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底,OpenAI基于大语言模型发布了聊天应用ChatGPT,推出仅一个月活跃用户破亿,迅速吸引全球范围的广泛关注。ChatGPT的出现将人工智能推向全球关注的中心舞台,大语言模型带动的新一轮人工智能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卷全球。据统计,目前全球大型语言模型相关的创业公司已超过200家,投资总额达到70亿美元。TechCrunch的数据显示,2022年前三个季度全球人工智能的投资已达到560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其中,融资较高的创业公司包括Anthropic、Cohere、AI21Labs等,这些公司的技术都建立在大型语言模型的基础之上。

大模型落地的挑战

对于个人用户,大语言模型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个性化体验。它能够与用户进行流畅的对话,并提供即时且针对性的回应。借助基于大型语言模型的AI写作助手,用户能够快速生成高质量的文章草稿,其风格与用户贴合,极大提高了内容创作效率。然而,大模型要在企业侧真正落地仍然面临很大挑战,总结为以下四个方面:

大模型专业深度不够,数据更新不及时,缺乏与真实世界的连接。例如,在法律政策解读、电商客服、投资研报等专业领域中,由于大型模型缺乏足够的专业领域数据,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感觉大模型在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大模型有Token的限制,记忆能力有限。大家之所以惊艳于ChatGPT流畅丝滑的对话能力,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其支持多轮对话。用户提问时,ChatGPT不但能理解意图,而且还能够基于之前的问答做综合推理。然而,大模型由于Token的限制,只能记忆部分的上下文。比如ChatGPT3.5只能记忆4096个Token,无法实现长期记忆。

用户对于数据安全的担忧。大模型的出现让AI成为一种普惠技术,人人都可以基于大模型构建AI的应用。AI技术本身不再是商业壁垒,数据才是。而企业要想利用大模型构建商业,必须将自己的数据全部输送给大模型,以进行推理和表达。如何在数据安全可控的情况下使用大模型技术,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使用大模型的成本问题。目前有两种模式可以使用大模型,一是将大模型本地化,用于再训练形成企业专有的模型。二是利用公有云模型,按照请求的Token数量付费。第一种方式成本极高,大模型由于有数千亿的模型参数,光部署计算资源的投资就得上亿。重新训练一次模型也需要近千万的投入,非常烧钱。这对于一般的中小企业是完全无法承受的。第二种方式企业构建的AI应用可以按照Token数量付费,虽然无需一次性的大额投入,但成本依然不低。以OpenAI为例,如果对通用模型进行微调(Fine-tuning)后,每使用1000个token(约600汉字)需要0.12美金。

企业级解决方案

针对上述问题,目前主要有三个解决方案:

第一是将大模型部署到企业本地,结合企业私有数据进行训练,打造垂直领域专有模型。

第二是在大模型基础上进行参数微调,改变部分参数,让其能够掌握深度的企业知识。

第三种是围绕向量数据库打造企业的知识库,基于大模型和企业知识库再配合Prompt打造企业专属AI应用。从实用性和经济性的角度考虑,第三种是最为有效的解决方案。

该方案大致实现方式如下所示。企业首先基于私有数据构建一个知识库。通过数据管道将来自数据库、SaaS软件或者云服务中的数据实时同步到向量数据库中,形成自己的知识库。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调用大模型的Embedding接口,将语料进行向量化,然后存储到向量数据库。当用户与企业AI应用对话时,AI应用首先会将用户的问题在企业知识库中做语义检索,然后将检索的相关答案和问题以及配合一定的prompt一并发给大模型,获得最终的答案之后回复给用户。

该方案有如下优势:

充分利用大模型和企业优势:既可以充分利用企业已有知识,又可以利用大模型强大的表达和推理能力,二者完美融合。

使AI应用具备长期记忆:Token的限制使大模型只能有短暂的记忆,无法将企业所有知识全部记住。利用外置的知识库,可以将企业拥有的海量数据资产全部整合,帮助企业AI应用构建长期记忆。

企业数据相对安全可控:企业可以在本地构建自己的知识库,避免核心数据资产外泄。

落地成本低:通过该方案落地AI应用,企业不需要投入大量资源建设自己的本地大模型,帮助企业节省动辄千万的训练费用。

大模型中间件

企业要落地该知识库方案仍然有一些具体问题需要解决,总结下来主要涉及三个方面。

第一方面是知识库的构建。企业需要将存在现有系统中的语料汇总到向量数据库,形成企业自有的知识空间,这个过程涉及数据采集、清洗、转换和Embedding等工作。语料来源比较多样,可能是一些PDF、CSV等文档,也可能需要接入企业现有业务系统涉及比如Mongodb、ElasticSearch等数据库,或者来自抖音、Shopify、Twitter等第三方应用。在完成数据的获取后,通常需要对数据进行过滤或者转化。这个过程中,从数据源实时地获取数据非常重要,比如电商机器人需要实时了解用户下单的情况,政策解读机器人需要了解最新政策信息。另外,对于数据Embedding的过程中涉及到数据的切块,数据切块的大小会直接影响到后面语义搜索的效果,这个工作也需要非常专业的NLP工程师才能做好。

