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力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生产力,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着各行各业。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渗透,无处不在的算力网络正成为释放数据要素潜能、驱动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引擎。8月28日,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通用人工智能算力论坛在北京隆重举行,石景山智能算力中心等多个重大项目成功签约。本次论坛以”智见?共创算力新时代”为主题,汇聚了政府领导、院士专家及人工智能行业精英,共同探讨人工智能算力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路径。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仁在论坛上指出,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较2021年增长40.91%,这一增速远超全球19%的平均水平,表明我国云计算市场仍处于高速发展期。李德仁强调,国家新基建战略要求通过技术创新实现数字转型、智能升级和融合创新,要充分发挥5G、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协同效应。他指出:”必须牢牢把握数据、算法和算力这三大基础要素,才能有效拓展应用场景,进而推动数字经济、智慧城市和数字化转型的全面进步。”
目前,北京已构建起相对完善的人工智能产业链市场环境,在企业数量、数据要素资源、产业链建设和算力设施等方面均位居全国前列。根据《北京市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实施方案(2023-2025年)》规划:到2025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将突破3000亿元,保持年均10%以上的增长速度,辐射产业规模将超过1万亿元。为抢抓通用人工智能发展机遇,将北京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北京市已出台多项政策措施,推动大模型技术赋能创新场景落地。
在论坛现场,石景山智能算力中心举行了签约及建设启动仪式。石景山区委副书记、区长李新表示,石景山区正全力推进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集聚区建设,致力于形成关键技术突破、应用场景丰富、产业规模提升、发展势头强劲的产业格局,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发展高地。据悉,石景山智能算力中心项目总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年耗能16000吨标准煤,采用大模型产业园模式建设运营,建成后算力规模将达610PFlops,为石景山区的AI、虚拟现实(VR)、游戏等产业提供高性能、低成本的AI算力支持,成为科技石景山的重要生产工具和新一代科技基础设施生产力。
“让北京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在北京训练、在北京推理,落地在北京、生根在北京,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作为项目建设方,企商在线董事长兼CEO王毅表示,石景山智能算力中心支持人工智能大模型训练和推理,是北京训推一体的大型双精度浮点智算超算中心。该中心立足石景山,面向金融、政府、大模型、元宇宙、数字孪生、虚拟现实、高校科研、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全方位应用场景,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坚实底座。
企商在线高级副总裁于宗波进一步介绍,石景山智能算力中心具备高标准、低能耗以及有效混合算力供给三大特点。近年来,企商在线积极投身AI算力服务产业,包括石景山智能算力中心在内,已在京津冀布局3座大型智算中心。未来,公司将继续夯实人工智能底层基础,加速释放算力潜能,推动产业生态高质量发展。
在推进AI算力产业发展方面,于宗波分享了企商在线的三项核心举措:一是夯实算力供给,预计明年将在京津冀至少建成6座大型智能算力中心,同时将智算中心扩展至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构建全国算力集群;二是加快算力调度网建设,通过高速光纤互联各算力中心,建成全局算力调度网;三是完善算力生态伙伴版图,在产业端和行业端将算力与行业解决方案深度融合,共同推进产业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