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氢消费(ID:HQingXiaoFei),作者:H.H,编辑:杨博丞,微新创想经授权转载。自日本福岛核污水排海已逾半月,据估算已有超过1500吨核污染水流入大海。从长达30年的排放计划来看,这只是个开始。而对于市场规模近2000亿元的中国日料行业而言,这场风波才刚刚拉开序幕。近日,氢消费走访了武汉某大型商场内4家日料店,发现尽管人均消费在200-500元区间,但店内上座率依然火爆,甚至出现排队现象。据店员小天介绍,“近期上座率维持在八成以上,我们已在大众点评上线‘所有食材均为国产’的提示,确保顾客安心。”日料热潮背后,是爱好者们的“最后狂欢”。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3年近半数消费者认为日本排放核废水不会影响其日料消费频率,甚至有人表示会因此增加消费。然而,此次事件后,消费者对日本产品的信心已大幅下滑,犹如三星手机爆炸导致韩国产品在中国市场遇冷。但这场风波是否会是日本产品在中国市场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张?或许,日料“高端”光环将就此褪色。近年来,日料在中国餐饮界迅速崛起,成为最具影响力的海外菜系之一。大众点评2023年6月数据显示,中国内地日料店数量达79324家,其中378家人均消费超1000元;日料品牌数量高达791个,超越粤菜(706个)和川菜(618个)。但核污水排放引发担忧,日本海域水产遭质疑,连带所有日料店及海鲜产业蒙上阴影。未来,市场或将呈现两极分化:部分消费者随时间推移会淡忘此事,恢复消费;另一部分则会长期保持谨慎。01人类或成海产最终受害者日本核污染水排海半月,“核废水”与“核污染水”成为热议焦点。两者仅一字之差,对生活影响却天差地别。核能利用需用水冷却,形成核废水,通常在反应堆外部循环,污染风险较低,且国际有成熟监测体系。但福岛排放的却是混合了核材料的污染水,犹如将煮鸡蛋连同蛋液一起倒出,污染程度远超核废水。核污染水入海后,通过藻类、虾类等食物链逐级富集,最终危害海鲜乃至食用者。上海政法学院教授杨华指出,无论深海或近海海鲜都可能受污染,但能否达标需专业检测。首都医科大学教授吴巍强调,放射性同位素会污染海洋、土壤、空气,影响农产品、日用品等。从长远看,食品、衣物、护肤品等都将受波及。02千元高端日料,吃的是中产阶级的优越感中国日料市场对海鲜依赖极高,千元高端日料首当其冲。近五年,高端日料店数量激增,客单价持续攀升,上海北京等地3000元/人的餐厅不鲜见。其核心竞争力在于“天然食材与匠人逻辑”——厨师以寻觅极致食材为己任,通过精湛手法呈现自然原味。从Omakase到割烹,优质食材与高级服务始终是经营关键。人气菜品如蓝鳍金枪鱼、海胆等进口食材,对保鲜、处理、运输要求极高,基本需空运且全程恒温,这也是其价格高昂的原因。为挽回客户,高端日料店迅速“去日本化”,如鮨龍、银座岩等品牌强调食材来源符合国家标准,且鱼生、海味等来自欧洲、东南亚及大连等地。但食材替换难获消费者认可。日料品牌“万叶”将蓝鳍金枪鱼换成西班牙品种后,销售额占比仍从超50%降至20-30%。原因在于西班牙蓝鳍金枪鱼油脂少、筋多,品质不稳定,口感差异明显。日料爱好者阿江表示,“刺身缺乏弹性、味道奇怪,1000+的体验令人失望。”可见,高端日料需平衡食材来源与定价,否则将面临危机。万叶通过主厨调整菜单,选用国产海鲜并降低人均消费至两三百元,获得较好反响。武汉日料老板坦言,虽无法满足顾客指定产地需求,但会尽力尝试。03中低端日料自报“家丑”后,或将死里逃生“坏消息”未必全坏。中低端日料店纷纷声明从未使用日本食材,如夏树寿司、吉野家等。东也寿司虽表示食材多来自中国,但人均消费仍达1200元。大众点评评价显示,其就餐环境、食物精致感、服务为加分项。这表明中国日料产业已具备独立供应链,优质海鲜不再稀缺。全球三文鱼市场数据显示,挪威、智利、英国、加拿大是主要产区,中国主要进口挪威三文鱼。这意味着即使失去日本海产,中低端日料仍能繁荣。武汉日料爱好者朱朱认为,食材新鲜度更重要,国内食材完全可行。艾媒咨询数据也显示,消费者更关注口味(71.67%)和卫生(60.67%),而非产地。国内知名日料店如村上一屋、仙隐小鹿等多为本土品牌。未来,中低端日料需减少对食材来源的过度强调,创新本土化菜品。但核恐慌可能长期存在,进口食品、全球水产品等领域或将面临长期低迷。未来海鲜消费或需出示检疫证明,成为新常态。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微新创想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微新创想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http://www.idea2003.com/。
最新快讯
2025年09月18日
海控全球精品免税城官方正式宣布,备受瞩目的iPhone 17及Pro系列将于9月19日登陆海南免税商店,为消费者带来前所未有的购机体验。此次发售的iPhone 17标准版中,256GB版本免税价为5699元,512GB版本则提升至7599元,价格亲民。而iPhone 17 Pro系列起售价为8729元,Pro Max版本最低售价更是达到9699元,满足不同消...
