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2日,在服贸会金融服务专题活动的首日,京东科技与中国工商银行携手在首钢园共同主办了”数字人民币促进供应链金融发展”论坛。此次盛会见证了双方联合推出的创新成果——基于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的可编程供应链金融全链路解决方案。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科技金融科技事业部总裁李波在致辞中强调,要实现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深度应用,产业界、科技界和金融机构仍需持续探索合作路径。
数字人民币的征程始于消费端,但要实现更广阔的发展,必须突破实体产业端的限制。这一突破对普惠金融和供应链金融的长远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早在2020年9月,京东科技就作为首批企业参与央行数研所的数字人民币试点,成为2.5层的综合技术服务商。作为数字人民币的技术连接器,京东科技与商业银行紧密合作,连接实体经济与场景商家;同时作为应用加速器,依托京东丰富的线上线下场景和全链路产业链,在提升百姓消费体验和企业运营效率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作为最早支持数字人民币的电商平台,京东不仅提供数字人民币支付清算服务,还配合多地政府开展消费券活动,让数字人民币走进千家万户。目前,京东已成为数字人民币线上购物的首选平台,近1500万用户使用数字人民币,开设钱包近2000万个,累计交易金额超3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00%。数字人民币在C端消费场景的成功实践,为试点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更在B端产业场景展现出巨大潜力。
数字人民币的可追溯、强信用特性,能够有效解决供应链金融中的身份核验、风险识别和信用担保等难题,增强产业链各方互信,减少对核心企业的依赖,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困境。其支付即结算的特点大幅提升资金周转效率,降低财务管理成本。广义账户体系和银行账户松耦合设计,使中小微企业无需传统线下开户,即可全线上开立数字人民币对公钱包,显著降低融资门槛。而数字人民币的可编程性,更开启了供应链金融创新的大门。通过智能合约,可以设定放款要素、贸易对手方、借还款周期、息费标准等,实现与贸易订单、物流状态等核心节点的自动匹配,形成受控的资金流转模式。
目前,数字人民币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应用仍处于探索阶段,多集中于单点和局部实践。要实现智能合约的纵深发展,产业界、科技界和金融机构需共同突破以下难题:如何构建全链路、全场景的自动化智能化智能合约体系,贯通整个产业链;如何将智能合约延伸至产业链末端中小微企业,践行普惠金融。这些突破将形成产业、科技、金融的良性循环,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京东科技凭借技术优势和供应链优势,在数字人民币供应链金融应用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技术维度上,AIGC大模型将提升智能合约可编程性;业务维度上,全链路供应链金融产品如信用流转、保理融资、采购融资等,为数字人民币深度应用提供了肥沃土壤。数字人民币在产业端的未来充满无限可能,京东科技将继续携手金融机构和产业客户,以数字人民币为基础打造更智能、更可信的供应链金融平台,推动普惠金融发展,助力实体经济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