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数字生命卡兹克,作者数字生命卡兹克,授权站长之家转载发布。近期发现,微信悄然上线了一项全新的AI相关功能——AI播客,目前正处于灰度内测阶段。这一功能的入口设计极为隐蔽,隐藏在公众号页面的”快讯”模块中。若用户不常浏览公众号,该入口可能出现在页面顶部;但频繁访问公众号的用户则可能发现它已消失无踪,此时只需在搜索栏输入”快讯”即可找到。
进入快讯页面后,点击”全部99+更新”即可进入合集页。该页面汇集了各地官方新闻号的公众号文章,微信通过特殊规则为这些内容单独开辟了整合专区。而就在这个看似普通的新闻聚合页面上,新增了一个重要功能——右上角的”听快讯”按钮。若您的快讯页面出现此按钮,则说明您已被纳入灰度测试范围;若未显示,则仍需耐心等待…
点击”听快讯”后,系统会自动弹出音频进行播放。根据录屏演示可见,这显然是一款典型的AI双人播客产品,其形态与NotebookLM和ListenHub高度相似。作为被全球用户关注的社交巨头,微信的每一步创新都引人瞩目,此次AI播客的推出同样令人期待。
从产品实现路径来看,微信首先筛选出快讯中重要性高、阅读量大的新闻内容,按时事、娱乐等类别进行分类,随后通过AI技术进行文本改写,最终以双人对话的形式朗读出来。这并非微信首次尝试AI声音模态,此前在公众号后台也设有类似功能——作者可通过该系统录制语音,AI将克隆其个人音色,使用户在阅读文章时能听到创作者本人的声音,而非默认的系统音效。但该功能仍采用传统TTS技术,朗读效果略显机械,与快讯中的AI播客真人感相去甚远。
我个人更期待的是,微信能将AI播客功能扩展至公众号全文朗读场景。用户可选择让AI以播客形式阅读长文,甚至克隆作者音色,打造个性化的阅读体验。不过从产品策略角度分析,微信优先选择快讯功能,或许有其深层考量。快讯内容均为本地官方新闻号的发布,具有高度安全性、标准化和低错误率的特点。这些文章都是结构化的新闻通稿,语言客观规范,不含复杂情绪表达或模棱两可的观点,非常适合AI播客的对话形式。
AI播客将平面化的新闻内容转化为立体化的听觉体验,这种形式天然契合资讯传播需求。官方媒体每日更新海量信息,若用户逐条阅读会不堪重负。AI播客的对话式呈现,则能以最直观的方式传递核心信息,帮助用户高效获取资讯。
展望未来,当产品机制成熟后,AI播客或将构建全新的信息生态。例如:您收藏的万字长文,可通过AI播客在通勤路上转化为生动对话;清晨醒来错过群聊讨论?AI能迅速总结核心观点和各方立场;朋友圈动态也能成为专属播客——AI将为您解读好友分享的内容、活动轨迹和情感状态。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被海量内容包围。我的稍后阅读列表已长到令人咋舌,上百个群聊充斥着永远读不完的楼,上万好友的朋友圈更是充满了来不及点赞的生活点滴。虽然渴望关注,却常因时间精力不足而妥协。若微信能将所有这些场景转化为AI播客,将彻底改变我们的信息获取方式,将碎片化时间转化为高效输入时段。
作为社交巨头的微信,在AI领域的布局正加速推进。而身处这场变革中的我们,既是见证者,也是参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