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跑汽车:新能源汽车圈的黑马传奇
在新能源汽车的激烈竞争中,零跑汽车犹如一颗黑马,凭借其独特的制造行业背景和卓越的市场表现,成功摆脱了”倒闭”的魔咒。今年,零跑已连续5个月蝉联新能源汽车销量排行榜榜首,7月份更是交付超过5万台车,截至8月21日累计交付量已突破90万台。零跑汽车创始人、董事长朱江明曾明确表示,车企年销百万辆才是生存的基石,50万辆只能在挣扎线上徘徊。尽管零跑是继理想汽车后第二家实现半年度盈利的企业,但0.33亿元的利润也揭示了其远未达到高枕无忧的阶段。2026年将是零跑的产品大年,尤其是高端产品D系列的推出,将决定这家车企的未来走向。
零跑汽车采用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然而,在车市竞争中,它既面临大众辉腾的强大压力,又需应对比亚迪的激烈挑战。当其他品牌向上突破时,零跑往往遭遇更大的阻力,因为高端市场的潜在客户对价格并不敏感,过去成功的经验可能成为未来的束缚。零跑能否打破这一规律?
“半价小理想”,市场突围的利器
零跑汽车从”车圈others”到销量冠军的蜕变,源于其第四款产品——零跑C16。这款六座中大型SUV精准定位家庭刚需,提供增程版和纯电版两种选择。在C16推出前,25万以上的高价区间主导着6座SUV市场,而C16以低于20万的亲民价格,迅速引爆市场。去年4月,零跑提出”年轻人更理想的家”理念,推出C10、C11两款车型,虽然销量不俗,但并未真正实现品牌突破。业内人士指出,C16才是真正带火零跑的产品,其形态与理想汽车L7/L8高度相似,但价格仅为后者的一半,被消费者亲切称为”半价理想”。
零跑汽车创始人朱江明对此称号持开放态度。他向媒体表示:”买惯了香奈儿的用户,偶尔也会选择优衣库。买了C16这样的产品,体验相似,可能会成为零跑的忠实粉丝。”一位浙江早期车主分享:”去年路上很少见零跑,现在越来越多了。”北京车主反映:”去4S店保养都要排队。”成都经销商表示:”周末看车时,门店周边车位几乎停满,试驾者络绎不绝。”今年,零跑汽车已连续5个月位居中国造车新势力销量榜首,成为2025年以来唯一月交付量超5万辆的造车新势力。目前,零跑在售车型包括T03、B10、C01、C10、C11、C16等7款车型,价格区间覆盖10-20万。C系列长期霸榜:截至2025年8月,C10连续3个月稳居造车新势力中型SUV销量榜首;C16连续8周领跑20万内中大型SUV销量榜。
销量暴涨背后,销售团队的压力与喜悦并存。部分销售人员月薪资可达3万元。为提升销售团队战斗力,零跑门店每月能完成60组有效试驾,远超行业30组的平均水平。Tech星球查询发现,零跑汽车北京地区的直营店/经销商门店均位于四环外,浙江大本营甚至延伸至县城体验中心。一位经销商透露:”零跑门店必须盈利,否则会被调整。”截至2025年6月30日,零跑销售服务网络覆盖286个城市,新增88城,拥有806家销售门店及461家服务门店,单店店效同比提升超50%。
成本控制,好坏参半的生存之道
零跑汽车成为继理想汽车后第二家实现半年度盈利的企业,这得益于其对效率的极致追求。不同于其他品牌在核心地段设立直营店,零跑北京地区的四家直营店均位于四环外。浙江地区作为大本营,体验中心深入县城。一位经销商告诉Tech星球:”零跑门店以盈利为首要目标,无法达标者将被调整。”零跑公布的今年Q2财报显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单店店效同比提升超50%。零跑的成本控制不仅体现在门店端,更延伸至产品层面。一位业内人士称:”零跑汽车,只做用户的代工厂”,因此单车毛利率并不突出,而是依靠成本控制和规模化优势实现盈利。2024年第四季度,零跑汽车首次实现单季度盈利,毛利率达13.3%,全年毛利为8.4%。相比之下,理想汽车2024年全年毛利率为20.5%,小鹏为14.3%,蔚来为9.9%。
