新品凭借统一的全黑涂层设计,完美融入全黑主机配置,打造视觉上无与伦比的沉浸式效果。 NH-D15 G2黑化版散热器采用猫头鹰经典的大双塔设计,配备8根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