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骨骼技术将迎来普及浪潮吗
编者按: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 懒熊体育(ID:lanxiongsports),作者范明辉,经微新创想授权发布。近年来,机械外骨骼频繁亮相科技新闻,却始终与普通人的生活保持着距离。然而,中国一家创新企业正致力于将这一未来科技拉近距离,计划打造一款面向户外场景的轻量化消费级外骨骼产品。极壳科技近日成功完成数百万美元Pre-A轮融资,由德迅投资领投,奇绩创坛跟投,标志着外骨骼技术商业化迈出重要一步。
外骨骼技术的研发历程可追溯至1960年代,但长期以来局限于医疗、军事和工业等B端领域。高昂的价格成为其难以触达普通消费者的主要障碍。根据CB Insight数据,2021年全球外骨骼出货量仅约3000台,C端市场几乎一片空白。这一空白反而孕育着巨大机遇——正如无人机从军事B端走向民用市场,创造了消费级无人机蓝海。
90后创始人孙宽在外骨骼领域拥有深厚积累。他在研究生期间专注外骨骼研究,敏锐洞察到民用市场的巨大潜力,于2021年创立极壳科技。次年,公司获得奇绩创坛百万级天使轮投资,陆奇亲自参与投资。目前,极壳科技推出的消费级外骨骼HyperShell已展现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HyperShell重量仅1.8千克,可提供30KG助力和800瓦功率,电池续航达25公里,且支持折叠设计,便携性极佳。穿上外骨骼后,用户在平地行走时新陈代谢降低约26%,爬坡时更是能减少30-40%的能量消耗。
价格是决定消费级产品成败的关键。HyperShell Pro正价799美元(约合5700元人民币),相当于一部旗舰手机;基础版更是低至299美元,远低于同类B端产品,甚至低于Kickstarter上的其他C端外骨骼。为控制成本,极壳科技采取了差异化策略:
首先,聚焦户外场景。创始人孙宽作为狂热户外运动爱好者,将产品定位在户外人群,满足减负与助力需求,助力爱好者探索更高更远的地方。这一专注策略避免了医疗级外骨骼的多余功能冗余。
其次,创新架构设计。传统外骨骼沿用医疗方案,采用双电机模组,而极壳科技自主研发的Omega架构仅使用背部中置电机,大幅降低重量与成本。
第三,整合消费供应链。通过借鉴马斯克降低火箭发射成本的思路,极壳科技采用手机、VR等消费电子供应链,而非工业机器人供应链,进一步优化成本结构。
在市场策略上,极壳科技效仿大疆,优先拓展欧美市场。HyperShell于3月7日在Kickstarter上线,支持者超2600名,加上分销商,6月中旬订单量达5000单,预计9月正式交付。新一轮融资将用于产品迭代、量产及市场推广,明年初将搭建国内渠道,入驻官方电商与淘宝店。
消费级外骨骼此前始终未能诞生爆款,但HyperShell的出现似乎正在打破这一困局。然而,这一美好愿景能否实现,仍需等待9月首批用户的真实反馈。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微新创想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微新创想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http://www.idea200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