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 游戏葡萄(ID:youxiputao),作者:以撒,授权微新创想转载发布。近期,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2023)在上海盛大举行。这场盛会的分量无需赘言——汇聚了众多图灵奖、诺奖得主以及国内外顶尖科学家,更有众多头部AI企业参与其中。回顾上一次参加WAIC是在2021年,彼时AI热潮尚未如此高涨,我对AI的认知也仅限于表面。但今年截然不同——我国AI核心产业规模已突破5000亿元大关,算力规模稳居全球第二,企业数量超过4300家……仅大会上展示的大模型就多达30余个。AI的浪潮正以不可阻挡之势席卷而来。在众多议题中,与游戏相关的会场尤为引人注目。这并不令人意外,毕竟游戏行业与AI的关联最为紧密。然而从AI兴起至今,我观察到真正能颠覆游戏性的方案尚未大规模落地。关于游戏 × AI的未来走向,业界观点纷繁复杂,尚未形成共识。因此,许多从业者正陷入AI迷茫期——既清楚这是未来趋势,又不知如何有效推进。在此背景下,游戏公司的声音显得尤为重要。今年大会首次设立”游戏AI应用与游戏科技”论坛,与会嘉宾纷纷分享他们对游戏 × AI的见解与实践。其中天美的分享尤为引人深思,在行业普遍感到迷茫之际,他们展现出大厂特有的系统性思考。若简而言之,天美对游戏 × AI的规划分为两大板块:”内”即利用AI技术优化游戏内体验,”外”则是借助游戏反哺AI等技术的发展。若将二者有机结合,便能形成良性循环。深入剖析,天美在AI理解与应用上已取得显著成果,不仅让游戏内容焕发质变,更探索出诸多值得借鉴的技术方向。01AI如何革命游戏体验?在利用AI提升游戏体验方面,目前最常被提及的莫过于AI NPC。但要让AI NPC真正提供完善体验,仍需漫长的迭代过程。相比之下,若将目光投向更底层的场景,AI的应用前景更为广阔。以天美J3工作室为例,他们专注于FPS游戏,曾研发《逆战》《穿越火线:枪战王者》(CFM)《使命召唤手游》(CoDM)等作品。若算上在研的《逆战手游》,他们已在多个项目中应用AI技术,堪称FPS AI研发的先驱者之一。当然,初期他们也曾经历迷茫。FPS AI是个技术壁垒极高的领域,研发难度极大——FPS中的3D环境、状态分析、局势判断等要素,对人而言自然流畅,但对AI来说却复杂数倍。要在众多规则和玩法下实现高精度AI,挑战重重。因此,找准研究方向至关重要。经过深入分析,J3主要聚焦两大方向:第一个方向是FPS的「拟人AI」,即”人机对战”的升级版。这种AI旨在提升竞技体验,让玩家在动态博弈中不断突破自我。自2018年起,J3与腾讯AI Lab合作,以”拟人AI”为核心,探索玩法与体验创新。技术上,首要难题是克服3D环境的复杂性。例如在场景识别方面,如何让AI自动适应楼梯、通道、门窗等复杂地形?AI Lab团队设计了一套融合多模态环境感知方案,让AI高效建模3D地形并做出决策;在动作方面,如何让AI精准理解复杂操作?他们构建了基于玩家数据先验的多尺度转角设计、引入三指手法建模方案等,模拟玩家在3D环境中的行为。此外,为提升研发效率、实现多模式适配,他们还设计了OneModel联合训练框架,通过地图环境泛化共享建模、多地图联合训练等方法,让AI快速覆盖新增地图。在攻克AI训练难度方面,他们从最简单的1V1模式入手,逐步攻克5V5等复杂模式。在联合团队的协作下,腾讯AI Lab和J3共同打造了业界领先的FPS全图拟人AI方案。这项技术甚至成为产品破圈的利器。2020年,CFM推出Gal Game风格的互动剧情模式,既要保留竞技内容,又要提供陪伴式体验。为此,他们上线了《电竞传奇》版本,用拟人AI学习职业选手的对局数据和操作,让玩家与不同角色互动、向选手挑战。