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创新成果的迭代速度始终令人瞩目。以电机启动技术为例,从早期的星角启动、软启动,到如今广泛应用的变频机和伺服产品,工控行业始终保持着”你方唱罢我登场”的蓬勃景象。随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人们对更高精度、更强算力与可靠性的需求,为基于PC的控制技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尽管中科时代仅成立两年,却已凭借丰富的产品线和项目经验迅速崛起。这家国产PC控制领域的后起之秀,究竟有何过人之处?为破解PC控制的核心难题,他们付出了哪些努力?为解答这些疑问,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独家专访了中科时代资深副总裁刘生富。

01 浪潮已至:PC控制国产替代进行时

早在1990年代中期,基于PC的控制器就已开始承担PLC、运动控制器和HMI等传统功能。随着技术不断演进,工业PC逐渐转型为物联网网关、边缘计算设备和数据分析平台等多重角色,其架构优势逐渐显现。国内厂商也纷纷入局,中科时代正是这股浪潮中的佼佼者。在刘生富看来,工业自动化市场始终充满挑战与机遇。以光伏行业为例,过去多晶硅价格高昂,生产者鲜少关注精益算法和工艺优化,但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竞争加剧,高效生产、节能减排已成为行业共识。这一转变正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近年来,不仅光伏、半导体等新兴行业对自动化提出了更高要求,大量视觉应用、现场轴数激增以及AI深度学习、高级控制需求的涌现,都让传统PLC的扩展能力捉襟见肘。如何通过更强算力应对多任务融合挑战,成为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国工业自动化经历了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的历程,如今已迈入智能制造赶超阶段。但刘生富坦言,与DCS等早前领域不同,PC控制仍面临诸多技术瓶颈。许多厂商选择从驱动端入手,逐步扩展至控制系统,而中科时代却选择了技术难度更高的PLC作为突破口,这种坚持赋予了他们独特的竞争优势。

02 用PC架构的容器,释放”算控一体”生命力

为何选择PC架构?从硬件层面看,开放的硬件总线为扩展卡提供了无限可能;从软件角度看,灵活的操作系统为应用开发提供了广阔空间。PC控制并非时髦概念,而是承载算力的理想容器。传统工业计算机往往控制程序单一、系统封闭,用户面临高昂的使用成本和漫长的二次开发周期。在传统架构上叠加智能化功能,更会与实时性产生冲突。刘生富强调,算法才是自动化的核心驱动力,能够有效解决实时性、控制精度和可靠性等关键问题。

作为中科院计算所孵化的产品驱动型企业,中科时代倡导”算控一体”理念,通过”PLC+工控机+运动控制器+边缘服务器”的组合拳,帮助用户突破技术瓶颈。这种架构既能满足复杂工业环境下的多样化需求,又能充分发挥算力优势,实现智能控制。

03 潜心研发,开启”工智机”新时代

在数字化工厂和智能制造等热门话题中,”智能”本质上是用软件替代人工,规避人力缺陷和成本。中科时代致力于用核心算法驱动PLC,推出可灵活拓展的”工智机”(工业智能计算机),满足不同场景的控制需求。虽然成立仅两年,中科时代已推出机架式、嵌入式等多种工智机产品,这得益于中科院计算所多年的技术积累。目前,针对不同算力需求和应用场景,公司几乎每季度都能推出新品。

稳定性与可靠性是自动化用户最关注的问题。中科时代80-90%的员工都是研发人员,拥有嵌入式软件、硬件和自动化应用开发三支专业团队。所有工智机硬件均通过全球权威认证,生产环节由联想集团南方智能制造基地承担,既保证了产品质量,又实现了成本优化。同时,中科时代正在苏州建设专门的产品测试中心,为未来更敏捷的服务体系奠定基础。

04 攻克卡脖子,矢志成为伟大的自动化公司

国内PC控制领域竞争激烈,但专注于PC架构的厂家却不多,这从侧面印证了其技术难度。刘生富指出,基于PC的控制难点不在于硬件制造,而在于满足安全可靠与实时性的操作系统和编译生态,这需要深厚的理论积累和持续的研发投入。中科时代首款工控机采用海光x86 CPU和寒武纪GPU等核心元器件,虽面临国外技术封锁,但借助Codesys编译环境和强大算法库,其整体解决方案仍获得市场认可。

面向未来,中科时代计划逐步实现全线产品国产化替代。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科时代脚踏实地、潜心研发的态度令人钦佩。未来,他们将继续秉承”中国智造”理念,与更多行业用户携手,以赤诚匠心推动国产化替代进程,让这艘科技之舟驶向更广阔的远方。