其次是AI应用的集成。AI应用需要服务的用户可能存在于微信、飞书、Slack或者企业自有的业务系统。如何将AI应用与第三方SaaS软件进行无缝集成,直接决定用户的体验和效果。

第三是数据安全性的问题。这个方案没有完全解决数据安全性的问题,虽然企业的知识库存储在本地,但是由于企业数据向量化的过程中需要调用公有云大模型Embedding接口。这个过程需要将企业数据切块之后发送给大模型,一样有数据安全的隐患。

对于上述大模型落地问题的解决,大模型中间件是其中的关键。什么是大模型中间件?大模型中间件是位于AI应用与大模型之间的中间层基础软件,它主要解决大模型落地过程中数据集成、应用集成、知识库与大模型融合等问题。下图给出了企业AI应用的典型软件架构,一共分为大语言模型、向量数据库、大模型中间件以及AI应用四层。大语言模型为AI应用提供基础的语义理解、推理、计算能力,向量数据库主要提供企业知识的存储和语义搜索。而大模型中间件解决大模型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提供语料的实时采集、数据清洗、过滤、embedding。同时,为上层应用提供访问大模型与知识库的入口,提供大模型与知识库的融合、应用部署、应用执行。

常见的大模型中间件

自去年ChatGPT发布以来,短短几个月内就涌现出了不少新的大模型中间件项目。例如,面向AI应用的编程框架Langchain在GitHub上短短几个月内收获了超过4万个Star。Langchain旨在简化开发者基于大型语言模型构建AI应用的过程。它为开发者提供了多模型访问、Prompt的封装、多数据源加载等多种接口,让开发者构建AI应用更简单。Llamaindex是另一个备受关注的开源项目,它目标是为大型模型提供统一的接口来访问外部数据。比如Llamaindex的Routing为开发者语义检索、基于事实混合查找、访问总结数据可以提供统一索引。Vanus AI 是一个无代码构建AI应用的中间件,用户通过Vanus AI可以分钟级构建出生产可用的AI应用。它同时提供了实时知识库构建、AI应用集成、大模型插件等能力。Fixie是一家初创公司,近期刚刚融资1200万美金,该公司的目标是构建、部署和管理大型模型代理平台,以更好地响应用户的意图。

对近期项目进行了梳理,形成下图的AI Stack。企业的私有业务数据通过 Embedding组件转化成向量后可以存储到Milvus、Pinecone等向量数据库中。目前通过Llamaindex、Vanus Connect可以批量获取PDF、CSV等文件并Embedding并存储到向量数据库中。AirOps、Vanus AI等AI Ops平台可以连接大模型和企业知识库帮助用户一站式构建AI的应用。如果AI应用需要连接第三方的应用执行操作可以通过Fixie或者Zapier等提供了插件。

总结

本文围绕大模型在企业落地所面临的挑战展开,提出了大模型中间件的概念。大模型中间件是基于AI应用与大模型之间的中间层基础软件,它可以打通企业AI应用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是构建AI应用的必备软件。本文提出了企业AI应用软件的典型架构,并指出了大模型中间件在AI软件中的定位以及核心作用。最后,文章介绍了目前较为流行的大模型中间件,并阐述了不同的大模型中间件在落地应用过程中具体作用。

