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 浅黑科技(ID:qianheikeji),作者:史中,授权微新创想转载发布。

(一)ChatGPT和宋丹丹,谁陪你聊天更贵?

“有人花钱吃喝,有人花钱点歌,有人花钱美容,有人花钱按摩,今儿我雇个好活,有人花钱,雇我陪人儿唠嗑儿。”2000年,作为一个小屁孩在电视前看春晚时,我决计想不到,有生之年世界上真能出现一个陪人唠嗑的机器人,还能唠得和小品《钟点工》里宋丹丹演的“大妹子”一样好。。。二十三年以后,我等到了 ChatGPT。先问你个问题:ChatGPT 和宋丹丹,你觉得谁陪你聊天会更贵一些?看上去有点儿无厘头,其实这是个严肃的问题。你先在心里盲猜一个答案,然后我给你求解:先来看钟点工的价格。小品里宋丹丹说了,唠一小时40块。再来看 ChatGPT。它唠嗑的价格,一般人不知道,但中哥我知道。这是浚源告诉我的。给你介绍一下,浚源有三个身份:一、人工智能老师傅;二、字节跳动火山引擎旗下“方舟平台”的研发负责人;三、不仅关心AI马儿跑,更关心马儿吃多少草的“现实主义者”。话说,2022年底,ChatGPT 刚横空出世那阵儿,作为人工智能界的“老炮儿”,浚源简单跟它对话了几句,就得出了两个了不得的结论:一、这种大模型加持的AI,掌握了理解上下文的能力,可以像人一样你一言我一语地“连续对话”。就凭这一样,已经华丽丽地实现了几代人工智能科学家半个多世纪的梦想。二、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他们掌握了 AI 大模型的“涌现机制”。从专业角度看,这个进步不是“骗炮”,它很可能让人工智能摆脱如中世纪般漫长的“人工智障阶段”,得以在各行各业迅速普及!一想到“普及”两个字,他不困了,按捺不住想要算算这大模型运转的成本是多少。话说,ChatGPT 的“工资”也是明码标价的——它是按照 Token 来计算的。啥是 Token?咱们人类理解语言的基本单位是字词,但是大模型理解语言的方法稍有不同,它的基本单位就是 Token。一个 Token 有时候对应半个词,有时候对应多个词,大部分时候对应一个词。为了方便,咱们就简单理解为一个 Token 对应一个词吧。这张图直观展示了啥是“Token”。ChatGPT 跟你聊天,分为两步:1)先理解你说的话;2)再生成它说的话。这“一听”+“一说”,里头总共有多少Token,它就收你多少钱。现在 ChatGPT 有两个版本,普通版的 ChatGPT3.5,还有史诗级的 ChatGPT4.0。调用 ChatGPT3.5的价格是“每1000个 Token0.002美金”;调用 ChatGPT4.0的成本大概是“每1000个 Token0.06美金”。咱们就按一问一答500个Token算:ChatGPT3.5回答一个问题大概是不到1分钱人民币,ChatGPT4.0回答一个问题大概是不到5毛钱人民币。也就是说,如果你打字飞快,把 ChatGPT4.0壁咚到墙角一顿唠,一小时能问出去几十个问题,极限状态也能耗费掉30-40块钱。说到这儿,我们的问题大概就有答案了:目前人类最先进的 AI 大模型——ChatGPT4.0——竟然和宋丹丹老师陪聊的价格差不多。。。它聊一小时也相当于黄宏老师的1小锤,0.5大锤。。。相当于赵丽蓉老师的0.22杯宫廷玉液酒。。。好,不开玩笑了。其实刚才这些计算都是非常粗略的,不足作为商业参考,我讲这些只是为了让你能直观地感受到:人工智能不是省油的灯——“大模型”干起活来,其实成本并不低。而我们今天要讲的所有故事,皆与此相关。话说,大模型干活的成本高低,本来和浚源也没太大关系。因为他当时还在忙另一个项目,测试大模型只是满足一下自己该死的求知欲。