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底,OpenAI基于大语言模型发布了聊天应用ChatGPT,推出仅一个月活跃用户破亿,迅速吸引全球范围的广泛关注。ChatGPT的出现将人工智能推向全球关注的中心舞台,大语言模型带动的新一轮人工智能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卷全球。据统计,目前全球大型语言模型相关的创业公司已超过200家,投资总额达到70亿美元。TechCrunch的数据显示,2022年前三个季度全球人工智能的投资已达到560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其中,融资较高的创业公司包括Anthropic、Cohere、AI21Labs等,这些公司的技术都建立在大型语言模型的基础之上。

大模型落地的挑战

对于个人用户,大语言模型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个性化体验。它能够与用户进行流畅的对话,并提供即时且针对性的回应。借助基于大型语言模型的AI写作助手,用户能够快速生成高质量的文章草稿,其风格与用户贴合,极大提高了内容创作效率。然而,大模型要在企业侧真正落地仍然面临很大挑战,总结为以下四个方面:

大模型专业深度不够,数据更新不及时,缺乏与真实世界的连接。例如,在法律政策解读、电商客服、投资研报等专业领域中,由于大型模型缺乏足够的专业领域数据,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感觉大模型在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大模型有Token的限制,记忆能力有限。大家之所以惊艳于ChatGPT流畅丝滑的对话能力,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其支持多轮对话。用户提问时,ChatGPT不但能理解意图,而且还能够基于之前的问答做综合推理。然而,大模型由于Token的限制,只能记忆部分的上下文。比如ChatGPT3.5只能记忆4096个Token,无法实现长期记忆。

用户对于数据安全的担忧。大模型的出现让AI成为一种普惠技术,人人都可以基于大模型构建AI的应用。AI技术本身不再是商业壁垒,数据才是。而企业要想利用大模型构建商业,必须将自己的数据全部输送给大模型,以进行推理和表达。如何在数据安全可控的情况下使用大模型技术,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使用大模型的成本问题。目前有两种模式可以使用大模型,一是将大模型本地化,用于再训练形成企业专有的模型。二是利用公有云模型,按照请求的Token数量付费。第一种方式成本极高,大模型由于有数千亿的模型参数,光部署计算资源的投资就得上亿。重新训练一次模型也需要近千万的投入,非常烧钱。这对于一般的中小企业是完全无法承受的。第二种方式企业构建的AI应用可以按照Token数量付费,虽然无需一次性的大额投入,但成本依然不低。以OpenAI为例,如果对通用模型进行微调(Fine-tuning)后,每使用1000个token(约600汉字)需要0.12美金。

企业级解决方案

针对上述问题,目前主要有三个解决方案:

第一是将大模型部署到企业本地,结合企业私有数据进行训练,打造垂直领域专有模型。

第二是在大模型基础上进行参数微调,改变部分参数,让其能够掌握深度的企业知识。

第三种是围绕向量数据库打造企业的知识库,基于大模型和企业知识库再配合Prompt打造企业专属AI应用。从实用性和经济性的角度考虑,第三种是最为有效的解决方案。

该方案大致实现方式如下所示。企业首先基于私有数据构建一个知识库。通过数据管道将来自数据库、SaaS软件或者云服务中的数据实时同步到向量数据库中,形成自己的知识库。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调用大模型的Embedding接口,将语料进行向量化,然后存储到向量数据库。当用户与企业AI应用对话时,AI应用首先会将用户的问题在企业知识库中做语义检索,然后将检索的相关答案和问题以及配合一定的prompt一并发给大模型,获得最终的答案之后回复给用户。

该方案有如下优势:

充分利用大模型和企业优势:既可以充分利用企业已有知识,又可以利用大模型强大的表达和推理能力,二者完美融合。

使AI应用具备长期记忆:Token的限制使大模型只能有短暂的记忆,无法将企业所有知识全部记住。利用外置的知识库,可以将企业拥有的海量数据资产全部整合,帮助企业AI应用构建长期记忆。

企业数据相对安全可控:企业可以在本地构建自己的知识库,避免核心数据资产外泄。

落地成本低:通过该方案落地AI应用,企业不需要投入大量资源建设自己的本地大模型,帮助企业节省动辄千万的训练费用。

大模型中间件

企业要落地该知识库方案仍然有一些具体问题需要解决,总结下来主要涉及三个方面。

第一方面是知识库的构建。企业需要将存在现有系统中的语料汇总到向量数据库,形成企业自有的知识空间,这个过程涉及数据采集、清洗、转换和Embedding等工作。语料来源比较多样,可能是一些PDF、CSV等文档,也可能需要接入企业现有业务系统涉及比如Mongodb、ElasticSearch等数据库,或者来自抖音、Shopify、Twitter等第三方应用。在完成数据的获取后,通常需要对数据进行过滤或者转化。这个过程中,从数据源实时地获取数据非常重要,比如电商机器人需要实时了解用户下单的情况,政策解读机器人需要了解最新政策信息。另外,对于数据Embedding的过程中涉及到数据的切块,数据切块的大小会直接影响到后面语义搜索的效果,这个工作也需要非常专业的NLP工程师才能做好。

