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行走的街区才繁华

乍看起来,Citywalk似乎只是简单的”遛弯”,但实际上两者有着本质区别。简言之,Citywalk的核心不在于行为本身,而在于体验。就像游客下乡采摘草莓,虽然花费时间、忍受辛苦,价格也比城市菜市场高,但真正重要的是获得的体验和意义感。这种现代Citywalk起源于英国,最初由专业讲解员带领,按照精心设计的路线,从历史、地理、文化等维度感受城市风貌,在时空维度中沉浸式体验城市生命力。正如历史上许多事物进入中国后发生变异一样,英国的Citywalk到了国内呈现出不同面貌——既缺乏职业领队,参与者目的也未必是深度文化体验,发现城市特色反而在其次,更重要的是这种活动既时髦又浪漫,随意漫步就能获得情感满足。国内Citywalk最早在小红书兴起,不可避免地带上社群文化特点:分享体验时更注重拍摄美照,城市背景只是衬托个人气质,导致独立书店、特色咖啡店等”出片”地标频繁出现在路线中,甚至比老房子更受青睐。女性参与者显然更多,这与她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密不可分。

这项活动爆火的重要原因在于契合了当下年轻人需求。当前消费市场呈现”大件消费遇冷,小件消费兴旺”态势,经济压力下”诗与远方”变得奢侈,而Citywalk只需投入少量成本就能获得精神满足;对于暂时失业的年轻人来说,时间也不再是障碍。从某种角度看,这是一种”看起来很美”的消费降级式城市体验——在有限预算内重新发现城市魅力。但并非所有城市都适合Citywalk。北京因”宽马路、疏路网”设计让行人望而却步,而东京、纽约、香港”窄马路、密路网”模式更有利于商业繁荣和资本渗透。密如蛛网的小马路不仅便于步行,更因临街小店众多、移步换景丰富而吸引人,否则就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园那条1.3公里长的全封闭边界,让人望而却步。成都空间设计师余明旻表示,他只在老城Citywalk解压,因为天府新区等新城虽然漂亮却”不可行走”——宽阔马路、单一景色、稀疏店铺让人失去漫步动力。随着新城发展,部分区域也开始变得适合行走,这种割裂现象在国内城市普遍存在。上海浦东新区世纪大道宽达100米,视觉效果震撼,但步行体验远不如老城区——路宽、建筑单体大导致街景单调,最火爆的Citywalk路线都在老城厢。西安高新区经济发达但汽车导向,老城区因停车难被许多人忽视,却因丰富店铺小吃而更热闹。城中村同样具有这种特质,老西安认为”西安繁华在城中村”——卫生改善后,狭窄曲折的小路充满烟火气,生活成本低廉便利,各色人等汇聚于此。

为什么城区差异如此明显?关键在于老城和城中村是自发形成的复杂生态,自然满足多元需求;而新城多是规划产物,像功能分明的巨大机器。人类本能更偏爱有机体,Citywalk正是这种需求的体现。当城市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型时,街区”可行走性”变得至关重要——不可行走的街道难以产生”烟火气”。传统城市街道一味追求笔直宽阔,却忽视行人需求。适合Citywalk的街区不仅需要”窄马路、密路网”设计,更需要培育复合有机生态——建筑、店铺、人群、文化沉淀的多样性才能吸引人行走。简·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指出,新建市政中心容易排斥活力,而小马路、高密度街道更安全丰富。欧美近半个世纪的城市设计理念一直在反思”汽车导向”模式,因为道路被汽车侵占后,街道社会功能被抑制,城市被切割成碎片化空间。大卫·恩维齐早在1999年就指出,城市交通投入越多,交流空间就越无力,城市本质就越丧失。当代消费已从目的性转向无目的性,人们常在闲逛时偶然发现有趣店铺,这种”有惊喜”的体验正是Citywalk精髓。城市设计早已证明,当交通以步行为主时,活动领域与社会空间高度重叠,老房子、雕塑、茶馆等隐秘场所成为人们交流的理由。

北京中关村曾是人流混杂的热闹之地,后来大厂搬走、学校封闭,新修宽马路沦为”鬼街”。Citywalk不仅是个性活动,更可能重塑城市活力,引导客流,冲击商业生态。共享单车、公共交通等新技术手段将加速这一进程。消费本质是回应人心,所谓”烟火气”需要自发商业生态,而商业也需要文化体验赋予价值。新城区因街道宽阔难以复制老城夜生活丰富性,往往建造封闭单体建筑,成本高且生态封闭。欧洲许多城市通过封闭道路、创建自行车道、拓宽人行道收回道路空间,老城中心变得更宜行走,文化体验和商业生态随之繁荣。《城市设计的维度》指出,设计人们乐于使用的空间才是成功之道。既然Citywalk兴起,城市改造也应调整思路——拆除封闭门面、改造小路、扶持小商铺、降低开店成本,吸引人流回归。大公司也可考虑分布式办公,让市场销售等部门在老城办公,既便于会见客户,又能劳逸结合。单位若要封闭办公,必须承担全部生活成本,否则应尊重人们自由选择。哪些城市能顺应这一潮流,重建以人为本的城市生活体验,就能从中获益。