可是,2023年3月底的一天,他的命运轨迹突然如秋名山的赛道,来了一个急转弯。当时火山引擎智能算法负责人吴迪找到他,开门见山:眼看大模型的浪头已经开始翻涌,火山引擎准备跳进这个历史大潮里,你要不要来?“来!”浚源回答很干脆。浚源(二)一帮人工智能老师傅,发现了啥惊天大幂幂?老规矩,在讲“老师傅搞事情”之前,为了让浅友们都能上车,咱们还是先把时间暂停,强势科普一点儿基本姿势。问:到底啥是大模型?答:就像飞机是用钢铁模仿鸟儿翅膀一样,大模型是用计算机模仿人类的大脑。咱们的大脑之所以能做决策,是因为它把过的学知识、见过的人、想过的事情都做成了“缩略图”存在了脑细胞里——遇到啥问题,去“缩略图”上查一下,就能得出答案。你老板之所以给你发工资,不就是因为你有这个技能点么?大模型也是一样——你只要把全世界的知识都拿来,然后像虎妈一样督促它“好好学习”,也能在它“大脑”里生成缩略图。和你一样,大模型也能用这个能力打工赚钱!问:那一个大模型从“啥也不是”到能“打工赚钱”,中间拢共分几步?答:分五步。1、找一座“贵族学校”。众所周知,训练“AI 模型”需要用 GPU 卡。训练 AI 大模型,更是得用成千上万个 GPU 卡。GPU 卡堪比黄金,每张都得一万美元起步,堆在一起妥妥就是盖了一座贵族学校嘛!这也没办法,大模型的本质就是氪金魔法,没有金刚钻,别练大模型。2、找来一堆“课本”。所谓课本,就是数据,成吨的数据。(训练一个靠谱的大模型,怎么也得几千亿 Token 吧。。。)课本里的知识越多、越纯、越高级,最终学出来的大模型就越厉害。3、找一群“老师”来上课。所谓老师,就是“机器学习平台”。把一个小孩纸丢进学校里,他是没办法自学成才的,得有老师来讲课。同样,AI 也需要“灵魂的工程师”。机器学习平台负责“安排课表”,然后对照“课本”上的知识一堂一堂地给大模型“上课”。所有知识都学完,大模型就毕业了。4、找一群“师傅”来带徒弟。你懂的,很多毕业生虽然满脑袋都是知识,但啥也干不好,因为没有专业领域的实践经验嘛!大模型也一样,得根据它将要承担的具体工作,找个“师傅”来继续做“职业培训”。这个过程就叫对模型的“精调”。至此,大模型的“训练”阶段终于结束,可以出徒了。5、大模型开始“搬砖”。大模型搬砖的姿势,学名叫做“推理”。比如,我给大模型提一个请求,它在“大脑”里过一下,输出一个结果,就完成了一次推理。当然,每次推理都会耗费一些计算力。注意,有趣的事情来了:推理的计算力成本和“模型大小”有关系。说到一个模型的大小,其实就在说它包含多少个参数。就拿 ChatGPT3.5来说,它的模型大概有几千亿个参数(具体数量没有公布),而 ChatGPT4.0大概有上万亿个参数(具体数量也没公布)。你可以把参数类比为人的“脑细胞”。思考同样的问题,脑细胞多的“大脑袋”比脑细胞少“小脑袋”更耗费能源。当然,“大脑袋”能解决的问题也更复杂。很公平,对吧?诶,就在这里,老师傅们发现了一个惊天大幂幂。啥秘密呢?AI大模型的复杂度并不是随着任务复杂度“同步增加”。任务复杂,模型必须指数级增大。这也意味着推理成本会随之提升。人脑则不同:随着思考问题难度的增加,推理成本几乎不会上升。(当然人脑存在一个思考极限。)大幂幂来了:假如要处理的问题难到一定程度,“AI 大模型解题的成本”就会超过“人脑解题的成本”。那 AI 大模型大到啥程度,就会比(同等聪明的)人更贵了呢?拿2023年的科技水平来说,至少在 ChatGPT4.0能处理的任务复杂度这个级别,人和 AI 的成本已经大致相当了。(这下你明白为啥我在文章开头要算那个账了吧?)当然,浚源强调这样简单比较并不准确。但一个总体趋势是:特别难的任务推理成本还太高,目前不太实用。