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尔股份控股子公司歌尔光学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宣布,将以现金支付与股份支付相结合的方式,全资收购其参股企业驭光科技(绍兴)有限公司100%股权。此次交易总金额约7.95亿元人民币,具体分为两部分:一是歌尔光学以自有资金约7.95亿元收购驭光科技62.812%股权,其中包含公司持有的10.526%股权及关联方持有的0.818%股权;二是通过定向增资扩股方式,占目前歌尔光学注册资本总额的6.540%,收购驭光科技剩余37.188%股权。现金交易细节显示,歌尔光学将以约1227万元收购深圳追远持有的0.818%股权,以约2.06亿元收购公司持有的10.526%股权,以及约5.76亿元收购非关联交易对手方合计持有的51.468%股权。

驭光科技成立于2016年,专注于微纳光学元件(DOE、ROE)的设计与制造,致力于提供国际领先的三维视觉模组及系统解决方案。其核心产品涵盖微纳光学元件、投射模组、激光模组、3D结构光智能门锁/门禁模组、3D刷脸支付模组、AR光波导等,广泛应用于3D人脸识别、机器人视觉、消费电子、车载电子、人机交互AR/VR、安防监控、智能家居、物流仓储等多个领域。公司创始人田克汉拥有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学士与硕士学位,以及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技术实力雄厚。自成立以来,驭光科技已完成9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约5.6亿元,各轮估值与融资情况如下:

2016年,真格基金、联想之星天使轮投资1400-1500万元,估值达1亿元;2017年,顺为资本与百度风投联合投资1000万美元,估值升至3亿元;2018年,清控银杏、启迪之星、凯辉基金、联想创投等机构参与投资近1亿元,投后估值不足7亿元;2019年,招商局、元禾厚望、追远创投、丝路华创等机构合计投资1.3亿元,投后估值达11.3亿元;2021年2月,红星美凯龙与朗玛峰投资5000万元,投后估值16.5亿元;2022年5月,歌尔股份独家投资2亿元,投后估值飙升至20亿元。

本次并购交易呈现多个显著特点,值得行业关注:(1)整体估值已显高企。尽管驭光科技2022年收入仅3000万元,亏损超1亿元,但本次交易估值仍达11亿元,反映出市场对高精尖技术的溢价预期。(2)创始团队未获现金回报。交易公告显示,歌尔光学通过定向增资方式收购创始人与员工持股平台持有的37.188%股权,未涉及现金交易。(3)现金交易存在差异化定价。深圳追远0.818%股权对应15亿元估值,而收购歌尔股份10.526%股权对应19.57亿元估值,其他投资人股权对应11.19亿元估值,可能因交易撮合等因素导致价格差异。(4)并购估值与最后一轮估值差距显著。尽管最后一轮投后估值20亿元,但部分交易对应估值仅11.19亿元,较2019年融资估值持平,意味着2019年后投资人均面临亏损。(5)早期投资人或存在补偿机制。为促成交易,天使轮与A轮融资者可能需让渡部分收益补偿后期投资人。(6)投资回报或呈梯度分布。累计融资5.6亿元,本次交易现金部分7.95亿元,可能实现最后一两轮保本,中间两轮6-10%年化收益,早期轮次更高回报。(7)定价机制或以年化收益为基准。实际交易中,股权定价与投资时估值关联度降低,更可能基于投资年限计算固定收益率。(8)收购方为上市公司子公司。歌尔光学作为控股子公司,发行股份无需证监会审批,简化交易流程。

本次并购为风险投资行业提供多重启示:(1)一级市场估值泡沫亟待回归。20亿元估值公司最终仅11亿元成交,反映估值泡沫严重;(2)硬科技商业化挑战巨大。2016年成立公司历经9轮融资,2022年收入仅3000万元,商业化进程远低于预期;(3)硬科技投资回报周期漫长。累计融资5.6亿元,B轮7亿元投资仅实现1倍回报,年化收益不足15%,投资价值被严重稀释;(4)并购定价脱离估值逻辑。交易价格基于多方利益平衡,而非传统估值模型,早期投资人与创始人需承担补偿责任;(5)出售或为理性选择。相比持续融资困境,出售已是部分公司最佳归宿,减轻创始人回购压力,为投资人提供部分本金回收机会。

市场分析表明,过去几年中国一级市场估值过度膨胀,当前已进入价值回归阶段。创业者和投资人需重新审视投资本质,聚焦项目护城河与安全垫,避免盲目乐观导致价值毁灭。唯有坚持理性估值、注重技术商业化可行性,才能在资本长冬中保持竞争优势。投资同行需共勉,回归价值投资本源,方能在行业洗牌中立于不败之地。

