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内科技巨头纷纷加大投入,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热潮。类ChatGPT等生成式AI产品对传媒行业的冲击,其影响力之深远不亚于互联网革命时期。世界报业和新闻出版协会(WAN-IFRA)最新发布的行业报告显示,目前已有49%的新闻机构开始应用生成式AI技术,但令人担忧的是,仅有五分之一左右的媒体制定了相应的使用规范。随着AI技术不断迭代升级并渗透到传媒等各个领域,如何高效且合规地运用这项技术已成为行业亟待解决的课题。因此,波兰《Gazeta Wyborcza》报社、《连线》杂志、路透社等国际知名媒体机构制定的相关指导方针,无疑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波兰《Gazeta Wyborcza》报社的记者Boleslaw Breczko曾进行一项具有代表性的生成式AI测试。今年4月初,他利用ChatGPT撰写了一篇题为《马斯克 vs OpenAI:创造新的人机界面竞赛》的文章,并署名发表在报社官网上。两周后,他发表反思性文章《还需要记者吗?我的上一篇文章是ChatGPT写的》,详细介绍了他们团队进行的读者与编辑辨识AI生成内容的实验。实验结果显示,尽管ChatGPT被输入了Breczko的多篇作品并要求模仿其写作风格,但最终生成的文章仍存在诸多缺陷,包括文风糟糕、上下文衔接不自然等低级错误。通过邀请记者编辑进行盲测,实验组发现AI写作质量与人类记者存在明显差距。当实验结果公布后,报社编辑部普遍松了一口气,更加坚信生成式AI在现阶段还无法完全取代媒体人的角色。但Breczko认为,ChatGPT等AI技术未来可能胜任部分写作任务,目前正对依赖新闻报道和开源信息撰写的记者构成威胁。他同时指出,AI带来的便利也伴随着新的风险——用户可能盲目信任AI提供的信息,即使这些信息基于错误数据或完全虚构。

实际上,《Gazeta Wyborcza》早在今年1月就组建了由60多人组成的研究团队,专门推进生成式AI技术的应用。经过一段时间的测试,团队制定了明确的ChatGPT使用规范:禁止将其作为文本写作工具或信息来源,禁止与ChatGPT共享机密内容以确保信息安全。该报社旗下网站Wyborcza.pl的副主编Aleksandra Sobczak表示,研究团队曾考虑使用AI生成新闻配图,但因AI在借鉴其他艺术家作品时存在道德风险而最终放弃。但她不排除未来使用AI生成文章的可能性,认为现在断言AI将如何影响媒体市场还为时过早。她强调,新闻媒体必须主动学习如何有效运用AI以及如何报道AI,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保守态度只会导致落后。Sobczak还特别指出,AI可能导致假新闻泛滥,因此坚守新闻质量是媒体使用这项技术的红线要求。

美国著名科技杂志《连线》近期发表文章,详细阐述了其使用生成式AI工具的规范。该杂志希望在新技术浪潮中保持领先地位的同时,恪守谨慎和伦理原则。《连线》的AI使用规范主要分为文本生成器和图像生成器两大类。针对文本生成器(如LaMDA、ChatGPT)的使用,制定了五项明确规则:一是不发布非重点内容的AI生成文本;二不使用AI编辑的文本;三可尝试使用AI生成标题或社交媒体短文,但必须人工审核;四可尝试使用AI激发创意,但需人工评估;五AI可作为研究工具,但标准与传统研究相同。对于图像生成器(如Dall-E、Midjourney、Stable Diffusion),则规定了三项使用原则:一在特定条件下可发布AI生成图像或视频;二不使用AI图像替代图库摄影师作品;三可用AI激发创意,但必须结合传统方式创作原始图像。