现代汽车正悄然掀起一场人机交互的变革浪潮,据权威汽车媒体Auto Express独家披露,这家全球知名车企正计划逐步削减对触控屏的过度依赖,重新回归以实体按键为核心的操控体验。这一大胆举措的先声,便是其最新发布的Concept Three概念车,这款前瞻设计作品彻底摒弃了传统中控大屏,转而采用多个可定制化的小型交互组件,并将驾驶者最关心的行车信息巧妙集成于挡...
松下控股公司近日宣布了一项重大技术突破计划,目标是在2027年3月前成功研发并推出首批新型固态电池样品。这些先进电池将主要应用于机器人制造及其他高端设备领域,为各行业带来革命性的性能提升。松下首席技术官Shoichiro Watanabe强调,此次固态电池的研发不仅是为了验证其应用潜力,更是为了开拓全新的市场空间。根据公司规划,客户评估期预计需要两年时间,以...
2025年9月18日,微软公司首席执行官萨提亚·纳德拉正式宣布,将在美国威斯康星州启动建设其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人工智能数据中心。这一战略布局标志着微软在AI基础设施领域的重大投入,该中心将全面部署业界领先的AI计算设施,以满足云计算与生成式AI服务日益增长的算力需求。
该项目不仅体现了微软对北美地区算力布局的持续强化,更彰显了其在全球AI基础设施领域...
2025年9月18日20时,西北太平洋上空再掀风暴巨浪,今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正式生成。该台风初现时,距离菲律宾马尼拉以东约1320公里,具体地理坐标位于北纬15.8度、东经133.2度,初始强度为热带风暴级,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潜力。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同一天,第17号台风“米娜”也已完成形成,两大台风同框,为我国及亚太地区带来严峻的气象挑战。
目前,气象部...
谷歌于本周三正式宣布与致力于阻止非自愿影像传播的非营利组织StopNCII达成战略合作。这一创新技术通过为生成影像建立独特的数字指纹(哈希值),并协同Facebook、Instagram等社交平台实现自动拦截重复上传,从而有效减少非自愿影像的扩散。值得注意的是,该系统无需人工干预即可自动识别并屏蔽侵权内容,极大地提高了处理效率。
尽管部分倡导者认为谷歌此举"...
微新创想9月18日重磅报道,OPPO正式发布旗下K13s与K13x两款新机,为消费者带来全新的移动体验。K13s起售价仅为1499元,提供聚能蓝和超能白两种时尚配色选择;而K13x则以799元的亲民价格入市,曜黑与钻白两种配色同样令人心动。
在核心配置方面,OPPO K13s堪称旗舰级体验。它配备了一块6.8英寸120Hz高刷新率OLED直屏,显示效果细腻流...
9月18日最新消息,知名艺人谢孟伟因涉嫌身着警服进行直播带货,已被相关部门依法处以行政拘留7日的处罚。这一事件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据悉谢孟伟当时正在云南参与电影《缉毒风暴》的拍摄工作,该片其他主演还包括邹兆龙、克拉拉、高杰等实力派演员。电影出品方在回应此事时表示,谢孟伟在电影中的所有戏份将被彻底删除,相关镜头必须重新拍摄,同时团队不得不紧急更换演员以完成后续...
微新创想9月18日重磅报道,近日,全国首辆小米SU7出租车在青海德令哈正式完成涂装并投入运营,迅速成为网络焦点,引发广泛关注。不少网友纷纷猜测,司机选择这辆独特车辆背后是否另有目的,甚至怀疑是为了蹭流量、起号。对此,媒体第一时间联系到车主司机本人,进行了深入求证。
这位司机坦诚表示,自己最初是被小米SU7前卫时尚的外观所吸引,但更重要的考量因素是其出色的经济...
微新创想9月18日重磅消息,苹果MacBook历经19年经典设计,或将迎来颠覆性变革——首次搭载触摸屏技术。知名分析师郭明錤最新爆料,苹果首款触控MacBook Pro将采用OLED屏幕,并计划于2026年底启动量产。这款产品将采用与三星Galaxy系列智能手机相同的on-cell触摸技术,实现屏幕与触摸功能的完美融合,为用户带来全新交互体验。
这一创新举措...
波兰知名媒体PPE近日独家披露了一则重磅消息:《微软模拟飞行2024》正式宣布将于今年11月登陆PS5平台,并将同步推出数字版与实体版。作为微软跨平台战略布局中的关键一环,这款备受期待的作品此前已有数款前Xbox独占大作如《盗贼之海》《禁闭求生》成功登陆PS5平台,均取得了现象级的销售成绩和市场反响。据最新市场数据显示,《极限竞速:地平线5》已稳居2025年...
华硕正式启动ROG游戏笔记本性能卡顿问题的专项调查。近日,GitHub活跃用户Zephkek向公众揭示了困扰多用户的严重故障现象,其报告指出2021至2024年款ROG笔记本在执行日常操作时普遍遭遇画面卡顿、鼠标响应迟滞、音频干扰及系统卡死等异常表现。值得注意的是,用户尝试通过重装操作系统和更新驱动程序等常规修复手段均未取得实质性改善,初步推断问题可能源于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