其次是AI应用的集成。AI应用需要服务的用户可能存在于微信、飞书、Slack或者企业自有的业务系统。如何将AI应用与第三方SaaS软件进行无缝集成,直接决定用户的体验和效果。

第三是数据安全性的问题。这个方案没有完全解决数据安全性的问题,虽然企业的知识库存储在本地,但是由于企业数据向量化的过程中需要调用公有云大模型Embedding接口。这个过程需要将企业数据切块之后发送给大模型,一样有数据安全的隐患。

对于上述大模型落地问题的解决,大模型中间件是其中的关键。什么是大模型中间件?大模型中间件是位于AI应用与大模型之间的中间层基础软件,它主要解决大模型落地过程中数据集成、应用集成、知识库与大模型融合等问题。下图给出了企业AI应用的典型软件架构,一共分为大语言模型、向量数据库、大模型中间件以及AI应用四层。大语言模型为AI应用提供基础的语义理解、推理、计算能力,向量数据库主要提供企业知识的存储和语义搜索。而大模型中间件解决大模型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提供语料的实时采集、数据清洗、过滤、embedding。同时,为上层应用提供访问大模型与知识库的入口,提供大模型与知识库的融合、应用部署、应用执行。

常见的大模型中间件

自去年ChatGPT发布以来,短短几个月内就涌现出了不少新的大模型中间件项目。例如,面向AI应用的编程框架Langchain在GitHub上短短几个月内收获了超过4万个Star。Langchain旨在简化开发者基于大型语言模型构建AI应用的过程。它为开发者提供了多模型访问、Prompt的封装、多数据源加载等多种接口,让开发者构建AI应用更简单。Llamaindex是另一个备受关注的开源项目,它目标是为大型模型提供统一的接口来访问外部数据。比如Llamaindex的Routing为开发者语义检索、基于事实混合查找、访问总结数据可以提供统一索引。Vanus AI 是一个无代码构建AI应用的中间件,用户通过Vanus AI可以分钟级构建出生产可用的AI应用。它同时提供了实时知识库构建、AI应用集成、大模型插件等能力。Fixie是一家初创公司,近期刚刚融资1200万美金,该公司的目标是构建、部署和管理大型模型代理平台,以更好地响应用户的意图。

对近期项目进行了梳理,形成下图的AI Stack。企业的私有业务数据通过 Embedding组件转化成向量后可以存储到Milvus、Pinecone等向量数据库中。目前通过Llamaindex、Vanus Connect可以批量获取PDF、CSV等文件并Embedding并存储到向量数据库中。AirOps、Vanus AI等AI Ops平台可以连接大模型和企业知识库帮助用户一站式构建AI的应用。如果AI应用需要连接第三方的应用执行操作可以通过Fixie或者Zapier等提供了插件。

总结

本文围绕大模型在企业落地所面临的挑战展开,提出了大模型中间件的概念。大模型中间件是基于AI应用与大模型之间的中间层基础软件,它可以打通企业AI应用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是构建AI应用的必备软件。本文提出了企业AI应用软件的典型架构,并指出了大模型中间件在AI软件中的定位以及核心作用。最后,文章介绍了目前较为流行的大模型中间件,并阐述了不同的大模型中间件在落地应用过程中具体作用。

