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尔股份控股子公司歌尔光学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宣布,将以现金支付与股份支付相结合的方式,全资收购其参股企业驭光科技(绍兴)有限公司100%股权。此次交易总金额约7.95亿元人民币,具体分为两部分:一是歌尔光学以自有资金约7.95亿元收购驭光科技62.812%股权,其中包含公司持有的10.526%股权及关联方持有的0.818%股权;二是通过定向增资扩股方式,占目前歌尔光学注册资本总额的6.540%,收购驭光科技剩余37.188%股权。现金交易细节显示,歌尔光学将以约1227万元收购深圳追远持有的0.818%股权,以约2.06亿元收购公司持有的10.526%股权,以及约5.76亿元收购非关联交易对手方合计持有的51.468%股权。

驭光科技成立于2016年,专注于微纳光学元件(DOE、ROE)的设计与制造,致力于提供国际领先的三维视觉模组及系统解决方案。其核心产品涵盖微纳光学元件、投射模组、激光模组、3D结构光智能门锁/门禁模组、3D刷脸支付模组、AR光波导等,广泛应用于3D人脸识别、机器人视觉、消费电子、车载电子、人机交互AR/VR、安防监控、智能家居、物流仓储等多个领域。公司创始人田克汉拥有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学士与硕士学位,以及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技术实力雄厚。自成立以来,驭光科技已完成9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约5.6亿元,各轮估值与融资情况如下:

2016年,真格基金、联想之星天使轮投资1400-1500万元,估值达1亿元;2017年,顺为资本与百度风投联合投资1000万美元,估值升至3亿元;2018年,清控银杏、启迪之星、凯辉基金、联想创投等机构参与投资近1亿元,投后估值不足7亿元;2019年,招商局、元禾厚望、追远创投、丝路华创等机构合计投资1.3亿元,投后估值达11.3亿元;2021年2月,红星美凯龙与朗玛峰投资5000万元,投后估值16.5亿元;2022年5月,歌尔股份独家投资2亿元,投后估值飙升至20亿元。

本次并购交易呈现多个显著特点,值得行业关注:(1)整体估值已显高企。尽管驭光科技2022年收入仅3000万元,亏损超1亿元,但本次交易估值仍达11亿元,反映出市场对高精尖技术的溢价预期。(2)创始团队未获现金回报。交易公告显示,歌尔光学通过定向增资方式收购创始人与员工持股平台持有的37.188%股权,未涉及现金交易。(3)现金交易存在差异化定价。深圳追远0.818%股权对应15亿元估值,而收购歌尔股份10.526%股权对应19.57亿元估值,其他投资人股权对应11.19亿元估值,可能因交易撮合等因素导致价格差异。(4)并购估值与最后一轮估值差距显著。尽管最后一轮投后估值20亿元,但部分交易对应估值仅11.19亿元,较2019年融资估值持平,意味着2019年后投资人均面临亏损。(5)早期投资人或存在补偿机制。为促成交易,天使轮与A轮融资者可能需让渡部分收益补偿后期投资人。(6)投资回报或呈梯度分布。累计融资5.6亿元,本次交易现金部分7.95亿元,可能实现最后一两轮保本,中间两轮6-10%年化收益,早期轮次更高回报。(7)定价机制或以年化收益为基准。实际交易中,股权定价与投资时估值关联度降低,更可能基于投资年限计算固定收益率。(8)收购方为上市公司子公司。歌尔光学作为控股子公司,发行股份无需证监会审批,简化交易流程。

本次并购为风险投资行业提供多重启示:(1)一级市场估值泡沫亟待回归。20亿元估值公司最终仅11亿元成交,反映估值泡沫严重;(2)硬科技商业化挑战巨大。2016年成立公司历经9轮融资,2022年收入仅3000万元,商业化进程远低于预期;(3)硬科技投资回报周期漫长。累计融资5.6亿元,B轮7亿元投资仅实现1倍回报,年化收益不足15%,投资价值被严重稀释;(4)并购定价脱离估值逻辑。交易价格基于多方利益平衡,而非传统估值模型,早期投资人与创始人需承担补偿责任;(5)出售或为理性选择。相比持续融资困境,出售已是部分公司最佳归宿,减轻创始人回购压力,为投资人提供部分本金回收机会。

市场分析表明,过去几年中国一级市场估值过度膨胀,当前已进入价值回归阶段。创业者和投资人需重新审视投资本质,聚焦项目护城河与安全垫,避免盲目乐观导致价值毁灭。唯有坚持理性估值、注重技术商业化可行性,才能在资本长冬中保持竞争优势。投资同行需共勉,回归价值投资本源,方能在行业洗牌中立于不败之地。

