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写真应用妙鸭相机掀起P图革命 编者按: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新浪科技(ID:techsina),作者张俊,经微新创想授权转载。继聊天机器人后,AI技术再次以一款P图应用引爆社交圈。这款名为妙鸭相机的AI写真工具凭借9.9元亲民价格,正对传统线下照相馆构成颠覆性冲击。
业内人士指出,海马体等线下照相馆的商业模式将面临严峻挑战。正如当年风靡一时的AI换脸软件ZAO因侵犯肖像权等问题被叫停,AI写真应用同样引发了隐私安全担忧。独立国际策略研究员陈佳向新浪科技分析,ZAO的退出根源在于对个人肖像权、商业利益和隐私数据的过度挖掘,而当前AIGC应用可能带来更严重的隐私风险。
妙鸭相机由阿里系创业团队开发,于6月30日启动内测,7月17日正式上线。上线仅半月便迅速占领社交平台,其9.9元的价格策略将写真消费门槛降至历史最低。用户只需上传20张以上含人脸照片,即可生成数字分身,选择任意模板一键生成精修写真,堪称”线上版海马体”。官方宣称要”用AI让每个人都能拥有专属摄影师”。
妙鸭相机的火爆引发行业震动。有用户调侃”以后可以和海马体说拜拜了”,多位业内人士预测,传统照相馆业务将大幅萎缩。一位行业观察者强调:”打败照相馆的从来不是另一个照相馆,降维打击才是终极武器。AI技术将深刻重塑人类生活方式。”
海马体应对策略浮出水面。有微博博主透露,该机构已启动对标妙鸭相机的小程序开发,计划在功能体验上实现全面超越。然而线下写真服务仍存在预约排队、化妆等待等痛点,而妙鸭相机也面临算力不足导致的排队问题。用户反馈称生成写真需等待数小时,甚至出现服务器崩溃情况。团队回应称已通过技术升级初步解决排队问题,并承诺将持续优化模板库。
商业模式可持续性引发讨论。用户对写真需求的低频特性,使得单次付费模式面临挑战。更严峻的是隐私安全争议。妙鸭相机早期用户协议中,用户需授权平台永久使用其肖像数据进行AI训练,引发用户强烈不满。平台随后发布声明称已修改协议,承诺照片仅用于数字分身制作,生成后自动删除。
独立策略研究员陈佳警告,当前AIGC应用普遍存在过度挖掘个人隐私的风险。中国虽出台数据安全法,但实际监管效果有限。公众数据安全意识薄弱,在眼花缭乱的To C应用中容易泄露隐私。他建议加强AI技术普及教育,提升全民数据安全素养。
本文为专栏作者张俊授权微新创想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微新创想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疑问可联系http://www.idea200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