最新快讯

2025年10月02日

11:46
2025年9月26日,备受瞩目的2025人工智能计算大会在北京中关村展示中心隆重举行。作为行业领军企业,浪潮信息在此次盛会中重磅亮相,重点展示了其最新研发的元脑SD200超节点AI服务器和元脑HC1000超扩展AI服务器两大创新系统。这两款产品不仅代表了浪潮信息在AI计算领域的尖端技术实力,更展现了其在推动智能计算技术革新的坚定决心。 在性能表现方面,元脑S...
11:46
特斯拉官网源代码近日意外曝光,其中包含"Model Y标准款"的关键信息,预示着这款备受期待的亲民版特斯拉SUV即将正式登场。作为品牌入门级车型的全新改款,新车在保持核心优势的同时,展现出更加精简优雅的设计语言。前保险杠造型经过全面优化,线条更加流畅简洁,同时取消传统前部光带设计,采用封闭式车顶结构,不仅提升了视觉辨识度,也进一步强化了运动气息。 内饰配置方...
11:46
SAS最新研究报告揭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现象:积极布局可信AI建设的组织,其投资回报率实现翻倍的几率比其他企业高出整整60%。然而,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目前仅有四成企业愿意在治理机制与伦理保障方面投入必要资源。这一数据背后隐藏着更深层次的认知偏差。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AI系统投入预算最少的企业群体中,他们竟然错误地认为生成式AI(例如ChatGPT)的可信度...
11:15
AI 助手 Claude 正式登陆 Slack 平台,为用户带来全新的协作体验。通过私信直接对话或在工作讨论中标记 @Claude,用户即可轻松与 Claude 互动。这一创新功能不仅整合了网络搜索与文档分析能力,更实现了与已连接工具的无缝协作,让用户无需频繁切换应用,就能在 Slack 环境中高效完成工作。 Claude 能够在整个工作区的频道、私信及文件...
11:15
微软公司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萨提亚・纳德拉近日宣布了一项重要的组织调整,旨在进一步强化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战略布局。他决定将部分商业业务的职责交接给新任命的首席执行官,使他和公司的工程团队能够全身心投入人工智能相关技术的研发与创新工作。这一决策体现了微软对人工智能技术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和战略重视。 在致员工的内部信中,纳德拉详细阐述了此次组织变革的细节。现任微软...
11:15
近日,俄克拉荷马城知名的Paycom公司突然宣布将裁员超过500名员工,并计划全面引入人工智能(AI)工具替代其原有工作。这一重磅消息迅速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激烈讨论。受影响的员工们清晨醒来,手机上竟收到一条简短而冰冷的短信:"请不要前往办公室",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他们陷入震惊与不安之中。 在一场紧急安排的在线网络研讨会上,员工们被告知自己的岗位已被正式裁...
11:15
在人工智能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OpenAI 近期宣布了ChatGPT平台的家长控制功能上线,这一举措迅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安全倡导者与部分成人用户之间产生了明显的分歧,争议的焦点在于如何平衡未成年人的保护与成年人自由。新功能允许家长通过账户链接的方式,对青少年使用ChatGPT的时间进行管理,包括设置静音时段和强化内容过滤机制,旨在为未成年人营造更安...
11:15
2025-2026 NBA 赛季即将到来,球迷们将迎来一场篮球数据分析的革命。亚马逊网络服务(AWS)倾力打造的全新篮球智能平台 “NBA Inside the Game”,将凭借尖端的人工智能技术和精密的运动追踪系统,为全球球迷呈现前所未有的深度统计分析。这一平台的核心突破在于能够实时追踪每位球员在场上运动的29个身体部位,尽管具体的追踪部位和方式尚未完全...
11:15
微软正式宣布推出全新升级的 Microsoft365 Premium 订阅服务,为个人用户和专业人士带来前所未有的办公生产力与 AI 应用体验。这项服务巧妙融合了备受瞩目的 Copilot Pro 与功能丰富的 Microsoft365 家庭版,定价定为每月19.99美元,与 OpenAI 的 ChatGPT Plus 保持同步。微软此次战略升级的核心目标,...
11:15
Meta 集团工程副总裁宋怡君近日正式宣布,公司已启动对高性能 RISC-V 芯片设计企业 Rivos 的收购计划,此举旨在加速推进其可扩展计算战略布局。宋怡君在声明中特别强调,Rivos 团队在全栈式 AI 系统设计与开发领域积累了深厚的技术底蕴和实战经验,其专业能力将有效赋能 Meta AI 芯片技术的迭代升级。这位资深工程师对双方未来合作前景充满信心,...
11:15
Super X AI Technology Limited近日重磅推出数据中心级创新解决方案——SuperX模块化AI工厂,为AI算力部署领域带来革命性突破。该方案通过工厂预制化集成算力、冷却和电源系统,将传统AI数据中心建设周期大幅缩短至6个月内,显著提升项目交付效率。 SuperX模块化AI工厂采用创新的"搭积木"式扩展模式,每个模块占地仅6000平...
11:15
2025年10月1日,历史性时刻降临全球财富榜,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的个人财富首次突破5000亿美元大关,正式加冕全球首位“半万亿富翁”的称号。据福布斯实时追踪数据显示,截至美东时间当日15时30分,马斯克的身家定格在5000亿美元,这一数字不仅刷新了个人财富记录,更将他与第二名拉里·埃里森的差距拉大至约1500亿美元。这一惊人跃升标志着马斯克财富帝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