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新创想11月28日专稿 杭州市中医院耳鼻喉科近日接诊了一位年轻患者小羽(化名),其经历揭示了冬季常见鼻部不适背后可能隐藏的严重健康风险。这位年仅20岁的年轻人长期被鼻痒困扰,近期因症状加剧而频繁用手指抠挖鼻腔,结果导致鼻腔黏膜破损出血并伴有明显肿胀。更令人担忧的是,次日清晨小羽面部肿胀情况急剧恶化,甚至出现眼睑闭合困难、剧烈疼痛等症状,紧急就医后被确诊为面部丹毒感染。
耳鼻喉科主任医师指出,丹毒作为一种由细菌引发的急性皮肤感染,通常好发于面部和下肢区域。像小羽这样的面部丹毒病例,往往与不良的鼻腔清洁习惯密切相关。医生强调,长期用手指抠挖鼻孔会破坏鼻腔黏膜的天然保护层,为细菌入侵创造条件,进而引发炎症反应。除了频繁挖鼻这一主要诱因外,不健康的饮食结构、长期熬夜作息、手术伤口感染、皮肤干燥皲裂以及轻微的皮肤擦伤等,都可能成为面部丹毒的导火索。
医学专家特别提醒公众,看似无伤大雅的挖鼻行为实则暗藏健康隐患。最新研究表明,这种习惯不仅会直接损伤鼻腔组织,更可能通过多种途径危害全身健康。值得注意的是,有高达90%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大脑组织中检测到肺炎衣原体DNA残留。这种病原体能够突破血脑屏障,通过嗅觉神经或三叉神经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引发持续性炎症反应,从而诱发或加速认知功能衰退。若使用不洁净的手指进行鼻腔清洁,手部携带的致病菌可能直接导致肺炎衣原体感染,显著增加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
此外,频繁挖鼻引发的鼻腔炎症反复发作,会导致鼻腔菌群多样性严重失衡,上皮屏障功能受损,并释放大量炎症介质。这些炎症因子可通过神经通路或血液循环进入大脑,触发神经炎症反应。神经炎症直接影响情绪调节中枢功能,长期累积可能表现为情绪低落、焦虑抑郁等精神健康问题。相关临床数据显示,慢性鼻窦炎患者抑郁发病率较普通人群高54%,而过敏性鼻炎患者的抑郁风险更是增加115%。这些数据充分说明,看似简单的鼻腔清洁习惯,实则与多种健康问题密切相关,值得我们高度警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