最新快讯

2025年08月07日

16:35
微新创想8月7日重磅发布,小米商城全新上架米家高速吹风机,为用户提供马卡龙粉、奶白、蓝、绿四款时尚配色选择,官方定价249元,首发特惠价219元,更有国家补贴加持,最终到手价低至186.15元,性价比极高。 这款吹风机搭载行业领先的110000转/分钟高速无刷电机,配合62米/秒的强劲高压气流,实现高效速干功能。根据小米实验室权威数据,干练短发仅需1分钟...
16:35
微新创想8月7日讯 盒马鲜生十周年开放日盛大举行,这场以"十年·新程"为主题的盛会不仅回顾了品牌发展历程,更向外界释放了强劲的增长信号。盒马CEO百何在活动现场发表重要演讲,她明确表示盒马将继续坚持稳健增长战略,今年计划新开100家门店,覆盖范围将拓展至50个新增城市,进一步巩固其在全国市场的领先地位。 百何特别提到,盒马近期实现了与淘宝88VIP会员体系...
16:35
外卖补贴大战从白热化竞争进入常态化阶段后,虽然对餐饮商家的直接影响有所缓和,但美团计划年底开设1万家卫星店、三年内建成1200家浣熊食堂,以及拼好饭与1万个品牌深化合作等举措,表明平台围绕外卖的竞争仍将持续。这种竞争不仅通过补贴形式影响商家,更体现在外卖供给模式的不断创新和市场份额的持续扩张上。对餐饮商家而言,外卖自诞生以来主要作为线上销售渠道,能够带来新客...
16:35
8月7日,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秋,标志着炎热夏季的逐渐退场,凉爽秋季的正式登场。立秋时节,气候由热转凉,人体生理也随之发生微妙变化,因此饮食调理显得尤为重要。民间流传着"立秋四不吃"的说法,提醒我们在这个季节调整饮食结构,以适应身体的转变。 立秋进补"四不吃"包括:不吃生冷海鲜。夏季残留的寒气容易与海鲜中的寒性相叠加,损伤脾胃阳气;不吃寒凉瓜果。西瓜、...
16:35
微新创想8月7日讯 从德国权威科技网站iPhone Ticker最新披露的消息来看,苹果公司已确定将在2025年9月9日周二举行备受瞩目的iPhone 17系列发布会。这一时间节点恰好落在今年劳动节后的第二周,与此前多家市场分析机构预测的时间窗口高度吻合。 据悉,苹果秋季新品发布会历来遵循着一套严谨的发布规律。公司通常选择在劳动节假期结束后的第二周周二举行发...
16:35
微软研究院正式发布了一款名为Agent Lightning的创新强化学习训练框架,该框架致力于突破当前AI代理系统在训练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通用性不足与灵活性欠缺的瓶颈。通过突破性的解耦设计理念,Agent Lightning能够为不同架构的AI代理提供统一的强化学习训练方案。尽管当前的大语言模型在代码生成、内容创作等领域展现出卓越能力,但在处理复杂多轮对话、专...
16:35
中国在开源人工智能领域的迅猛发展已引发美国的高度警惕,为此美国本周一正式宣布启动一项名为"ATOM计划"的新战略,旨在重新夺回开源AI领域的全球主导权。这一战略的出台,源于"千问效应"所引发的美国科技界的警觉——中国开源AI模型的快速迭代已成为美国科技界的紧迫威胁。根据Hugging Face的最新数据,阿里巴巴推出的"通义千问"(Qwen)系列模型凭借其卓...
16:35
今日下午15时45分,中国台湾地区附近海域突发5.2级地震,震源深度尚待进一步确认。据初步监测,此次地震波及范围有限,预计对周边区域仅造成轻微影响,但相关部门已启动应急监测机制,持续跟进震后动态。此次地震虽未引发次生灾害,但专家提醒沿海居民仍需保持警惕,注意防范可能出现的余震。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局已组织专家团队进行会商研判,将及时发布权威信息,确保公众安全...
16:35
2025年8月7日,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最新公布的库存数据揭示了金属市场的供需变化趋势。数据显示,锌库存出现显著下降,减少4275吨,显示出较强的市场需求;镍库存也相应减少240吨,表明市场对镍的需求保持稳定;铜库存则减少125吨,进一步印证了铜市供需的紧平衡状态。与此同时,铅库存呈现反向变动,增加800吨,反映出铅市供应相对过剩;铝库存同样上升1575...
16:35
2025年8月7日,保险行业迎来重大治理变革多家知名保险公司如中国人民财产保险、中国太平洋保险等纷纷宣布取消监事会设置,转而由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全面承接原监事会的监督职能这一系列调整正是新《公司法》实施后公司治理结构优化的具体体现标志着保险企业正积极适应新规要求,推动治理体系现代化转型 此次改革的核心在于将监督职能集中至董事会层面,通过设立专业的审计委员...
16:35
2025年8月,景顺长城基金经理刘彦春的选股策略再次引发市场热议。这位以长期主义著称的基金经理,近期因重仓蓝筹白马股的表现不佳而面临诸多质疑。其管理的景顺长城新兴成长A基金,截至2025年6月底的净值表现持续跑输市场平均水平,份额更是跌至2020年底以来的最低点。 刘彦春始终坚持长期投资理念,重点布局白酒、消费、家电等防御性板块。然而,在近两年市场风格快速切...
16:35
2025年8月7日,招商银行在深圳隆重举办2025财富合作伙伴论坛,行长王良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五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倡议,为财富管理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王良首先强调,作为金融行业的领军者,招商银行将积极投身金融强国建设,通过优化金融服务,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这一倡议体现了招商银行服务国家战略、助力经济腾飞的坚定决心。 其次,王良提出要成为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