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创业者与资深人工智能专家联手,让普通软件工程师也能玩转大模型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阿尔法公社(ID:alphastartups),作者:阿尔法公社,微新创想经授权发布。上周,Meta发布了大语言模型Llama 2,其能力相比前作有了显著提升,但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开源和开放商用。这一举措为有志于在业务中应用生成式AI能力的创业者们节省了高达99%的大语言模型训练算力时长成本。他们只需投入1%的算力时长,就能在开源可商用的大语言模型上进行微调,打造出符合自身行业需求的模型。这一突破从根本上降低了大模型创业的准入门槛。

在生成式AI创业从基础大模型转向垂直应用的趋势下,涌现出许多致力于帮助应用侧客户和用户以低成本使用大语言模型能力的创业公司。Replicate就是这一方向上的典型代表。它打造了一个开源的AI模型托管云平台,助力中小企业实现模型的快速交付。用户不仅可以在平台上部署和微调AI模型,还能根据业务量灵活扩展模型规模。

Replicate在2023年2月和7月分别完成了两轮融资。2月,它获得了由a16z领投的1250万美元A轮融资;7月,又成功筹集了3200万美元的新融资(投资者未披露)。除了a16z,其投资者还包括红杉资本、Y Combinator以及OpenAI科学家Andrej Karpathy、You.com创始人Richard Socher、Docker创始人Solomon Hykes和GitHub CEO Thomas Dohmke等。这些顶级投资机构和企业家们的集体青睐,足以证明Replicate的潜力与价值。

连续创业者与资深人工智能专家联手,让普通软件工程师也能玩转大模型

硅谷顶级VC连投两次 Replicate 降AI模型部署成本创新方案插图

在计算领域,新的基础构件并不多见,应用程序大多是基于网络、存储和计算的组合。然而,像Stable Diffusion和ChatGPT这样的视觉或语言大模型,却真正代表了一个全新的基础构件。将这些大模型整合到软件中,开发者可以实现包括文本、视觉、语音等多模态内容的生成,这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这种转变的级别不仅是从PC转移到移动设备(iPhone带来的转变),更代表了一种全新类型的软件。

尽管大模型的能力毋庸置疑,但普通软件开发者在将AI大规模运行到生产环境中时,仍面临一系列难题:如何托管模型,模型出问题时该怎么办,以及如何随着时间推移构建模型的差异化——针对大模型的清晰抽象和简单工具尚未诞生。

Replicate的两位联合创始人Ben Firshman和Andreas Jansson,从头像就可看出他们的极客范儿。他们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并且拥有丰富的经验和技术基因。Ben Firshman是一位连续创业者,Replicate是他第四次创业。他在Docker担任产品总监时设计了Docker Compose,这个工具被数百万开发者使用,他对开发者体验有着超乎寻常的理解力。Andreas Jansson曾担任Spotify的高级机器学习工程师,他具备大规模部署AI模型的经验,并从零设计过创新的AI工具。

“对于软件工程师,AI目前还太难用,你必须对AI具有非常深刻的认识。整个软件行业都受到了机器学习专家短缺的阻碍(约3000万软件工程师对比约50万机器学习工程师)。我们让软件工程师可以在没有任何经验的情况下,只需几行代码就可以使用AI的能力,这样他们就可以构建带有AI的产品,并将其应用到业务上。”Firshman在谈到创业初衷时这样说。

Replicate的种子轮和A轮投资人,红杉资本合伙人Stephanie Zhan表示:“Replicate提供了一种简单、快速的方式,让任何人都可以在云上运行生成式AI模型。开发者不必为GPU烦恼,也不必为昂贵的AWS付费,他们只需要一行代码就可以在云中部署AI模型,按秒计费。除了在开源生态系统中使用最好的模型,Replicate的平台还允许公司运行自己的定制模型,它会自动打包、优化并部署这些模型——将过程从几周缩短到几分钟,并减少对基础设施团队帮助的需求。我们很高兴能通过这轮A轮融资深化与Ben和Andreas的合作,AI将是下一个十年最重要的主题——由数据规模、生成式AI模型的新技术突破和计算的进步推动——而在这个软件2.0世界的基础设施堆栈被编写的过程中,我们相信Replicate将扮演一个基础的角色。”

硅谷顶级VC连投两次 Replicate 降AI模型部署成本创新方案插图1

一个云平台,让AI模型部署时间从几周降到几分钟

Replicate的核心产品理念是,所有开源AI模型都应该能在一个地方找到,并且易于使用。开发者应该能在没有任何机器学习工作、托管设置的情况下,立即启动并运行大语言模型。将几个模型组合成一个管道应该很容易。并且,当应用程序规模扩大时,开发者应该能够使用简单的工具进行微调并托管自己的模型。