该模式一经推出,成为自2017年《荒岛特训》BR模式更新后留存最高的模式。2022年,CoDM上线”电竞挑战赛”模式,将当年职业大师赛冠军Q9战队的核心选手”AI分身”融入游戏。团队通过收集分析大量真实对局数据,定制职业战队的AI分身,让玩家进行5v5对战。该模式上线后迅速火爆,次留数据在游戏60多个历史模式中排名前8。第二个方向是针对PVE的「AI动作生成」。《逆战手游》作为FPS PVE游戏,包含大量Boss演出、小怪同屏战斗、NPC动作演绎等场景,这些内容对游戏沉浸感和战斗体验至关重要。传统方案如庞大行为树和动画资源堆叠,虽能实现逼真效果,但成本高昂、维护困难。近年来,海外3A厂商开发的MotionMatching、HyperMotion等技术虽有改进,但天美另辟蹊径。2019年底,《逆战手游》与腾讯Robotics X实验室合作,将目光投向自回归神经网络算法模型(ARNN模型)。这种算法广泛应用于天气、交通预测等领域,若应用于角色动画,或许能实现通过大量动捕数据训练AI模型,预测动作序列帧的下一帧,生成自然完整的角色动作。这种技术在3A厂商中已有探索,但在网游/手游领域尚未大规模落地。《逆战手游》的应用堪称首次尝试。游戏中使用该技术的NPC,其动作将根据玩家行动实时生成,而非预置动画;并能基于运动学原理自主生成和调节动作形态。J3团队演示了一段技术效果示意:运用该技术的多小怪同屏追逐动画中,AI实时生成的小怪角色动作表现更加生动多样,还能根据环境和地形作出各种变化。这意味着若大规模应用,玩家将体验到更自然、更沉浸的拟真动作表现与战斗效果,同时制作效率也将大幅提升——传统美术工作流至少需要两个月完成的内容,通过AI动作生成可在两周内完成。这不仅是技术革新,更是对游戏可玩性的提升,让团队能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内容创作上。02游戏× AI的价值远超想象当然,游戏 × AI的化学反应远不止于此。在提升游戏内体验后,这些AI技术还能通过游戏延伸至现实领域,实现反哺。至少在三个层面具有显著价值:第一,针对垂直技术场景,游戏是新技术的重要试验场。上文提到FPS AI研发复杂,但也正因复杂,其价值才更突出——FPS中的3D环境更接近真实世界,相比2.5D/2D的AI训练,更能模拟人类在真实环境下的表现,为跨领域研究提供宝贵数据。例如,《逆战手游》中应用的AI动作生成技术,能与Robotics X实验室的机器人研究相互促进——一方面让机器人动作更逼真,另一方面通过虚拟环境加速机器人训练。实际上,该合作已取得显著成果,极大推动了后者自主研发四足机器人的研究与训练。第二,针对广泛生活场景,游戏 × AI能提升生活品质。以天美健康为例,其结合AI技术研发的”天美健康智能健身魔镜”在大会上亮相。该产品利用AI动捕技术提供运动数据分析和反馈,帮助用户制定科学训练方案。通过与游戏IP内容结合,让运动变得智能有趣。第三,游戏 × AI未来将推动整个行业进步。当前AI行业及教育面临人才焦虑问题——国内尚未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也缺乏对AI的兴趣培养机制。这些问题难以短期解决,但游戏 × AI能提供有效途径。例如,《王者荣耀》与腾讯AI Lab共同打造的”腾讯开悟平台”,已与北大、清华、中科大等19所顶尖高校合作开发课程,让学生通过游戏化方式理解机器学习、强化学习等知识点。目前开设相关课程累计覆盖学生630名。平台举办的AI赛事也即将面向全国公开。这些课程、资料、赛事若能推广至全国高校AI专业,将极大促进AI教育发展,甚至改变许多学子的人生轨迹。这正是游戏 × AI能量远超想象的原因。03天美对游戏 × AI的深度理解天美在内外兼修的思路下,对AI的应用已达到高效水平。