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头号AI玩家》(ID:AIGCplayer),作者为月山橘、阿虎,经微新创想授权转载发布。2023年,中国AIGC产业规模增长率高达469.9%。8月23日,艾瑞咨询研究院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AIGC产业规模约143亿元,这一惊人增速让许多人认为“AI正迎来iPhone时刻”。一场关于AI创业的热潮席卷而来,阿里、京东、科大讯飞等互联网巨头纷纷布局通用大模型,构建AI产品的基础开发系统。而抖音、快手、小红书、B站等内容平台则更侧重AI应用层的落地。这些平台在AI领域的布局进展如何?如何借助AI争夺创作者?本文以“抖快红B”四家平台为例,深入探讨它们的AI探索之路。
### 抖音:借势AI绘画出圈,推出AI剪辑工具
与其他大厂借助大模型奠定AI及其细分领域地位不同,抖音更注重C端用户的体验,其上线的AI功能大多为创作者服务。1. **AI特效滤镜**最初,AI在内容创作平台的走红,得益于AI绘画类特效和滤镜。“AI绘画”成为抖音2022年最火的特效玩法。由于AI生成的图片带有“盲盒”属性,一上线就引爆了网友的参与热情。抖音发布的《特效数据报告》显示,平台平均每天上线超过100款新款特效,特效团队采用最新的文本生成图像技术,构建了超过10亿张图像的数据集,并训练成特定风格模型。AI特效滤镜为用户提供了更丰富的创作玩法。据统计,抖音上#AI绘画#话题累计获得224.7亿次播放。2. **剪映AI**除了AI特效滤镜这类娱乐化玩法,降低短视频创作门槛、提升创作效率也是AI产品的发力方向。抖音旗下剪辑软件“剪映”推出的AI一键成片、智能剪辑、虚拟背景替换等功能,能通过AI和机器学习对文案进行分析、分镜头处理,自动剪辑匹配画面。同时,剪映的AI功能还能识别语音和歌曲、自动生成字幕,匹配相应画面。剪映还推出了AI写文案功能,能帮用户自动生成视频文案。不过,剪映的素材主要来自网络和第三方服务商,通常以静态图形式呈现。例如,输入文案“猫咪经过客厅”,选择智能匹配相应素材,剪映会生成一段图片主导的2秒视频素材。从视频效果来看,画面和文案内容基本符合,且多了一些可供替换的新素材。文案长短不同,“剪映”的生成时间也会有所变化,通常在十几秒至1分钟内,匹配到的素材量有一定限制。这些AI功能更多是辅助创作,内容创意仍需创作者掌控。此外,抖音还向创作者提供其他AI应用工具,包括自动生成背景音乐、输入文本进行人声配音,生成创意Vlog等。今年5月,火山引擎推出“创意互动Vlog”的AI产品,用户在景区注册授权后,AI会帮助拍摄游玩中的精彩画面,自动剪辑成旅行Vlog,目前已在国内多个景区上线。“创意互动Vlog”生成的滑雪画面效果出色。除了上述AI应用,字节跳动还推出了AI对话机器人“豆包”(https://www.doubao.com/)。与百度文心一言、阿里通义千问、科大讯飞星火等对话大模型相比,“豆包”更接地气的名字和可爱的虚拟卡通形象,表现出更明显的To C意图。对于此类ChatBot产品,目前大多数人仍处于体验尝鲜阶段,长远来看,更重要的还是与实际场景相结合,实打实地提升效率和创造价值。
### 快手:自研大模型,将AI接入剪辑软件
同为短视频内容平台,快手也在AIGC领域迈出重要步伐。不久前,快手宣布正式加入大模型赛道,旗下自研大模型“快意”(KwaiYii)开启内测。基于快意大模型,快手App上线了“AI对话助手”。在短视频制作方面,快手旗下视频剪辑软件“快影”也接入了AIGC能力。1. **AI对话助手**8月18日,快手公布基于自研大语言模型应用的最新进展——AI对话功能已在快手APP安卓版本开放内测。同为AI对话类产品,与“豆包”这一独立应用相比,快手的AI对话助手更像是一个AI化的搜索聚合——让用户通过对话形式,快速高效地查找感兴趣的内容,包括短视频、达人、百科等。实际体验发现,如果只是将“我想看看蓝色的大海”这一想法告诉AI对话助手,它并不能推荐具体的相关视频,而是需要更明确的表述。一定程度上,该功能可以帮用户获取关键信息,了解其他用户在相关话题下发布了哪些热门视频,提升信息获取效率。另外,快手AI对话功能有望打破站内内容的生态壁垒,为用户提供全网检索服务,比如可以问它实时天气。有分析称,字节或许想让豆包成为联通旗下各个产品的纽带,与字节本身的搜索、广告等下游业务相结合,同时为字节系开拓新的业务。