最新快讯

2025年10月28日

22:52
10月28日最新报道,武汉一位63岁的退休大爷近日因一项独特的锻炼方式引发广泛关注。他每天头顶重达56斤的石磨进行骑车锻炼,这种近乎超乎常人的健身方式不仅令人惊叹,更展现了他对健康生活的极致追求。 这位坚持锻炼二十余年的大爷表示,自2000年开启顶石磨运动以来,他的目标始终如一——通过极限挑战强身健体。通过查阅过往报道,我们了解到大爷的日常锻炼计划堪称"重量...
22:52
微新创想10月28日重磅消息,据行业深度爆料,即将问世的iPhone 18 Pro系列将迎来颠覆性的影像系统双重升级,为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拍摄体验。首先是主摄像头的革命性突破,传闻iPhone 18 Pro系列将首次搭载支持可变光圈的镜头模组,这标志着苹果在移动影像领域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据悉,可变光圈技术通过精密的物理结构调节镜头光圈大小,从而实现对传感器...
22:52
微新创想10月28日重磅报道,鸿蒙智行今日正式官宣达成百万台交付里程碑,这一里程碑的达成,不仅彰显了其强大的市场号召力,更标志着智能出行领域的新篇章。与此同时,问界旗舰SUV车型M9也传来捷报,达成交付超25万台的辉煌成就,这一数据足以证明其卓越的市场表现。值得注意的是,M9的交付量已占据整个联盟的四分之一,而距离其正式上市仅过去了短短21个月,月均交付量突...
22:52
2025年10月28日,备受瞩目的溜溜果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再度扬帆起航,向香港交易所递交了新一轮的上市申请。此次备受市场关注的申请,将由中信证券与国元国际携手担任联席保荐人,共同为溜溜果园的资本市场之路保驾护航。作为一家在果品深加工领域深耕多年的企业,溜溜果园此前已多次尝试叩开资本市场的大门,此次重启上市计划,不仅彰显了其坚定的资本化决心,更体现了公司对未来...
22:52
2024年12月31日,津投城开正式宣布一项重大资产重组计划,拟以象征性的1元价格将旗下房地产开发业务的相关资产及负债整体转让给城运发展。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交易的标的资产评估值竟为-23,896.08万元,意味着津投城开实际上是在以1元代价“出售”一笔价值近24亿元(负值)的亏损资产包。这一创新性交易的核心目的在于通过剥离长期拖累公司业绩的房地产板块,实现战...
22:52
2025年10月28日,资本市场传来多家上市公司的最新业务动态,多领域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协创数据在互动平台披露,当前云算力服务需求持续旺盛,旗下服务器出租率已攀升至高位,显示出市场对高性能计算资源的迫切需求。与此同时,腾景科技也透露,半导体设备订单量持续饱满,业务增长势头良好。值得关注的是,天准科技旗下苏州矽行的明场检测设备已成功应用于存储芯片制造领域,...
22:52
2025年10月28日,OpenAI传来重大动态,其创始人Sam Altman将在公司即将到来的盈利化重组中,被排除在股权分配之外。这一决策背后,是公司为加速商业化进程而进行的股权结构调整,但令人意外的是,作为OpenAI灵魂人物和CEO的Altman并未获得任何新股份。尽管如此,他仍将保留CEO职位,继续掌舵公司的技术战略与未来发展。这一安排或体现了Ope...
22:52
2025年10月28日,中国领先的科技企业京东集团与行业知名工业品制造商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正式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共同签署了全面合作框架协议。此次合作聚焦于工业品供应链的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将充分发挥京东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先进技术优势,与德力西电气深厚的工业品生产制造经验及全球服务网络形成互补,通过构建协同高效的数字化供应链体系,为工业品行业带来...
22:52
佳能中国正式官宣,备受瞩目的“2025 佳能影像嘉年华”发布会将于11月6日盛大举行,届时将揭晓备受期待的全新EOS R6 III相机以及RF45mm F1.2 STM镜头的详细规格。据多方消息透露,这款备受期待的EOS R6 III将搭载高达3200万像素的CMOS传感器,并配备先进的6.5级防抖系统,能够为用户带来更加稳定流畅的拍摄体验。此外,该相机还支...
22:18
2025年10月28日,金石资源在官方互动平台上发布重要信息,详细阐述了其下属企业江山新材料公司近期产能调整的背景与原因。据公司公告,由于前期六氟磷酸锂市场价格持续低迷,市场整体需求疲软,江山新材料公司为应对这一不利局面,主动对部分生产线进行了全面的技术改造升级。这一举措虽然短期内导致公司锂电材料产量有所下降,但长远来看,将有效提升生产效率,优化成本控制体系...
22:18
2025年10月28日,备受瞩目的医药行业消息传来,金城医药正式公告其子公司金城泰尔的瑞巴派特片以及金城金素的注射用头孢唑肟钠成功进入第十一批全国药品集中采购的候选名单。此次采购活动由国家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联合采购办公室牵头组织,覆盖全国多个省份的药品采购需求,标志着金城医药在医药领域的又一重要突破。 作为国内医药行业的领军企业,金城医药此次中选不仅彰显了其...
22:18
2025年10月28日,申菱环境通过官方互动平台正式宣布,其自主研发的高性能环境调控设备已成功应用于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项目。该项目作为全球可控核聚变研究领域的重大突破,旨在通过模拟真实聚变环境,推动清洁能源技术的商业化进程。申菱环境此次提供的设备,在极端温度、高辐射等严苛工况下仍能稳定运行,为实验装置的精准调控提供了可靠保障。 此次合作不仅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