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雷科技数码3C组 | 编辑:kkknei | 排版:LIN,微新创想经授权发布。在数字时代浪潮席卷之前,智能手机与耳机的组合尚未成为标配,取而代之的是那个承载着几代人青春记忆的「随身听」。回溯四十年前,索尼以革命性的姿态,于1979年推出了世界上首款随身听设备——Walkman,开启了一个全新的音乐时代。在随后的二十余年间,Walkman凭借其卓越性能与时尚设计,稳居音乐市场领导地位,单品售价高达150美元(约合人民币1079元),累计销量突破4亿台。(图源:索尼)在那个年代,拥有一台Walkman,几乎等同于拥有最潮的社交资本。尽管索尼至今仍在持续推出新款Walkman,但这个曾经风靡全球的品牌已逐渐淡出主流视野。毕竟,相较于智能手机的便捷性,携带一台额外的播放设备来满足通勤娱乐需求,显得有些过时。然而,Walkman在音乐发展史上留下的印记,无论何时都值得我们铭记与怀念。
逐渐掉队但并非Walkman的错
上世纪七十年代,随着流行音乐的蓬勃兴起,实体音乐市场迎来了黄金时期。日本索尼公司敏锐地捕捉到这一机遇,于1979年推出了首款Walkman随身听设备——TPS-L2,这是一款真正意义上的便携式磁带播放器。索尼不仅在产品形态上实现了突破,更将Mega Bass音效技术融入其中,引领了一场声效革命。(图源:索尼)在实体音乐产业持续繁荣的背景下,音像制品与存储介质的迭代速度加快。上世纪九十年代,唱片公司纷纷转向实体CD唱片,即我们今天熟知的「唱片」,逐渐取代磁带成为主流。而索尼则再次走在行业前沿,于1984年推出首款便携式CD播放器——Discman:D-50,为音乐爱好者提供了更优质的听觉体验。Walkman的逐渐边缘化,始于数字音乐的崛起。2001年,苹果公司以初代iPod横空出世,这款支持MP3数字格式的音乐播放器,精准契合了当时方兴未艾的数字音乐市场。2003年,iTunes Store正式上线,用户可以便捷地购买数字音乐、图书及电影。面对这一趋势,索尼也推出了首款支持数字音乐格式的播放器NW-MS70D,但遗憾的是,该设备仅支持自家开发的ATRAC格式,未能兼容逐渐流行的MP3。尽管索尼随后推出了Sony Connect在线商店,试图对标苹果的iTunes Store,但最终未能成功。次年,索尼不得不向MP3音乐低头。事实上,数字音乐时代的核心,已从单纯的硬件竞争转向「内容+硬件+生态服务」的综合体系,尽管索尼在产品设计与硬件配置上拥有明显优势,却难以抵挡苹果精心策划的「组合拳」攻势。(图源:MoonAudio)Walkman逐渐将目光转向专业领域,例如2016年发布的WM-1Z,被广大发烧友誉为「金砖」。而在随身听领域看似表现优异的iPod,却在2022年正式宣告停产。纵观历史,Walkman在数字音乐时代到来之前,始终引领着音乐市场的发展,从磁带、MD到CD,几乎每个阶段都有Walkman的身影。但在数字音乐时代来临之际,索尼的固执与傲娇,让Walkman逐渐失去了主流市场的竞争力。
惊人的创新力
Walkman曾经展现出惊人的创新活力,作为索尼公司的旗舰产品,在辉煌的二十余年间,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创新力。经典中的经典,莫过于索尼的第一款Walkman——TPS-L2。在电影《银河护卫队》中,TPS-L2作为男主角「星爵」母亲留下的遗物,再次走进大众视野,这款拥有四十年历史的随身听,以独特的方式焕发新生。(图源:电影《银河护卫队》)TPS-L2的存在,本身就是创新与革命的象征,其历史意义无需赘述。1994年,为纪念Walkman诞生15周年,索尼推出了WM-EX1随身听。这款设备独创纵向电池仓设计,可实现连续播放36小时,还支持25倍速快进/倒带功能,堪称发烧级音乐爱好者的理想之选。在上世纪,许多数码产品的设计理念都突破了传统框架,将许多新奇功能变为现实,尽管以今天的标准来看,这些设计或许不够「智能」,但依然令人惊叹。例如WM-WE01。WM-WE01是一款极具时代感的随身听,在产品定位上,它是一款便携式磁带播放器,却支持无线遥控、无线耳机和无线电台功能。由于蓝牙技术在1999年尚未成熟,索尼巧妙地利用射频技术解决了「无线」的使用需求。(图源:索尼)在数字音乐时代,索尼Walkman NW-HD1绝对是佼佼者。这款发布于2004年的MP3随身听,机身内置20GB超大存储空间,续航能力轻松突破30个小时。(图源:satouchi)此外,还有以女士口红为设计灵感而创造的NW-E505、与无线耳机融为一体的NWD-W273以及搭载Android操作系统的NWZ-ZX1等。这些产品都展现了索尼公司在随身听这一细分领域无限想象力与创造力。
智能时代随身听还有机会吗?
业界普遍认为,iPod为苹果公司在音乐市场中奠定了坚实基础,由此构建的智能生态,至今仍影响着市场格局。乔布斯在发布首款iPhone时,将其称为「一台拥有通话功能、能够连接互联网的iPod」。而索尼公司也早早为Walkman进入智能时代做好了准备,可惜最终未能取得理想效果。前面我们提到,Walkman最早并不支持MP3音频,因此索尼为其设计了Sony Connect在线商店,但MP3终究占据了主流,索尼的布局尚未展开就已结束。随后,智能手机的兴起为索尼提供了新的思路。2005年,索尼旗下的移动电话业务品牌索尼爱立信发布了首款搭载Walkman功能的手机——W800C。此后,Walkman频繁出现在索尼爱立信的新款手机中,成为该品牌的一大特色功能。(图源:索尼)然而,Walkman在大部分机型中的表现并不理想,反而影响了用户对随身听音质的认知。Walkman在手机领域未能充分发挥优势,索尼干脆直接打造「智能随身听」——NW-Z1000。这款搭载Android系统的Walkman,支持通过互联网下载音乐、在线听歌,OTA升级系统,可玩性非常丰富。(图源:索尼)当前的Walkman随身听,大多已搭载Android系统,随着流媒体音乐平台的崛起,串流音质也得到了显著提升,音乐发烧友们拥有了更多选择。
写在最后
在Walkman诞生的四十余年时间里,音乐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娱乐方式,但遗憾的是,如今的用户已不再需要依靠「随身听」来丰富日常生活。(图源:索尼)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从磁带、MD,到CD、数字音乐,Walkman在音乐市场发展的每个阶段都付出了巨大努力,完成了从日常娱乐消费到专业音乐设备的华丽转身。现阶段,Walkman依然是追求品质音乐和极致听感的音乐发烧友的不二之选。不能说Walkman是被时代抛弃的产品,只是它不再符合主流消费者的日常需求,在更加专业的音频领域里,索尼依然保持着耀眼的光芒。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微新创想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微新创想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http://www.idea200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