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特曼——这个承载了半个世纪记忆的超级英雄,不仅是无数孩子心中的宇宙守护者,更是一个持续焕发生机的文化符号。”你相信光吗?”这句经典台词早已成为一代人的集体记忆。在这个IP影响力持续扩大的背后,隐藏着一条充满商机的产业链,而一颗小小的奥特曼蛋,正悄然成长为零食界的巨头,即将向港交所发起IPO冲刺。
奥特曼蛋是IP趣玩食品企业金添动漫的王牌产品。自2015年首次问世以来,这款产品已经根据剧情发展完成了十次迭代升级。据招股书披露,每包7.5元的奥特曼蛋建议零售价背后,是约7000万个的销售量。产品巧妙地将巧克力豆零食与奥特曼模型摆件结合,摆件采用旋转关节设计,可自由摆出多种姿势,并配有蛋壳包装的专属陈列槽,方便收藏。这种”零食+玩具+动漫角色”的商业模式,赋予了产品超越普通食品的价值——更像是零食界的泡泡玛特,在内容与体验层面实现了双重突破。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2024年收入计算,金添动漫是中国最大的IP趣玩食品企业(市场份额7.6%)和第四大IP食品企业(市场份额2.5%)。公司旗下共拥有26个授权IP,涵盖中外热门动画角色:日本的蜡笔小新、铠甲勇士,欧美的《小马宝莉》《小猪佩奇》,以及国产的《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猪猪侠》,甚至包括《蛋仔派对》《哪吒之魔童闹海》等最新热门IP。若此次港股上市成功,金添动漫将成为中国IP趣玩食品行业第一股,但这也意味着”低龄化”零食玩具组合将迈入新的发展阶段。
东莞大叔蔡建淳的IP变现之路,始于2000年对《蓝猫淘气三千问》爆火的观察。这位1967年出生的创业者发现,孩子们对卡通形象有着天然的亲近力。当时经营饼干厂的他敏锐地意识到,传统零食赛道利润微薄,必须寻找新的增长点。2004年创立上海添乐卡通食品销售发展有限公司(金添动漫前身),推出”添乐卡通王”品牌,正式探索”动漫食品”模式。2009年拿下奥特曼版权后,奥特曼系列零食迅速成为公司拳头产品,这种”零食+玩具+动漫角色”的组合拳,为他开辟了一条差异化道路。

金添动漫的财务表现亮眼: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5.96亿元、6.64亿元、8.77亿元,毛利率持续提升(26.6%-33.7%),净利润增长迅猛(3686.4万元-1.31亿元)。2025年上半年营收4.44亿元,同比增长9.8%,净利润7029.6万元,上涨13.4%。33.7%的毛利率远超三只松鼠(24.3%)和良品铺子(26.1%),印证了IP产品更高的附加值。公司已拓展糖果、饼干、膨化零食、巧克力、海苔零食五大品类,IP结合方式包括摆件、玩具、收藏卡等赠品形式。
中国IP食品及IP趣玩食品市场前景广阔:2024年规模分别为354亿元、115亿元,预计到2029年将分别达到849亿元、305亿元(复合年增长率18.5%、20.9%)。但IP变现风口已至,金添动漫也面临更多竞争。从奥特曼到小马宝莉,IP生命周期波动是经营风险,而与泡泡玛特依赖自有IP不同,金添动漫的业绩更受授权IP数量与期限影响。招股书显示,奥特曼、喜羊羊、小猪佩奇、小马宝莉的授权期限分别为12-42个月,IP版权费已占成本第三位(2022-2024年累计支出1.03亿元)。非独家合作模式也意味着IP所有者可能与其他企业合作,加剧竞争。

为应对风险,金添动漫正加速原创IP布局:招募设计师创作新IP,与外部机构合作开发,收购IP工作室。但与泡泡玛特相比,其IP护城河仍需加固。在渠道方面,金添动漫正从传统经销商向新零售模式转型。截至2025年6月,超2600家经销商覆盖全国60%以上县区,但经销商收入占比已从2022年的95.2%降至55.1%,直营渠道收入占比则从3.5%跃升至43.2%,2022-2024年复合增长率达271%。与永辉合作的蜡笔小新IP推广,相关产品日均销售额提升3倍,直营渠道毛利率(39.2%)远高于经销商渠道(31.9%)。
电商渠道仍是探索阶段:2024年占比仅0.2%,2025年上半年升至1.1%。在深耕国内市场的同时,金添动漫将东南亚定位海外扩张重点区域,该区域IP食品市场份额已从2020年的3.7%增至2024年的4.1%。IPO募集资金将用于建立东南亚销售团队、推进电商渠道建设,并收购海外新IP。但加速出海的同时,如何保持核心IP优势并拓展更多优质IP,才是支撑企业长远发展的关键。毕竟,对于以IP趣玩食品为核心的金添动漫而言,需要更多”顶流”IP才能在资本市场上走得更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