最新快讯

2025年09月16日

07:22
苹果公司今日正式向Apple TV HD及Apple TV 4K设备发布备受期待的tvOS 26系统更新,其中多项创新功能特别为新款硬件量身打造。此次升级不仅带来视觉效果的革命性突破,更在音乐体验和用户交互层面实现了全面革新,为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沉浸式娱乐享受。 本次更新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全新引入的Liquid Glass(液态玻璃)视觉效果。这一突破性设计...
07:22
日本科研团队近日取得重大突破,成功研发出一种创新型等离子推进器,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一种非接触式高效清除太空垃圾的革命性技术。这一技术有望从根本上突破当前清理手段的瓶颈,为应对近地轨道日益严峻的太空垃圾污染问题提供了全新思路。通过大幅降低太空垃圾与在轨卫星发生碰撞的风险,该技术将有效保障卫星运行安全及各类航天任务的顺利进行。相关研究成果已正式发表在最新一期的国...
07:22
9月15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正式发布《汽车整车企业供应商账款支付规范倡议》,旨在推动整车企业采用现金或银行承兑汇票等即时支付方式,解决中小供应商长期面临的账款拖欠难题。该倡议一经推出,便得到行业积极响应,上汽集团、比亚迪、小鹏汽车等头部车企迅速表态支持,承诺将严格执行相关规范。业内人士指出,中汽协此次推动账款支付规范化,不仅有助于缓解中小供应商的资金压力,更...
07:22
2025年9月16日,中国AI芯片产业迎来重要转折点。在英伟达芯片供应持续紧张、全球科技巨头纷纷加码AI芯片研发的背景下,阿里巴巴、百度等国内科技巨头正加速布局这一领域。与此同时,寒武纪、海光信息等本土AI芯片企业敏锐捕捉市场机遇,借势扩大产能与市场占有率,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据行业分析报告显示,国产AI芯片在推理领域已实现技术突破,部分产品性能已接近国...
07:22
美国科学家成功研发出一种创新的光基芯片,该芯片通过光与电协同工作模式,能够高效完成人工智能领域中的高功耗任务。在图像识别等关键任务执行过程中,该芯片的能效比传统芯片显著提升10至百倍以上,这一突破性进展为缓解人工智能应用的电力需求提供了有力解决方案,同时也为高性能AI系统的进一步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相关研究成果已正式发表在权威学术期刊《先进光子学》上,标志着...
07:22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金融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浪潮正加速推进。截至9月15日,今年以来已有十余家百亿级私募机构纷纷开启人才招募攻势,重点招聘深度学习研究员、AI工程师等高端技术人才。这些机构不仅大幅提高薪酬待遇,还创新性地推出了“大咖带教”计划等特色培养方案,通过资深专家的一对一指导,帮助新员工快速成长。这一系列举措充分展现了私募行业对AI人才的渴求与重视...
07:22
苹果公司近日正式上线了全新的支持页面,专门针对升级至iOS 26的用户可能遇到的iPhone续航下降和性能波动问题进行详细说明。该页面明确指出,这些现象主要源于系统在升级后需要执行后台数据索引、资源下载以及应用更新等关键任务,这些操作会暂时占用更多的硬件资源,从而引发短期的性能变化。 苹果官方强调,这种由系统优化引发的短期性能波动属于正常的技术现象,大多数情...
07:22
近日科创50指数完成样本股调整并优化权重分配,此举旨在有效缓和当前市场波动,迅速引发市场高度关注。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随着指数基金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其与市场的互动影响正逐渐演变为投资者必须长期关注的常态化问题。此次调整不仅体现了监管层对市场稳定性的重视,更折射出指数基金在资本配置中日益凸显的核心地位。从行业生态来看,科创50指数作为科技创新领域的风向标,其样...
07:22
近日慧智物联与智平方正式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携手在惠科全球生产基地大规模部署具身智能机器人,计划三年内完成超过1000台机器人的部署任务,项目总订单金额高达近5亿元人民币。此次合作将全面覆盖仓储物流、物料搬运、零部件装配以及质量检测测试等生产制造全流程环节,通过智能化升级助力惠科实现生产效率的显著提升。 此次战略合作的达成,标志着具身智能技术将在半导体显...
07:22
2025年9月16日,全球领先的支付公司PayPal正式宣布推出革命性升级——其P2P支付计划将全面整合比特币、以太坊及稳定币PYUSD,为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数字资产转账体验。根据官方公告,用户不仅可以通过PayPal现有平台链接,更可借助专属加密卡,实现向亲友或外部钱包的即时跨境转账。这一战略布局不仅显著提升了数字支付的便捷性与安全性,更精准响应了市场对加...
07:22
2025年9月16日,最新市场数据显示,加密数字货币交易所交易产品(ETPs)在上周迎来巨额资金流入,总额高达33亿美元。这一强劲的增长势头不仅推动ETPs整体资产管理规模突破2390亿美元大关,更凸显了市场对加密资产配置的持续关注与显著投资热情。 这一数据背后,是投资者对加密市场潜力的高度认可。随着区块链技术不断成熟和数字资产应用场景的拓展,越来越多的...
07:22
2025年9月16日,全球知名社交平台Reddit遭遇了严重的系统故障,大量用户通过DownDetector平台反馈访问异常问题。据监测数据显示,此次故障不仅影响了网站的整体访问速度,更导致部分核心功能如评论系统、私信模块等出现瘫痪状态。目前Reddit的技术团队尚未对故障原因作出公开解释,官方渠道也未发布任何相关通报。随着问题持续发酵,不少依赖Redd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