Replicate的产品是一个开源的AI模型托管云平台,其主要功能包括:现有大模型的整合与引入。企业用户可以使用几行代码就在平台上运行机器学习模型,而无需了解任何机器学习的工作原理。针对需求相对简单的用户,Replicate提供了上千个不同的AI模型在线使用或者简便地导入到自己的程序中,包括语言模型、视频创作与编辑、超分辨率、图像修复、图片转文字、文字转图像等六大功能,最火爆的模型已经被在线使用了超过9000万次。针对需求更高的深度用户,他们可以借助Replicate的模型库以及Next.js和Vercel等工具开发自己的项目。截止目前,已经有很多AI工程师使用Replicate来制作自己的项目,例如将开源基础大模型进行特定方向的微调(目前开发者们已经能在Replicate平台上微调 Llama 2大模型),其中优秀项目包括roomGPT、 Scribble Diffusion等。

帮助用户部署人工智能大模型

部署人工智能大模型的传统方法是,开发人员必须先将模型及其支撑组件手动打包到软件容器中,然后再部署。Replicate 开发了一种名为Cog的开源工具,简化了这项任务。Cog目前内嵌在Replicate的云平台中,用户可以通过比以往更少的定制化工作来配置容器。用户在云平台仅通过几行代码就能运行特定的AI模型,整个过程只需要几分钟,与以前的部署方法相比是指数级的下降。Replicate不仅提供了云平台,还给出了非常详细的模型部署教程。目前,cog在GitHub上获得了超过5200颗星。

硅谷顶级VC连投两次 Replicate 降AI模型部署成本创新方案插图2

帮助快速扩展人工智能模型规模

对于中小企业,大规模部署机器学习模型不仅会遇到Cog解决的部署问题,同样关键的问题是如何扩大其规模以达到商用标准。在扩大规模的时候,要处理的问题涵盖API服务器、依赖关系、模型权重、CUDA、GPU、批处理等。当用户在Replicate平台上部署机器学习模型,平台可以从硬件和软件两个层面帮助其扩展规模。软件上,用户既可以使用现成的开源模型,也可以大规模部署自定义私有模型——只要使用Cog定义的模型,Replicate都可以自动为其生成可扩展的API服务器,并部署在大型GPU集群上。当用户部署的模型获得大量流量时,Replicate会自动扩展模型以满足需求。如果部署的模型没有获得任何流量,replicate就会将规模缩减至零,并且不会向用户收取任何费用。硬件上,Replicate目前提供七种不同级别的硬件设施以供用户部署其模型,平台会以秒级别的精度计算用户的部署时间并计费,价格区间在0.0002美元/秒至0.00471美元/秒之间。同时,平台还支持对于合规性、安全性或对SLA(服务等级协议)有特定需求的企业级客户提供定制软硬件解决方案。

更低的进入门槛让AI应用创业迎来春天

我们曾经说过,得人才者得模型,得模型者得天下,现在再加一句,产品致胜。把模型训练、服务产品化,靠产品化实现规模化、低成本,是AIGC创业的王道。此前,Llama 2帮助创业者节省了99%的训练模型算力时长,Replicate这样的创业公司又帮助创业者把模型部署的时间成本降低了99%,再加上99%的企业需要第三方模型服务,这些都是创业的机会。当然,Replicate并不是唯一帮助企业降低AI使用准入门槛的,像Hugging Face(它已经是估值20亿美元的独角兽)和OctoML等公司也在做类似的事。而且不知是巧合还是必然,这三家公司都来自开源社区。这些来自开源社区的创业者,更理解开发者们的痛点,也更具有开源精神,能够打造真正符合开发者需求的产品和平台。随着Llama 2对于开发和商用的开源,利用AI大模型的能力做垂直应用的公司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而帮助它们降低使用AI大模型能力门槛的公司,使这些AI应用创业公司们更早迎来春天。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微新创想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微新创想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http://www.idea2003.com/。

最新快讯

2025年10月25日

00:12
原道品牌重磅官宣,全新入耳式耳机YUANDAO Tears“泪”震撼问世,以极具竞争力的价格199元官方定价,首发惊喜优惠价仅需99元,正式定档10月27日开售。这款耳机凝聚了原道在声学领域的尖端技术,采用10mm双磁路超高磁通动圈单元,配合三明治全开模结构与旗舰声学堆叠技术,打造出卓越的听觉体验。 据悉,YUANDAO Tears“泪”搭载了特调声学迷宫内...
00:12
英特尔在CEO陈立武的强力改革下,过去两年间实施了一轮规模空前的组织重组,累计裁员高达35,500人。其中,今年夏季三个月内就完成了20,500人的岗位优化,展现出公司决心彻底重塑组织架构的决心。根据最新披露的SEC文件,截至2025年9月,英特尔员工总数已锐减至88,400人,创下公司历史新低。 此次裁员行动精准打击工程技术团队,其中仅8%涉及管理人员,其...
00:12
任天堂近日震撼发布《塞尔达无双:封印战记》全新两分钟预告片,以恢弘的视听盛宴揭开了这款备受期待作品的神秘面纱。预告片不仅全方位展示了游戏极具魄力的动作战斗系统,更以精炼的镜头语言勾勒出其宏大而深邃的剧情设定。 本作将玩家带回时间之初,设定在《塞尔达传说:王国之泪》所描绘的奇幻世界之前,聚焦于海拉鲁大陆波澜壮阔的"封印战争"时代。在这个充满史诗感的远古纪元,玩...