天美T1工作室程序负责人林智超分享,一款在研的开放世界动作游戏中,AI技术贯穿研发全过程。开放世界游戏天然需要丰富的动作和叙事资源,而AI能有效解决开发痛点。例如在口型动画生成方面,他们采用基于规则和深度学习的生成方案,从音频中提取音素序列、转换为视素序列,再生成相应视素曲线、转换为动作单元曲线驱动动画。相比传统方案,这种方式能更好地适应不同语言,实现实时交互和自定义语音。在插画生成管线上,他们也结合AI绘画制作叙事剧情,提升效率。流程是:先绘制手稿,用AI生成角色,再进行风格迁移和手工精修。最终高品质原画可在不到2天内完成。此外,他们还通过模型训练美术资源、利用ControlNet控制细节,方便批量生产。这种思路下,AI已真正改变游戏研发模式,渗透到各个环节。天美在游戏 × AI领域的探索堪称典范:首先,他们”敢用”——在许多人对AI仍感迷茫时,已在项目中大规模应用,这需要过硬技术和前瞻认知。例如AI自动生成动作、动画等技术,需要打破传统堆量思维。其次,他们”有耐心”——许多技术从研发到见效需要三五年,期间显性收益可能不高,但天美坚持长期主义投入。最后,他们”理解深”——行业对游戏 × AI的想象多为点状或线状,如单论美术管线迭代,而天美展现出立体化思考。这种深度思考值得借鉴,相信未来会有更多游戏公司善用AI。我们这个行业对AI的理解和利用,未来定不会落后于人。当然,游戏 × AI的潜力远未释放。天美J3工作室 CoDM、《逆战手游》开发负责人于栋在论坛上提出了两个畅想:第一个畅想是研发流程中的AI自动化测试。测试自动化程度是DevOps关键指标,但PvE游戏实现工业软件级别自动化测试难度极高。未来若AI具备感知环境氛围、即时分析、自主决策能力,输入任务后即可像真人一样执行指令、探索体验并生成详细报告,这将极大提升测试质量与效率。第二个畅想是通过AI技术构建更鲜活、更自主、更真实的虚拟世界。已有团队在研究AI社会的雏形,如斯坦福大学和谷歌开发的”虚拟小镇”,其中25个AI智能体会自主生存、互动社交。这项实验引发行业极大关注。若要构建更完善的”世界”,还需攻克AI自然语言、行为决策、社交能力等难题。在此之前,我们对AI的探索仍需脚踏实地。而关键一步,就是有更多团队像天美这样长期投入,对内提升游戏体验、对外输出突破性技术。若能形成燎原之势,相信《西部世界》描绘的场景,已不再遥远。
最新快讯
2025年11月25日
2025年11月25日,香港领先的电子钱包PayMe by HSBC正式宣布完成全面迁移至亚马逊云科技平台。作为汇丰银行于2017年倾力打造的数字支付解决方案,PayMe目前已服务超过320万活跃用户,年处理量突破数十亿宗交易,成为香港地区极具影响力的移动支付平台。此次战略迁移不仅标志着PayMe技术架构的全面升级,更将为其海量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数字支付体验。...
2025年11月25日,国内领先的电子专用材料研发企业中科利凯正式宣布成功完成天使轮融资,由知名投资机构创客智盛领投。此次融资不仅为中科利凯注入了强劲的资金动力,更将有力推动其在电子材料领域的持续创新与突破。据悉,本轮融资所得资金将重点用于加速新型电子材料的技术研发进程,同时加强高端研发团队的引进与培养,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作为电子材料领域的...
Memtest86+于2025年11月24日正式发布备受期待的8.00版本,为全球用户提供了一款功能更加强大的开源内存测试解决方案。此次重大升级不仅提升了检测精度,还大幅扩展了对最新硬件的支持范围。作为业界领先的内存测试工具,Memtest86+8.00版本在保持其经典稳定性的同时,引入了多项突破性创新。
新版Memtest86+全面支持英特尔和AMD最新推...