了解了这些,我们再回到吴迪和浚源他们身边,你就能跟上这群“AI 老炮儿”当时的思考逻辑了:像 GPT4.0那样超大的模型,更靠近通才——靠一个模型就能胜任多种工作。虽然研发一劳永逸,适配各行各业相对简单,但是它的推理成本会很高,甚至超过真人!明显用人来干更便宜的情况下,谁会用 AI 去干呢?像 GPT3.5那样或者更小一点的大模型,更靠近专才——必须针对各个工作单独调整模型,才能完美胜任。(或者说它也是通才,但比真正的通才更专一些。)虽然适配工作很麻烦,但是,它的推理成本低啊!大家用得起,才有商业化的动力。话说,就在我们故事开始的2023年3月,眼看中国大大小小的企业都已经开始研发大模型,堪称“百模大战”。当时很多看客觉得,中国大模型要想追上 ChatGPT3.5的水平,起码得2-3年。但浚源掐指一算,不用那么久——预计到2023年底,大家就能追上 ChatGPT3.5的水平。这也意味着,“小而专”的大模型在中国的商用已经箭在弦上。有了这些共识,老师傅们再盘腿坐在一起,商量火山引擎要搞点儿啥事情。他们得出结论:既然这么多小而专的大模型想进入各行各业,必然需要根据具体的工作种类进行定向精调、各种适配。那作为云计算服务商,能不能把各家大模型都放在一起,火山引擎提供统一的平台和工具,帮这些大模型在各行各业落地呢?这不就是那个经典逻辑么?在美国西部淘金热的时候,赚大钱的不是那些亲自淘金的,而是在一旁卖铲子的。。。但我转念一想:不对啊!帮大模型在各行各业落地,这是你说帮就帮的么?这些大模型愿意么?各行各业的客户愿意么?其实,2023年春天吴迪忽悠浚源“入伙”时,浚源就提出了这个疑问:“咱们家里到底有啥矿,让人家非得和我们火山引擎合作不可嘞??”吴迪呵呵一笑:你有所不知,就在此时此刻,智谱、MiniMax、出门问问、澜舟科技、百川智能这些明星公司的大模型已经跑在咱们火山引擎上了!吴迪(三)火山引擎的“朋友圈”来之不易实话实说,第一次听到吴迪说“中国很多明星大模型都跑在火山引擎上”,我也觉得他在吹牛。怎么可能有这么多嘛?!但是仔细了解了“火山简史”之后我发现,如果我是大模型创业公司,可能也会把大模型放在火山引擎上来训练。听我来讲讲这段故事。火山引擎跟人工智能的关系,怎么说呢。。。就主打一个“家传”。话说,字节跳动的两大天王——抖音和今日头条——它们火爆的原因有千万条,但如果只能说一条,那肯定

最新快讯

2025年11月19日

07:16
2025年11月19日,微软正式向Windows 11的Canary测试频道用户发布了备受期待的Build 28000.1199(KB5068860)预览版更新。此次更新不仅包含了一系列常规性的改进措施,更着重于系统底层性能的优化与稳定性的显著提升,致力于为用户带来更加流畅、可靠的操作系统体验。作为开发周期的早期阶段,该版本中部分功能可能尚未成熟,最终能否纳...
07:16
2025年11月19日,微软在Ignite全球技术峰会上一举宣布对Windows驱动程序构建与签名流程进行重大改革,这一举措标志着微软在系统安全领域迈出了关键性步伐。新规的核心目标在于全面提升Windows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与稳定性,有效减少因驱动程序问题引发的系统崩溃或异常行为,为用户创造更流畅、更稳定的计算体验。 新制定的驱动程序认证标准将更加严格,要...
06:43
2025年11月18日,谷歌正式宣布一项雄心勃勃的基建计划,将在澳大利亚圣诞岛建设一座全新的数据中心,并同步部署连接马尔代夫和阿曼的海底光缆系统。这座位于印尼以南约220英里的圣诞岛,将成为谷歌在南亚及印度洋地区数字基建战略的关键节点。该项目于周一正式启动,旨在全面提升该区域的网络基础设施水平,为南亚及印度洋沿岸国家带来更优质的数字服务体验。 据悉,这座新建...
