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笔记侠”(ID:Notesman),作者芭蕉,经微新创想授权发布。内容来自量子教育,作为企业人才培养优质内容及创新解决方案服务商,致力于提供专业学习成长服务。分享嘉宾芭蕉,量子教育特聘讲师,前京东集团人才发展总监级专家。笔记达人 | 天朗明月责编 | 三丰
笔记君说:在焦虑蔓延的时代,学习是治愈心灵的良药。持续更新自己的认知系统,就像为手机升级最新版本,才能在变化中保持领先。卓越的学习力如同电梯加速,让成长之路事半功倍。无论外界如何变幻,主动学习、积极改变,才是破局之道!今天,我们将分享芭蕉老师《这么学习GREAT,让知识产生复利的学习法》,带你解锁高效学习的密码,感受知识带来的力量。
一、学习是治愈焦虑的良药
1. 勤奋的焦虑者:没做错却输了
一个30岁出头的年轻男子,985硕士毕业,IT工程师,在国企工作6年获得北京户口后,决定跳槽寻找新机遇。然而,面试屡屡碰壁。许多HR质疑他过于依赖维护性工作,缺乏创新和开发经验,对其学习能力、应变能力、开拓能力以及体制内稳定性产生疑虑。用他的话说:我没错,但错过了太多机会,感觉自己一直在原地踏步。
2. 认真的焦虑者:没有错只是年纪大了
35岁的任臻,两个宝宝的妈妈,在互联网大厂996工作,时刻担心职业竞争力。备孕、怀孕和休产假期间,焦虑感尤为强烈。像她这样的焦虑并非个例,环境变化太快,稍一停滞就可能被时代抛下。后来,通过一对一辅导,我们找到了解决之道——学习。
3. 焦虑背后是对变化的“掌控力”
美团CEO王兴曾分享一个关于学习的故事。会议结束后,团队需要用VISIO做会议纪要,他询问负责记录的年轻同事是否会用,对方毫不犹豫地回答:我可以学。是的,如果奔跑才能留在原地,那就必须加速跑。近年来,”确定性”成为热门概念,我们要成为确定性的核心,而学习力正是关键。只有不断学习、奔跑、更新知识体系,外界变化才不会影响我们。反之,选择躺平摆烂,只会陷入双重困境。
二、建立一套有意识的学习算法
1. 人的学习风格天然存在差异
采访中发现,每个人的学习方法都不同。有人喜欢课堂发言,有人默默做笔记;有人专注听讲,有人则通过发音加深理解。不同岗位、不同性质的工作,学习特点和习惯差异很大。如何让所有人都能适应学习流程?GREAT学习法给出了答案。
2. GREAT学习法:5步深度学习套路
经过多年探索,我总结出GREAT深度学习方法,适用于个人、团队、孩子和成年人。这套方法分为5步:
第一,Get获取新知。广泛汲取知识,如阅读、听课等,这是产生复利的第一步。
第二,Reflect反思联结。将新知识与实际工作、生活相结合,提高学习效果。
第三,Exchange跨界交互。与他人交流,促进知识互动,产生指数级效应。
第四,Assimilate吸收重构。深入理解新知识,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第五,Transform转化输出。将知识转化为产品或输出物,这是学习的最高境界。
只要稳定完成这5步,无论学习什么,都能取得良好效果。
三、解析GREAT深度学习法
1. Get获取新知
① 底层学习观:有用的无用,刻意的无意
第一,有用的无用。学习不必纠结实用性,看似无用的知识可能未来大放异彩。保持开放心态,多阅读看似无用的内容。
第二,刻意的无意。培养有意识的空闲时间,刻意安排学习时间。大脑分为刻意专注和无意发散两种模式,不要让大脑过度劳累,给其放松时间。
② 获取新知方法:真正记录下来
推荐用笔和纸记录知识,这种习惯与年龄无关。书写过程能激发大脑更深入学习:放慢速度,深入思考每个词汇,注重质量而非速度。
2. Reflect反思联结
反思联结是新知识与实践的结合。库伯发现,学习从具体经验开始,反思观察尤为重要。通过反思,形成抽象概念并付诸实践,才能将新知识融入认知体系。
① 底层学习观:暂停批判,拥抱差异