微新创想11月25日重磅报道,在备受瞩目的华为新品发布会上,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正式揭开了最新旗舰折叠屏手机Mate X7的神秘面纱。这款备受期待的机型在整体性能上实现了突破性飞跃,较上一代Mate X6的全面提升达到了惊人的42%。作为华为折叠屏技术的集大成者,Mate X7不仅代表了华为在移动通信领域的最新成就,更将成为行业标杆。
华为Mate X7搭载满...
微新创想11月25日讯 华为新品发布会再次成为全球焦点,余承东以硬核技术实力直指苹果核心痛点。在备受瞩目的新品展示环节,华为Mate 80系列震撼亮相,其信号接收能力更是将iPhone 17系列甩开整整一倍,引发行业震动。
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在发布会上自豪宣布,Mate 80 Pro Max基于全新技术架构实现革命性突破。这款旗舰机型行业首发全金属架构增强天...
11月25日,华为正式揭晓了备受瞩目的Mate X7折叠屏旗舰手机,这款产品不仅代表了当前行业内的顶尖水准,更在多项技术指标上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突破。华为Mate X7的定价策略也相当明确,12GB 256GB版本售价12999元,12GB 512GB版本售价13999元,典藏版16GB 512GB版本则高达14999元,而16GB 1TB版本更是达到了159...
微新创想11月25日重磅消息,华为Mate 80系列正式揭开神秘面纱,以4699元起的亲民价格震撼登场,顶配版本更是尊享12999元奢华体验。为了帮助广大消费者全面了解这款旗舰机型,微新创想特别整理了四款核心配置的价格信息,让您轻松掌握选择要点。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Mate 80 Pro版本拥有双重惊喜——搭载麒麟9030和麒麟9030 Pro两款顶级处理器...
爱马仕官网近日悄然上架两款不锈钢犬类餐碗,引发广泛关注,其定价分别高达18300元与20600元。这两款餐碗采用100%不锈钢材质,由法国制造,设计灵感源自品牌经典的Punch系列,表面饰有"Clou de Forge"镂空图案并镌刻"Hermès Sellier Paris"品牌标识,且支持洗碗机清洗。记者注意到,该系列包含大小两种规格,目前官网仅显示大号...
传统服装吊牌的冗长尺寸与密码锁设计长期困扰着消费者,江苏常州一家男装店却以颠覆性的创新操作打破了行业困局。店主王先生将纸质吊牌彻底替换为实用生活用品,这一"反套路"策略不仅巧妙化解了退货纠纷,更实现了单周订单量暴涨650%、退货率锐减、好评率100%的惊人逆袭,为商业竞争中的智慧突围树立了典范。
这场创新的核心理念在于"吊牌实用化"。王先生精心设计了四大实用...
Tulip 近期宣布完成对总部位于波士顿和特拉维夫的人工智能公司 Akooda 的战略性收购,这一举措标志着 Tulip 在工业运营智能化领域的重大布局,旨在通过实时数据分析和运营智能的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其上下游产业链的协同效率。作为工业4.0时代的先行者,Tulip 此番整合 Akooda 的核心目标在于构建更智能的前线操作平台,为全球工业用户提供前所未有...
xLLM社区自成立以来迅速崛起,如今仅用三个月时间便筹备完成首届线下Meetup。本次盛会定于12月6日举办,以"共建开源AI Infra生态"为主题,将向业界展示xLLM-Core自研推理引擎的卓越性能。活动将公布关键性能数据:在同等GPU配置下,MoE、Text-to-Image及Text-to-Video三大任务P99延迟均控制在20ms以内,较vLL...
在2025世界计算大会上,昆仑元 AI 隆重发布了基于昇腾(Ascend)平台的全模态融合模型——BaiZe-Omni-14b-a2b。这一创新模型集成了强大的文本、音频、图像和视频理解与生成能力,凭借其突破性的技术架构,为多模态应用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BaiZe-Omni-14b-a2b 采用模态解耦编码、统一跨模态融合和双分支功能设计,实现了多模态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