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智能手表记录睡眠、健身App追踪步数、营养软件计算卡路里的今天,一个关键问题却鲜有人提及——这些数据之间究竟有何关联?健康科技的真正缺口,或许并非更多设备,而是一个能够理解你整体状态的AI大脑。近日,纽约健康科技初创公司Bevel宣布完成1000万美元A轮融资,由General Catalyst领投。其AI健康助手凭借“纯软件+多设备融合”模式,迅速成为美国增长最快的健康应用之一。
Bevel的崛起堪称行业奇迹。过去一年,其用户量激增8倍以上,日活跃用户突破10万,更令人惊叹的是,用户90天留存率超过80%,平均每人每天打开App高达8次。在健康类应用普遍面临“三分钟热度”的行业困境中,这一数据堪称现象级。“我们不把健康看作一个阶段,而是一段持续旅程,”联合创始人兼CEO Grey Nguyen表示,“Bevel会从你的日常习惯中学习,并推动那些微小却能长期累积的改变。”
与Whoop、Oura Ring等依赖高价专属硬件的竞品不同,Bevel坚持纯软件路线。用户无需额外购买500美元的指环或手环,只需授权Bevel接入Apple Watch、Garmin等已有穿戴设备,以及Dexcom、Libre等连续血糖监测仪,并通过Apple Health统一整合数据。“大多数人已经产生了大量健康数据,只是没人帮他们串联起来,”联合创始人Aditya Agarwal(前Dropbox CTO、Facebook早期工程师)指出,“我们要做的是让健康智能真正普惠。”目前Bevel月费仅6美元(年费50美元),大幅降低使用门槛。

Bevel的诞生源于创始人的真实痛点。2023年底,Nguyen因创业高压生活患上长期背痛,尽管频繁看医生、佩戴多款穿戴设备,却始终找不到病因。直到他手动整合睡眠、饮食与活动数据,才发现:久坐导致肌肉僵硬、床垫引发睡眠中断、高钠饮食加剧炎症——多个微小因素叠加,最终酿成慢性问题。同样,Agarwal也曾因过度工作陷入burnout,靠手动记录数据重建健康。两人意识到:健康不是单一指标的优化,而是系统性平衡。于是,他们打造了Bevel Intelligence——一个能理解个体差异、动态调整建议的AI引擎,可分析压力、运动与营养如何相互影响,并给出个性化干预方案。
资本对Bevel的“健康智能”新范式充满信心。除本轮融资外,今年早些时候,South Park Commons与General Catalyst已共同投资400万美元种子轮。投资方认为,Bevel正将健康从“被动治疗”转向“主动管理”,其高用户粘性证明它已融入日常生活,而非“用完即弃”的工具。未来,Bevel计划拓展更多健康服务与合作伙伴,但明确表示不会自研硬件,而是持续深化软件智能与数据整合能力。
在这个健康数据爆炸却意义碎片化的时代,Bevel的崛起揭示了一个新方向:真正的健康科技,不在于收集更多数据,而在于让数据彼此对话,为你讲出身体的故事。而你的AI健康教练,或许就藏在你已有的手表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