最新快讯

2025年11月23日

13:56
2025年11月,备受瞩目的三星旗舰三折折叠屏手机Galaxy Z TriFold即将震撼登场,现已通过线下授权门店正式开启预约通道。这款创新设备采用了双屏设计,外屏配备6.5英寸高清柔性屏,峰值亮度高达2600尼特,即使在户外强光下也能呈现清晰细腻的视觉效果。当设备展开后,10英寸的内屏随即亮相,提供沉浸式的视觉体验,其亮度虽为1600尼特,但足以满足日常...
13:56
2025年11月23日,一场针对消费者“七天无理由退货”期间出现的“免费蹭穿”乱象的电商商家反击战正式打响。众多商家纷纷采用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策略——悬挂巨型吊牌,以此有效遏制商品被恶意试穿后的退货行为。这些吊牌尺寸堪比A4纸,材质坚硬且厚重,表面醒目地印有“试穿请保留,拆除不退不换”的警示标语,旨在通过视觉和心理的双重威慑,让消费者在试穿时有所顾忌。 此前,...
13:24
2025年11月21日,上海交通大学常辉教授团队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成功研发出国内首套“老年人语言障碍智能快速筛查系统”。这一创新成果针对认知障碍、脑卒中等引发的言语问题,通过科学设计的“找找看”“听听看”“说说看”三大模块,能够在短短7分钟内完成全面检测,极大地提高了筛查效率。该系统具备跨平台特性,支持多设备无缝运行,为不同场景下的应用提供了极大便利。 该...
12:50
2025年,中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预计将突破1.5万亿元大关,而到2030年,这一数字有望进一步攀升至2万亿元以上。这一迅猛发展态势的背后,是日益壮大的产业生态和蓬勃的市场活力。目前全国已有969家企业在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领域完成注册,备案产品种类超过3191种,登记在册的飞行器数量更是高达478万架,展现出中国低空经济领域的巨大潜力。 在技术创新方面,全球首...
12:15
11月23日,货拉拉携手湖北省应急管理厅在武汉成功举办一场别开生面的应急安全知识科普直播活动。此次活动在武汉赛孚城应急安全教育培训中心隆重举行,采用创新的“场景实操+专家解读+云端共学”三位一体教学模式,为来自全国各地的12万名货车司机带来了一场内容丰富、实用性极强的安全技能培训 本次直播课程精心设计了多个真实场景模拟,让货车司机们能够直观学习灭火器的正确使...
12:15
2025年11月22日,上海交通大学量子科学计算团队重磅发布全球首款量子科学计算平台UnitaryLab 1.0,这一突破性成果标志着量子计算技术在科学计算领域的重大应用进展。该平台以解决微分方程为核心功能,创新性地采用团队自主研发的"薛定谔化"算法体系,通过量子叠加与纠缠特性,理论上能够将9维复杂微分方程的计算效率提升超1万亿倍,为解决传统计算手段难以应对...
12:15
2025年11月21日,中国铁塔在北京隆重召开科技创新大会,向外界展示了其在数字化转型领域的卓越成果。会上正式发布了《2025年度优秀科技成果集》与《科技创新体系评估白皮书》,同时宣布启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擎天人工智能应用开发平台”。董事长张志勇在致辞中强调,中国铁塔已累计建设基站超过700万个,其中5G基站数量突破300万座,通过技术创新累计节约行业投资逾...
12:15
2025年11月21日,备受瞩目的第21届广州国际车展盛大启幕。在这场汇聚全球汽车科技前沿的盛会上,宁德时代与上汽商用车正式宣布达成深度战略合作,共同开启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新篇章。双方强强联合,旨在通过技术创新与资源整合,推动城市物流配送体系的智能化升级。 据悉,双方试点的“巧克力换电”模式已在物流车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成功实现批量运营。这一创新模式巧妙融合了...
12:15
2025年11月22日,realme UI产品经理@康达Leo正式官宣,备受期待的真我GT7 Pro及竞速版现已率先开启11月正式版系统更新推送。此次升级不仅优化了系统性能,更引入了一系列创新功能,旨在为用户带来更智能、更便捷的交互体验。与此同时,其他机型的正式版系统也已完成最后的测试阶段,预计将在一周内分批次陆续向用户推送,覆盖更广泛的用户群体。 本次系统...
12:15
2025年11月23日,苏宁易购重磅开启“明装采暖节”年度盛惠活动,为全国消费者带来一场暖意融融的冬季盛宴。此次采暖节活动覆盖全国多个核心城市,携手美的、海尔、威能、博世等国内外一线品牌强强联合,共同推出极具震撼力的“全屋采暖9999元起”工厂直供套餐。这一超值方案旨在精准满足广大用户冬季采暖的核心需求,通过优化采购流程与资源整合,大幅降低家庭升级采暖系统的...
12:15
11月23日10时32分,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市突发3.2级地震。根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震中位于北纬41.14度、东经83.71度,震源深度达14千米。此次地震发生在人口相对稀疏的区域,截至目前暂无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报告,社会秩序保持稳定。中国地震台网已第一时间对地震参数进行精确测定并发布权威信息,为后续监测和研究提供重要数据支撑。此次地震虽未对周边地区造...
12:15
2025年11月23日,中国航空产业大会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预计将在今年突破1.5万亿元大关,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据权威预测,到2030年,这一市场规模更有望攀升至2万亿元以上,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目前,我国低空经济产业已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全国范围内已有969家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企业完成登记注册,备案产品种类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