2025年10月24日

23:36
2025年10月24日,备受瞩目的能源科技巨头宁德时代与智能驾驶解决方案领军企业易控智驾在福建宁德隆重举行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这一标志性合作将聚焦于电动无人矿山场景的深度开发与应用,通过在资本投入、技术创新、市场拓展及产业生态构建等多个维度展开全面协作,共同开启矿山智能化与电动化融合发展的新篇章。此次战略携手不仅标志着双方在资源整合与优势互补上的重要突破,...
23:36
2025年10月24日,德国联邦动物健康研究机构发布紧急通报,确认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已迅速蔓延至德国全国绝大多数联邦州,仅剩下不来梅州尚未报告相关病例。这一严峻的疫情态势正持续在野生鸟类群体中扩散,感染范围已从最初的鹤类进一步扩大至多种鸟类,包括鸭、鹅、鸥等。随着秋季候鸟迁徙高峰期的到来,病毒传播的风险将进一步加剧,这对家禽养殖业构成了前所未有的...
23:36
2025年10月24日,云南大理,2025中国户外运动产业大会隆重开幕。国家体育总局在此发布了最新版《中国户外运动产业发展报告(2024-2025)》,全面展现了中国户外运动产业的蓬勃发展与巨大潜力。报告指出,截至2025年4月,我国户外运动参与人数已历史性突破4亿大关,展现出全民参与的热度与活力。 在项目类型方面,冰雪、山地、水上三大类户外运动持续领跑市场...
23:36
2025国际能源变革论坛今日在江苏苏州盛大启幕,以"十年携手能源变革创新领航绿色未来"为主题,汇聚全球绿色能源发展智慧。本次盛会吸引了来自36个国家和地区以及15个国际组织的逾2000名代表,共同探讨能源转型与可持续发展路径。 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取得的成就令人瞩目。目前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风电与光伏年新增装机量持续突破历史...
23:36
思源电气交出亮眼第三季度成绩单 营收净利双双跃升 近日,思源电气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财务报告,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实现营业收入与净利润的双增长。报告显示,第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高达53.30亿元,同比增长25.68%,增速显著;净利润更是达到8.99亿元,增幅高达48.73%,表现远超预期。 从全年来看,思源电气前三季度累计营收已达138.27亿元,同比增...
23:36
近日,星锐医药成功完成总额超过3亿元人民币的B轮融资,彰显了资本市场对其创新实力的高度认可。本轮融资由LYFE Capital、高瓴创投与礼来亚洲基金联合领投,源码资本、夏尔巴投资及春华资本等老股东也积极追加投资,共同助力公司加速发展。如此规模的融资不仅为星锐医药注入了强劲动力,更凸显了其在RNA治疗领域的巨大潜力与广阔前景。 此次融资所得资金将重点投向两大...
23:36
北京中科基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近日正式发布第二十期上市辅导进展报告,国泰海通证券作为其独家辅导机构全程参与。自2021年3月正式启动上市辅导工作以来,公司始终以高标准严要求推进各项准备工作,本期辅导周期为2025年7月至9月。报告显示,尽管公司已取得显著进展,但在公司治理机制方面仍有提升空间,特别是董事会、监事会及高级管理人员团队对资本市场相关法规的理解与应用...
22:54
华工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于10月23日正式发布重大战略举措,宣布计划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并申请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这一决策标志着公司全球化战略布局的深化,旨在通过国际资本市场显著提升品牌知名度与综合竞争力,同时构建多元化融资渠道以优化资本结构。公司方面强调,在推进发行工作的过程中将充分权衡现有股东利益,并密切关注境内外资本市场的动态变化,择机...
22:54
东山精密(sz002384)于10月22日震撼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财务报告,数据显示公司经营业绩呈现稳健发展态势。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1.15亿元,同比增长2.82%,展现出良好的市场适应能力;但归母净利润为4.65亿元,同比下滑8.19%,反映出部分业务领域面临增长压力。从全年来看,2025年前三季度累计营收达到270.71亿元,同比增长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