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深入,网络欺诈已成为悬在企业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每年都有大量企业因网络欺诈遭受重创,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首先,尽管安全技术持续升级,但欺诈分子的手段也与时俱进,特别是利用恶意机器人的自动化攻击层出不穷;其次,网络欺诈呈现全球化、阶梯式蔓延的特点,欺诈分子擅长精准锁定监管薄弱、安全意识淡薄的地区和行业,通过攻击风控能力不足的企业实施犯罪或谋取不当利益。这一严峻形势表明,防范网络欺诈已成为企业必须持续关注的核心安全议题,而保障网络安全更是未来技术创新的重要驱动力。
网络欺诈呈现全新挑战 2023年以来,网络欺诈手段的复杂性和隐蔽性显著提升。其中,合成身份欺诈已成为最突出的犯罪形式之一。这种新型欺诈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制造高度逼真的虚假视频、音频和图像,通过伪造身份实施诈骗、盗窃或攻击在线平台(如”薅羊毛”活动、发表恶意评论等)。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数据显示,目前85%的身份欺诈案件涉及合成身份,而传统身份盗窃案件占比仅为10%-15%,合成身份欺诈已跃升为增长最快的金融犯罪类型。
账户接管是另一类快速蔓延的欺诈手段。欺诈分子通过钓鱼攻击、暴力破解、密码盗取、撞库等手段获取用户账户权限,进而实施欺诈、盗取资金或滥用账户权限。值得注意的是,恶意机器人驱动的自动化网络欺诈正在急剧增加,全网恶意流量占比持续攀升,移动端设备也成为新的攻击源头。
新兴市场面临新威胁 金融在线服务和互联网金融平台一直是网络欺诈的重灾区。当前,东南亚、拉丁美洲等新兴市场的嵌入式金融发展迅猛,这些平台型企业凭借庞大的用户基础和广泛的市场覆盖,在带来业务增长的同时,也成为了欺诈分子觊觎的新目标。为应对这一挑战,人工智能企业ADVANCE.AI基于多年服务全球700多家金融机构的实战经验,针对最新欺诈形式提出了数字化反欺诈策略。
构建全方位反欺诈体系 ADVANCE.AI提供的数字化反欺诈策略包括:部署客户尽职调查体系,通过KYC身份识别流程结合活体检测和人脸比对技术,有效防范合成身份欺诈。其活体检测产品作为东南亚首个获得iBeta认证的技术,可将金融机构贷款逾期率降低2%,且在低端设备上也能保持高精度运行。此外,该产品近期升级可识别部分AI生成的智能人脸图像,为合成身份欺诈防控提供新利器。
黑名单筛查机制通过查询自有或第三方合规负面数据,拒绝高风险客户服务。信用风险评估则基于征信报告等第三方数据综合评估客户风险。而定制化风险评估模型通过关联分析(如手机号、邮箱、社交账号、IP地址等维度),实时拦截高欺诈风险用户,并构建风险评分体系实现用户分层管理,同时可延伸应用于反洗钱合规场景。
ADVANCE.AI”星鉴”解决方案作为一站式数字化方案,整合了自动化KYC流程、反洗钱制裁筛查和风险名单管理功能,支持云端SaaS、本地化部署和可视化平台。其生物识别技术准确率超99%,能识别戴帽、戴眼镜、化妆等特殊用户,响应速度仅需1秒。该方案已通过独立第三方安全认证,并保持中立、可靠、合规的服务特性。目前,其数字身份验证产品日均调用量达400万次,年调用量近20亿次。
对于拓展东南亚、非洲、拉丁美洲市场的企业,ADVANCE.AI不仅提供高效的反欺诈和反洗钱解决方案,还能提供专业的本地化策略支持,助力企业实现降本增效,安全运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