零跑在技术领域坚持自研自产,数据显示,电驱总成、电池PACK、智能座舱均为自研自产,单台车研发成本较外包模式降低40%。官方数据显示,零跑已实现占整车成本65%的核心零部件自研自造,甚至包括音响。同时,零跑借鉴理想汽车的”套娃造车”模式,实现极高的技术复用率和零件共用率。高级副总裁曹力去年表示,零跑同系列不同车型的零部件复用率高达85%。朱江明透露B系列车型间零部件共享率达88%。
销量狂飙背后,消费者对整车品质的质疑从未停止。黑猫平台上关于零跑汽车的投诉有3619条,仅次于理想汽车的3900条,蔚来为712条,小鹏为2485条。”量大管饱”是许多消费者对零跑的评价。以C16为例,其价格仅为同级别理想L8的一半,却同样配备激光雷达、高通8295芯片、后排大屏幕,第三排空间甚至比理想L8更宽敞。智驾配置虽不及理想L8,但支持高速自动变道、泊车辅助,考虑到价格,用户接受度较高。对于经济条件有限的年轻家庭来说极具吸引力。一位经销商表示:”这个价位,与其他品牌相比,零跑没有对手。”许多消费者评价:”它不嫌我穷,我也不嫌弃它。”
冲击高端,智驾能力面临严峻挑战
在朱江明的规划中,零跑将通过A、B、C、D四个系列覆盖6-30万元市场。最初选择15-20万元的C系列切入市场,是因为这个价格段相对容易推广。事实上,15-20万元是竞争最激烈的价位,某种程度上代表企业的综合实力。目前零跑在售车型中,C系列销量占比超过70%,曾一度达到77%。但任何品牌都不会永远停留在平价区间,若想提高利润率和品牌价值,冲击高端几乎是必经之路,而D系列正是承担这一重任。
根据规划,零跑D系列旗舰SUV和首款MPV预计明年投放市场。高级副总裁曹力曾表示,D系列SUV是零跑首款冲击30万价位的旗舰产品,定位全尺寸SUV,将搭载行业领先技术,不会是外界所说的”半价理想”。
对于高端市场而言,智驾能力是消费者的重要考量因素。但目前零跑的智驾表现并不突出。当小鹏、问界已实现城市快速领航路和高架NAP功能的全国覆盖时,零跑在今年第一季度才宣布在C10、C11和C16三款车型搭载该功能。朱江明曾坦言,零跑在智驾层面与友商存在6-12个月的差距。知名汽车博主”孙少军09″在直播时透露,零跑正在与华为洽谈合作,但尚未最终确定,最终结果需等待官方确认。业内普遍认为,合作重点将在智驾领域。但智驾能力的追赶并不容易,比亚迪投入1000亿,人员规模两年内扩大10倍才取得突破。零跑却缺乏比亚迪那样的雄厚资源。
虽然成为继理想后第二家实现半年度盈利的车企,但零跑仅获得0.33亿元净利润。2025年上半年,零跑汽车自由现金流达8.6亿元。若大规模投入智驾,必将影响利润。过去,零跑虽强调自研,但在研发投入上并不突出。2019-2024年,其研发投入累计70.7亿,2024年23.7亿元投入中,72%用于旧平台兼容性改造,仅28%用于新架构研发。而2024年,蔚来的研发投入达130.37亿元,理想汽车为110亿元,小鹏为65亿元,零跑五年的研发投入仅比小鹏一年的投入略多。
更重要的是,高端市场需要的不仅是”量大管饱”的极致性价比,还包括产品调性、设计等综合要素。对于零跑来说,冲高的道路大概率不会一帆风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