而快手的想法相对简单,服务于快手APP,提高用户体验和用户黏性。2. **快影AI**与剪映AI相似,快手旗下的视频剪辑软件“快影”也内置了“AI动漫视频”、“AI文案推荐”、“AI瞬息宇宙”、“AI简笔画”等AI创作功能。创作者可以通过“AI动漫”功能上传实拍视频,即可化身成为二次元人物。而“AI素材库”功能,则提供了多种风格化的图片素材,包括“梦幻莫奈”、“超清写实”、“晕染水彩”等海量模版和特效。换言之,创作者仅凭一张图或一个视频片段,就能产出不同风格的短视频。这些功能也成为不少创作者产出热门视频的流量密码。在快手上,与AI相关的热门话题#次元世界AI快穿#截至目前播放量高达109.9亿次。除此之外,快影能够根据文案,一键拼接图片和视频素材,同步生成背景音乐和字幕。例如,当创作者在剪辑时需要用到“猫咪经过客厅”的素材,但相册中没有、当下又没条件拍时,可以借助快影上的AI文生图功能,实时生成所需素材。对创作者来说,快影生成的画面内容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素材匮乏的问题,减少补拍时间,降低制作成本。据快手生产和社交业务负责人肖新攀介绍,快手未来计划在快影和一甜相机上线AI四格漫画、AI生成影视解说脚本、AI生成商品介绍脚本、AI一键Vlog剪辑等一系列AIGC能力。
### 小红书:一键生成笔记配图,用AI记录生活
小红书显然也不会错过AI风口。早在今年3月,小红书就开始筹备独立的大模型团队。小红书在AIGC方向上的探索,最先落地的是AI绘画创作。今年4月,小红书上线了一款名为“Trik”的AI创作应用,主打中国风AI绘图,但后因版权争议,在iOS应用市场已搜索不到,目前对外发布的还有AI一键生成配图的“此刻”功能。用户输入文字后,可以选择“记事本”、“聊感悟”和“想吐槽”三种模式,直接生成笔记配图,一键发布当下的所思所想。我们体验发现,所谓的“文生图”,便是直接将文字嵌入到图片中,三种模式生成的图片丰富程度也不尽相同。显然,“此刻”功能听不懂打工人的言外之意而涂鸦功能包括“皮克斯”、“简约插画”、“黑白线稿”和“未来主义”等风格,生成的效果图尽管无法与专业的AI绘图工具Midjourney、Stable Diffusion相媲美,但对于手残党还是相对友好的。此外,用户可以将生成的绘画和灵感来源分享到小红书平台,将创作转换成实际收益。小红书大模型负责人张德兵曾表示,文本、视觉、视频等跨模态的迁移和转换在小红书多项业务中得到了应用。如何让创作者在记录生活、分享生活时能够更低成本、更高效率;如何借助AI增强用户体验与黏性,拓展商业化的可能性,或许是小红书未来在AI领域持续探索的方向。
### B站:内测搜索AI助手,归纳视频内容
今年4月,B站发布了《2022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报告显示“B站是目前全网AIGC内容质量最高、最丰富的平台,近一年内相关视频播放量超20亿。”根据有限的公开资料,B站目前在AIGC领域的布局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改善搜索体验、赋能内容创作以及虚拟UP主形象创建。今年7月初,B站“搜索AI助手”开启内测,7月底,B站宣布推出bilibili index大模型,为“搜索AI助手”提供技术支持。近日,B站母公司申请注册了“BilibiliAI”的商标,分类为“网站服务”。据测试,B站“搜索AI助手”功能可以筛选和总结B站上的视频。比如网友想看一部热血的番剧,可以在搜索框输入“有什么好看的热血番推荐吗?”,然后就会得到如下结果:“搜索AI助手”会参考平台内的视频进行归纳整理,生成一段相应的文本,文本下方则是具体的视频推荐。相较普通搜索,“搜索AI助手”能够提炼同类视频的不同亮点,给出的结果看上去更系统和有序。不久前,B站CEO陈睿在Q2业绩电话会上表示,AIGC技术对于UP主创作视频、B站社区体验都有很明显的增益。他提到,B站自研的AI语音工具可以帮助UP主配音,节约创作视频的时间。此外,大语言模型还应用到了B站内容安全审核中,可以极大提高审核效率,解放人力。不过,虽然B站一再强调用AIGC降低内容创作门槛,但目前还没有开箱即用的AI创作工具正式上线。对于B站来说,如何把握好AIGC的红利,协同好内容生态与商业化,仍然是不小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