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按摩椅,又双叒叕成为舆论焦点。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周刊(ID:new-weekly),作者良豪,经微新创想授权转载。

月初,一则视频在全网掀起轩然大波。视频中,一名旅客在广州南站使用共享按摩椅后全身发痒,起身查看时惊恐地发现座椅缝隙中附着着数只虫子。该旅客将遭遇发布到视频平台后,迅速引发网友热议。面对舆论压力,广州南站次日通过微博回应,承诺已对全站按摩椅进行全面消毒杀虫,并将加强后续管理,确保设施干净舒适,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然而,这并非首例此类事件。今年5月,一名女孩在商场共享按摩椅上体验后,全身起包、皮肤瘙痒,就医后被确诊为荨麻疹。这些在商场、机场、电影院等场所随处可见的共享按摩椅,本应提供舒适体验,却为何让年轻人集体避之不及?

曾经,共享按摩椅在中老年人群体中颇受欢迎。对他们而言,这些软座既能坐又能躺,且无需担心被驱赶,自然成了免费休息区。然而,新生事物的出现往往伴随着争议。当这些按摩椅安放在人流密集的商场中心时,疲惫的年轻人除了体验按摩解压,还要承受路人好奇的目光。身体尚未放松,内心已被“社死”场景慌乱占据,恨不得立刻停止体验,哪怕还剩10元的服务费未使用。

但被围观只是小事,更令人糟心的是遭遇“不对劲”的按摩椅。有人形容其为“花钱体验暴打”——扫码付费后,按摩椅会立即将人牢牢固定,像轧钢一样进行物理挤压和暴力捶打。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不仅腰酸背痛之处未得到缓解,身体其他部位反而被捶得酸痛。一位消费者直呼:“按摩师傅都没敢要我的命,它却敢。”

比这种“受刑般”的按摩更痛苦的是,按摩椅有时会咬住头发、夹死双腿,让人难以脱身。若发生在机场或火车站,后果可能更为严重。网友曾吐槽,自己在南京高铁站付费体验按摩椅后,到登车时却被困住,连工作人员也无法控制。直到充值时间结束,按摩椅才释放双腿,但早已错过高铁,只能被迫改签。

此外,按摩椅上方的两个“拳头”在脊柱两侧滚动,直接作用于颈椎和腰背部。有外科医生提醒,若用力过猛,可能加重疼痛,甚至导致瘫痪。难怪有网友评论:“我享受的不是按摩,是身心疲惫。”

尽管吐槽声不断,共享按摩椅却并未停下扩张步伐。相反,其布局范围更广、数量更多,甚至挤走了原有的公共座椅。2018年,辽宁盘锦火车站二楼高铁候车室的普通座椅被全部拆除,换上8元一次的共享按摩椅。然而,这种“升级”并未获得乘客认可,有旅客反映座椅突点硌人后背,坐起来非常不舒服。

2018年,共享经济热潮席卷各行各业,共享按摩椅也乘势而起。原本做分时租赁的按摩椅摇身一变,成为共享经济中的热门投资。其“躺赚”模式极具吸引力:无需押金、运维成本低、应用场景广泛,且契合大健康消费趋势。简单来说,只需卖椅子赚差价,再收服务费提成,即可轻松盈利。这种简单粗暴的模式吸引了大量资本涌入。天眼查数据显示,2017年新增注册企业数量是2016年的5倍,2018年更是呈指数级增长,全球范围内铺开椅子。国内头部企业铺设的椅子数量达百万张,收费模式也如出一辙:“8元10分钟唤醒身体,10元15分钟疏通经脉,20元半小时舒缓身心。”

共享按摩椅最早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的美国,当时专门设置在公司、商场等场所,配有专职人员看管,使用后立即清理。然而,在利润诱惑下,这种纯粹的按摩椅逐渐变味。越来越多的共享按摩椅沦为“无人看管”的闲置品,座椅污迹斑斑,缝隙中垃圾遍布,犹如豪华垃圾桶,让人敬而远之。原本没有体验意愿的路人,更因找不到合适座位而苦恼。当公共场合的座位大多被按摩椅占据,不仅坐不舒服,还会发出奇怪声音,人们对按摩椅的印象自然大打折扣。若连等车等人的权利都失去,谁会喜欢这些华而不实的椅子呢?

按摩椅的本质应当是提供按摩服务,而非盲目扩张;公共场所的椅子最基本功能是让人安心落座,而非被迫“罚站”。参考:《被“白嫖蹭睡”的共享按摩椅,烧光5亿难逃一死》深氪新消费2021-5-17,《商场里共享按摩椅怎样从“免费躺平”的消费者身上赚钱?》具象研习社2023-1-30。校对:杨潮,运营:嘻嘻,排版:钟颖琳。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微新创想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微新创想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http://www.idea2003.com/。