最新快讯

2025年10月31日

10:14
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即将于今晚启航,执行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太空任务。本次任务将首次在轨开展国内啮齿类哺乳动物的空间科学实验,四只经过严格选拔和训练的小鼠将随飞船进入太空,为研究失重和密闭环境对生物行为模式的影响提供宝贵数据。 这四只小鼠被誉为“航天员”,包括两雌两雄,它们从300只候选者中历经60余天的“魔鬼训练”脱颖而出。选拔过程极为严苛,小鼠们需要...
10:14
Super Micro Computer(SMCI)在纽约STAC峰会上与英特尔、美光强强联手,凭借在STAC-M3基准测试中的惊艳表现,成功引爆行业热议。这一备受瞩目的测试专门针对算法交易与回测场景下的时间序列数据库性能,通过Supermicro PB级服务器的强大配置——搭载英特尔至强6处理器、美光9550固态硬盘及DDR5内存,并联合KX Softwa...
10:14
2024年10月至11月期间,全球领先的天文观测网络LIGO-Virgo-KAGRA成功捕捉到两起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引力波事件——GW241011和GW241110。这些事件由两个黑洞并合产生,其核心特征在于黑洞成员展现出非同寻常的自旋参数,这一发现颠覆了传统黑洞形成理论的认知。科学家们推测,这些异常自旋的黑洞可能属于"第二代黑洞"的范畴,即由早期宇宙中其他黑...
10:14
2024年10月30日,可孚医疗在一场备受瞩目的机构调研活动中,向外界披露了其在脑机接口领域的重大战略布局。公司代表表示,已成功参与两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投资,标志着可孚医疗在探索前沿医疗科技领域迈出了坚实步伐。 据悉,首项投资聚焦于2024年重点布局的纽聆氪医疗。该公司专注于植入式脑机接口技术的研发,其核心产品线包括仿生眼和仿生耳等创新医疗器械。通过突破性的...
10:14
2025年10月30日,大中矿业在一场备受瞩目的投资者调研会上释放出重要信号,针对当前锂价飙升的市场行情,公司高层明确表示将保持战略定力,不会因此调整位于湖南的锂矿项目建设进度。这一备受关注的项目由大中矿业独立主导,核心内容是打造采选冶一体化的大型现代化生产基地,旨在通过全产业链布局构筑核心竞争力。 公司管理层在会上特别强调,当前锂价上涨虽带来短期利好,但大...
10:14
2025年10月30日,中际旭创在一场备受瞩目的机构电话会议中透露了当前光芯片市场的供需现状。受下游高速光模块需求井喷式增长的强劲拉动,公司正面临光芯片供应日趋紧张的局面。面对这一行业挑战,中际旭创展现出前瞻性的战略布局能力,通过精准的提前规划与果断的下单策略,已成功锁定包括硅光芯片在内的关键原材料资源。令人欣慰的是,公司的主要供应商合作伙伴也展现出高度的责...
10:14
汉森软件近日正式向香港交易所递交招股书,这一重要举措标志着该企业在资本市场的崭新起点。作为一家专注于打印印刷系统集成的研发型企业,汉森软件在图像处理、色彩管理以及可变数据打印系统等关键技术领域拥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公司自主研发的UltraPrint(锐彩)RIP技术,凭借其卓越性能,致力于为各行业提供专业的数字图像输出定制解决方案。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与研发投入...
10:14
全球自动驾驶领域的领军企业Momenta近日传来振奋消息,成功完成C+轮系列融资,公司估值强势攀升至60亿美元这一里程碑高度。自2016年创立以来,Momenta始终坚持以数据为核心驱动力,独创性地探索并实践"飞轮"技术路径,在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公司采取双轨并行的战略布局,一方面着力推进量产级自动驾驶解决方案Mpilot的研发与迭代...
10:14
由著名医药学家袁建栋博士倾力打造的博瑞医药,作为一家备受瞩目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近日正式敲响港交所上市钟声,向全球资本市场递交了详尽的招股书。这家始终以创新为驱动力的医药企业,深耕于原创性新药研发与高难度仿制药生产领域,矢志不渝地解决临床实践中未被满足的用药需求。凭借其卓越的研发创新能力、全球化的注册申报与商业化布局能力,以及严格遵循国际cGMP标准的生产...
10:14
广东天农食品集团今日正式向香港交易所提交招股书,正式启动上市程序。作为一家全产业链农业企业,天农食品整合了家禽育种、种苗繁育、饲料生产、养殖管理、食品加工与销售等多个环节,成功打造了覆盖“产供销一体化,科工贸联动”的完整产业生态。依托家禽养殖、饲料加工和食品加工三大核心业务板块,公司始终坚持以品质为核心,从源头到终端实施严格的质量管控,并不断优化运营效率。此...
10:14
2025年10月30日,中际旭创在一场备受瞩目的机构电话会议中透露了其光模块业务的重大进展。公司高层明确表示,自今年第三季度起,其核心客户已开始大规模部署1.6T光模块,并且相关订单量呈现持续攀升的态势。这一积极信号预示着中际旭创在高端光模块市场已占据先机。 展望未来,中际旭创对1.6T光模块的市场前景充满信心。公司内部预测显示,在接下来的几个季度内,1.6...
10:14
江苏全盛座舱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近日传来喜讯,其挂牌申请已顺利获批,正式宣布将于2025年10月31日登陆资本市场,开启发展新篇章。作为汽车座椅骨架系统及零部件领域的深耕者,全盛座舱凭借卓越的技术实力,将精冲、冲压、焊接、成型和装配等先进工艺融为一体,打造出一系列高品质产品。其业务范围广泛覆盖汽车车身冲压件、座椅骨架总成、钢管钢线成型等核心领域,为汽车制造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