路透社170年历史上首位女主编亚历山德拉·加洛尼(Alessandra Galloni)在今年3月与伦理编辑Alix Freedman共同制定了四项AI使用原则,目标为”确保记者能够有效利用AI技术,同时保持路透社作为全球最受信任新闻机构的声誉”。第一项原则强调路透社一贯”拥抱新技术”的理念,包括使用自动化工具分析经济和企业数据,指出”自动化新闻对某些媒体可能是新概念,但对路透社而言已是长期实践”。第二项原则明确记者编辑需全面参与审核所有AI生成内容,强调”无论内容由谁制作或如何生成,路透社的报道都是路透社的报道,必须遵循我们的编辑伦理和标准”。第三项原则承诺向用户提供关于AI工具使用的全面公开披露,表示”我们将尽可能告知读者新闻来源信息,但不会公开编辑过程的每个细节。若特定AI工具影响发布结果,我们将主动告知”。第四项原则指出”探索新一代工具的可能性是必要的”,但强调记者必须”保持警惕,确保内容来源真实可靠”,并坚持”持怀疑态度,进行必要验证”的工作准则。

科技新闻媒体CNET的案例则警示了AI应用不当可能引发的严重后果。从2022年11月起,CNET开始使用AI技术生成一系列金融评论员文章,却未向读者明确告知内容生成方式。这些文章署名均为”CNET Money Staff”,直到读者点击作者信息才得知实情——”这篇文章是使用自动化技术生成的,并由编辑人员进行了仔细的事实检查和编辑”。CNET累计发布了70余篇AI生成文章,这一实验相当低调,从未正式宣布。但据消息透露,经过检查发现这些文章存在严重错误甚至抄袭现象。丑闻曝光后CNET流量暴跌,员工大规模裁员引发强烈不满。CNET媒体工会成立并宣称:”我们需要行业标准的工作保护、公平薪酬和编辑独立性,特别是在自动化技术威胁我们工作和声誉时。”工会发言人强调,必须建立全行业AI使用伦理准则,最好通过劳资谈判协定维持新闻高标准,并明确”AI制作的内容永远不能替代作者”。

当前,传媒业对生成式AI的应用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媒体工作者需要保持理性乐观的态度,既要及时跟进AI技术发展,又要谨慎使用并遵守伦理规范,避免发布误导性报道和假新闻。版权、数据隐私和泄密等风险必须认真考量。充分、全面、及时的信息披露至关重要。同时,必须加强人工对AI生成内容的二次审核,以维护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在AI时代,传媒业唯有在谨慎探索与积极创新之间找到平衡点,才能确保新闻业的可持续发展。