第一,暂停批判。遇到新知识时保持冷静谦逊,暂停批判才能看到更多可能性。
第二,拥抱差异。走出舒适区,认知范围越大,可能性越多。差异不是坏事,而是一种礼物。
② 反思联结方法:知识解构法
采用梯子结构,向上延伸举例说明,向下延伸挖掘底层逻辑,再找案例故事,最后拓展应用工具。通过四层知识解构,不断拓展和解构,明确知识与自己的关系。
3. Exchange跨界交互
三人行必有我师,不同领域知识交融是实现知识复利的方式。721学习理论指出,70%的学习成果来自实践经验,20%来自向他人学习。我们往往更注重实践,却忽略了与他人的互动学习。
① 底层学习观:跨越人际和知界
第一,跨越人际。不同人看待事物角度不同,尝试不同方法才能获得更多可能性。
第二,跨越知界。知识可以跨界,如数学与音乐、美术与物理。左脑逻辑思维,右脑感性直觉,跨界切换能充分发挥大脑功能。
② 跨界交互方法:归纳类比法
将一个知识的底层原理归纳总结,然后应用到另一个知识领域。如三角形稳定性原理可应用于企业管理中的分权模式,留白概念可应用于时间管理和人际关系。
4. Assimilate吸收重构
学习要知行合一,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掌握。实践中发现问题并解决,关键在于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场景结合,深入思考总结经验。
① 底层学习观:勇于实践,结晶纳新
第一,勇于实践。专业水平取决于实践投入,而非知识数量。小步快跑,灰度发布,敢于尝试和犯错。
第二,结晶纳新。实践不仅是复制重复,而是知识融合产生化学反应。抗击新冠病毒过程中,中西医结合就是知识结晶与创新的体现。
② 吸收重构方法:练习性实践法
设计接近真实环境的实践性练习场景,反馈和纠正至关重要。建议尝试输出最小化的产品单元,让吸收重构效果更深入。
5. Transform转化输出
将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传播见解,从二维知识平面扩展到三维实际产出。同时,这也是自我梳理和澄清的机会,将隐性知识提炼成显性公式和套路。
① 底层学习观:昭告天下,提炼套路
第一,昭告天下。强迫自己自我梳理、澄清和强化,从模糊到清晰。发朋友圈是表达观察、感悟的好方法。
第二,提炼套路。掌握套路的关键在于让其易于理解。如获奖感言套路:感谢、忆苦、思甜、展望。
② 转化输出方法:知识建模法
尝试将任何知识进行建模,如五步法、四个全、四象限等。知识建模能帮助我们提炼知识底层结构,让学习者更容易理解。用拳头记住月份就是高级的知识建模技巧。
6. GREAT学习法场景应用:集体读书
董事长推荐《管理的常识》这本书,要求团队共同阅读。传统方式是让每个人购买书籍、写笔记,但效果不佳。我们创造了”Great撕享会”活动,基于5个步骤进行:
第一,Get获取新知。将参与者分组,每人负责阅读一个章节。
第二,Reflect反思联结。做好笔记,认真思考,产出笔记贴。
第三,Exchange跨界交互。小组内交流差异,勇于挑战自己。
第四,Assimilate吸收重构。基于小组理解重构章节内容,明确书中原文、个人观点以及与组织的结合点。
第五,Transform转化输出。抽取成员组成新小组,分享彼此经验,在共创墙上分享知识。
“Great撕享会”具有三个显著特点:快速高效、学习压力小、满足不同学习偏好。
以上就是我的分享,谢谢!*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笔记侠立场。本文(含图片)为合作媒体授权微新创想转载,不代表微新创想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http://www.idea200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