最新快讯

2025年10月31日

04:22
2025年10月31日,全球知名投资银行瑞银集团正式发布最新研报,宣布对科技巨头Meta和Alphabet的股价目标进行大幅上调。瑞银将Meta的股价目标从900美元提升至915美元,而谷歌母公司Alphabet的目标价也由255美元上调至306美元。这一系列调整背后,是两家公司近期在广告业务复苏和人工智能技术布局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果。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
04:22
2025年10月31日,在NASA就SpaceX火箭研发进度提出严厉批评后,这家航天巨头果断提出了一项创新的简化版登月方案。面对外界压力,SpaceX迅速响应,启动了新任务架构的全面评估工作,其核心目标在于加速宇航员重返月球的伟大征程,同时显著提升任务的安全性。这一举措不仅展现了SpaceX的技术实力,更彰显了其勇于担当的企业精神。 根据双方签署的40亿美元...
04:22
2025年10月31日,全球医药巨头丹麦诺和诺德正式宣布达成一项历史性收购交易,将以高达90亿美元的巨额资金收购专注于肥胖症药物研发的创新型生物技术公司Metsera。此次交易的每股现金报价为56.50美元,若Metsera在研发过程中达成特定科学里程碑,诺和诺德还将额外支付21.25美元的里程碑奖金。这一报价不仅超越了辉瑞此前提出的73亿美元收购方案,更被...
03:18
10月31日,Globalstar股价迎来惊人飙升,盘中一度触及52.60美元的历史高点,单日涨幅高达27%,成交额也创下近期新高。这一异常波动背后,市场盛传埃隆·马斯克麾下的航天巨头SpaceX正积极寻求收购这家卫星通信企业。消息一出,投资者纷纷抢购,推动股价持续攀升,显示出市场对该潜在交易的浓厚兴趣。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股价大幅波动伴随着成交量的显著放大,...
02:15
2025年10月31日,高盛集团首席执行官大卫·所罗门在公开场合坦诚表态,承认公司在推动女性高管晋升方面遭遇显著瓶颈。这位华尔街顶级投行掌门人指出,尽管近年来集团在性别多样性议题上投入了大量资源,但高层管理团队中的女性比例始终未能达到理想水平。所罗门强调,高盛将着力优化内部晋升机制,同时加强包容性企业文化建设,通过制度创新与人文关怀双管齐下,为更多女性人才提...
02:15
汇丰控股于本周四正式宣布一项重大战略举措,计划斥资140亿美元收购其香港旗舰子公司恒生银行的少数股东权益。这一交易预计将在2025年3月底前完成,相较于原定2026年上半年的计划,时间表大幅提前,彰显了集团加速整合资源的决心。此次调整后的交易时间表不仅体现了进展的加快,更预示着汇丰控股在亚太地区金融布局的进一步深化。具体的交易细节与执行方案将于下月公布,引发...
02:15
2025年10月31日,备受瞩目的商业交易再度升温,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和)与法国电信巨头Iliad正式宣布,已启动双方在意大利电信业务的合并初步磋商。这一潜在合作标志着两大电信运营商在欧洲市场的战略布局迈出重要一步,有望重塑意大利电信行业的竞争格局。 据悉,Iliad在意大利市场的业务估值高达30亿欧元以上,其丰富的用户基础和先进的网络技术将成...
02:15
近日,一项名为Argentum的AI训练项目正式启动,吸引了约150名来自麦肯锡、贝恩、BCG等顶级咨询公司的前顾问加入。这些资深专家将运用其丰富的行业经验,为人工智能系统提供专业指导,帮助AI逐步掌握咨询行业的初级任务。据悉,该项目由一家专注于数据标注领域的初创公司运营,该公司此前曾成功组织前投行员工参与金融建模AI系统的训练工作。由于项目涉及敏感信息,知...
02:15
10月30日,历史性时刻在吉林长春上演。一汽-大众第3000万辆整车正式下线,这辆承载荣耀的车型是一汽奥迪A5L。这一壮丽成就不仅刷新了企业自身的发展记录,更标志着中国汽车制造业迈入了一个崭新的里程碑——一汽-大众成为国内首家产销总量突破3000万辆的乘用车企业。 这一里程碑事件不仅是一汽-大众发展历程中的辉煌篇章,更是中国汽车工业实力与自信的生动体现。它不...
00:36
2025年10月30日,上市公司有棵树(股票代码:300209.SZ)发布重要公告,宣布原定于10月31日发布的2025年第三季度财务报告将延期披露。公告指出,此次延期主要源于公司内部接管工作的复杂性。目前,有棵树正全面接管原有资产、业务运营、财务体系、人力资源及办公场所等关键环节,但部分第六届董事会成员及管理层人员未能按计划完成离任交接程序,直接影响了季度...
00:06
2025年10月30日,我国自主研发的17.4万立方米LNG运输船在上海正式交付,标志着我国在大型LNG船建造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次日,同型船将紧随其后交付,进一步彰显我国造船实力的飞跃。据行业统计,今年全年预计将交付大型LNG船11艘,这一数字不仅创下单年交付量新纪录,更凸显我国在全球LNG运输船市场的领先地位。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我国新接绿色船...
00:06
2025年10月30日,美国领先的比特币矿企Core Scientific正式宣布成功维持其纳斯达克上市地位。该公司在当日发布的官方声明中强调,已全面符合纳斯达克交易所的所有合规要求,从而有效规避了退市风险。这一重要成果不仅为市场注入了稳定信号,更为公司未来的融资渠道提供了坚实保障。 作为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Core Scientific此次成功守住了资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