05:23
2025年11月19日,苹果公司向全球Vision Pro用户正式推送了备受期待的visionOS 26.2开发者预览版Beta 3,版本号为23N5296b。这一更新紧随上一测试版发布仅6天便迅速到来,充分展现了苹果在软件迭代方面的卓越效率。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服务器缓存机制的影响,部分地区的用户可能需要等待最长半小时才能成功下载该版本。尽管苹果官方尚未公布...
04:04
2025年11月19日,全球领先的生物制药公司罗氏制药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其自主研发的早期乳腺癌治疗药物giredestrant在关键性III期临床研究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该研究聚焦于激素受体阳性且HER2阴性的早期乳腺癌女性患者群体,这一庞大且亟待有效治疗的市场细分人群。研究最终数据显示,接受giredestrant治疗的患者群体展现出显著延长的无病生存期...
04:04
截至11月9日,Meta旗下基于人工智能的社交应用Vibes成功吸引了200万日活跃用户,这一里程碑式的增长充分展现了Meta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持续扩张能力和强大的用户吸引力。Vibes作为一款创新的AI社交互动工具,自上线以来凭借其精准的个性化推荐系统和令人沉浸的互动体验,迅速赢得了大量用户的青睐。这一数据不仅印证了Meta在AI产品研发方面的成功,更标志着...
04:04
2025年11月19日,微软在Ignite大会上正式宣布SQL Server 2025、Fabric数据库和Azure DocumentDB三大产品成功迈入稳定发布阶段,标志着微软在数据库技术领域的又一重大突破。此次发布不仅提升了产品的成熟度,更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更强大的技术支撑。 SQL Server 2025此次带来了多项创新功能,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
03:27
2025年11月19日,微软在Ignite全球技术峰会上一举揭开了Windows 11向"智能体操作系统"全面升级的宏伟蓝图。这一重大战略转型标志着微软将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入操作系统内核,为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智能化体验。新系统将引入创新的"智能体工作区"概念,通过容器化隔离技术构建安全可靠的环境,在保障用户数据隐私的同时赋予用户完全的控制权。这一设计理念既兼...
03:27
2025年11月19日,微软在Ignite大会上一举推出两项革命性产品——Windows 365智能体版与AI增强型云电脑,双双进入公开预览阶段,标志着云计算与人工智能技术迈入全新纪元。这一创新服务通过将AI智能体部署在高度安全的云电脑环境中,为企业用户提供了前所未有的AI工作流安全性与合规性保障,有效解决了传统本地部署的诸多痛点。 开发者群体将迎来福音,全...
03:27
2025年11月19日,微软在Ignite大会上重磅发布了Teams平台的系列AI升级,为团队协作与项目管理注入了革命性动力。此次升级的核心亮点在于引入了"模型上下文协议"(MCP)技术,使得Teams频道能够无缝集成Jira、Asana等主流第三方协作工具,彻底打破了跨平台任务自动化的壁垒。这一创新意味着用户现在可以在Teams工作流中直接查询项目风险、追...
03:27
2025年11月19日,微软在Ignite大会上正式发布了Edge for Business浏览器的重大更新,为企业和个人用户带来了革命性的工作体验。此次更新的核心亮点是进入私测阶段的“Copilot模式”,该模式集成了智能体工作流、个性化标签页和每日简报三大功能,将AI技术深度融入日常办公场景。 在AI功能方面,微软预览了多标签推理、自然语言历史记录和Yo...
03:27
2025年11月19日,微软在Ignite大会上一举引爆全球关注,正式宣布Azure Copilot迎来重大突破——全新智能体功能正式进入私密预览阶段。这一里程碑式发布标志着Azure Copilot在自动化云管理领域迈出了关键性步伐,为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智能化体验。 此次推出的智能体功能包含六大核心模块:迁移智能体能够自动化跨云资源迁移流程;部署智能体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