最新快讯

2025年11月26日

13:12
2025年11月24日,全球知名游戏平台Valve正式对外回应了近期关于推出全新高规格Steam Machine Pro的传闻。据悉,目前Steam Machine的核心定位聚焦于中端市场,其设计初衷在于为玩家提供堪比主机体验的即插即用式游戏服务。通过在成本与性能表现之间精心寻求平衡点,这款设备旨在为广大游戏爱好者带来流畅稳定的游戏体验。 软件工程师Pier...
13:12
近期,一种结合无人机与红外探测技术的高科技狩猎方式迅速引发社会热议。这种利用改装无人机搭载红外设备,从高空投射金属箭精准猎杀野猪的行为,在重庆、湖南等地区已引发多起非法捕猎案件。据调查,嫌疑人通过网络平台购买改装箭头或定制无人机部件,试图规避法律监管。与此同时,陕西宝鸡等地林业部门却采取了截然不同的做法。在严格审批备案后,由专业团队操作无人机进行网捕作业,通...
13:12
2025年11月26日,中国领先的创新药企贝达药业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其自主研发的盐酸恩沙替尼胶囊术后辅助治疗适应症的上市许可申请已成功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的正式受理。这一重要里程碑标志着贝达药业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领域再进一步,为ALK阳性早期肺癌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 此次申报的适应症主要针对术后辅助治疗的ALK阳性IB期至IIIB期非小细...
13:12
2025年11月19日,西藏铁路建设有限公司迎来重大战略升级,公司注册资本实现跨越式增长,从原有的171.35亿元大幅增至364.78亿元,增幅高达113%,彰显了资本实力的显著提升。此次工商变更的核心亮点在于股权结构的深刻调整——原股东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选择退出,川藏铁路有限公司顺势成为公司唯一的全资股东,为川藏铁路的后续建设注入更强动力。 随着股权...
13:12
2025年11月26日,浙江省市场监管局发布最新经济数据,全省786家专业市场在今年前三季度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累计成交额高达1.28万亿元人民币。这一亮眼成绩预示着全年成交额有望突破1.8万亿元大关,进一步巩固了浙江作为商品市场与平台经济先发地的领先地位。在全省786家专业市场中,规模实力尤为突出,其中千亿级市场有2家,百亿级市场达31家,亿元级市场更是...
13:12
2025年11月26日,天阳科技正式宣布其核心产品已成功通过阿里云与OceanBase数据库的适配性认证,标志着双方在技术合作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作为阿里云的重要合作伙伴,天阳科技此次获得的认证不仅验证了其产品在云环境下的稳定性和兼容性,更为其在金融行业的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大模型领域,天阳科技与阿里云展现出深度的战略协同。双方基于通义千问大模型这一强大...
13:12
2025年11月26日,中国领先的环保科技企业圣元环保正式宣布了一项重要的战略投资举措。公司通过认购中原前海股权投资基金3亿元人民币,实现了对知名科技企业摩尔线程的间接投资。这一投资行为不仅彰显了圣元环保在资本市场的活跃布局,更体现了其向新能源与前沿科技领域拓展的战略决心。 中原前海股权投资基金的经营管理期限设定为8年,目前正处于赎回期的第一年。作为一家专注...
13:12
一加Ace 2 ColorOS 16 nolog内测招募正式开启 11月25日至26日,一加Ace 2正式启动ColorOS 16 nolog内测版本用户招募活动。本次内测计划招募2000名幸运用户参与深度体验。据悉,官方将通过手机设置中的"尝鲜申请"专属入口开放报名通道,用户需在此提交申请参与资格角逐。 内测资格审核将采用双维度评估机制,综合考量答题测试分...
13:12
2025年11月24日,佳能(中山)办公设备有限公司正式发布重大公告,宣布因市场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及持续经营困难,将全面停止生产经营活动并正式关闭工厂。这家成立于2001年的企业,坐落于广东中山,曾是中国激光打印机市场的领军制造商,累计产量突破1.1亿台,见证了中国办公设备制造业的辉煌历程。 公告中明确表示,公司将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全力保障每一位员工的合法权益...
13:12
2024年11月,国创先进半导体材料(无锡)有限公司完成了一次重要的工商变更,其股东结构迎来新成员——五粮液旗下四川普什产业发展基金正式加入。此次增资不仅为该公司注入了新的活力,更标志着五粮液产业基金在半导体新材料领域的战略布局迈出了关键一步。根据最新公示信息,国创先进半导体材料(无锡)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实现了显著增长,从原有的3800万人民币提升至4800...
13:12
2025年11月26日,中力股份在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发布了最新经营情况,整体呈现稳健发展态势。董事长何金辉在会上重点强调,公司当前生产经营活动运行正常,订单储备充足且保持稳定增长。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何金辉透露泰国生产基地已进入加速建设阶段,预计将于2025年第四季度正式投产,届时将全面承接来自美国的订单业务,显著提升国际市场布局能力。 公司管理层...
13:12
2025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预计将突破1.22万亿元大关,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这一数字背后,是整个行业的蓬勃发展。截至2024年末,全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数量已超过3.3万家,相较于“十三五”末期实现了27.8%的显著增长,彰显出中国医疗器械产业的蓬勃生机与巨大潜力。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马增荣对此表示,在“十四五”规划期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正经历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