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va在悉尼总部举办的十周年庆典上,彰显了这家澳大利亚设计软件公司的辉煌成就。作为全球最大的在线设计平台,Canva的估值已突破400亿美元,超越Open AI30个百分点,稳居全球独角兽企业第六位(CB Insights 9月数据)。其惊人的估值背后,是令人瞩目的增长数据:过去十年复合增长率达100%,成为史上最快增长的科技公司之一;每月平台用户高达1.35亿,每分钟诞生1.2万个新设计;营收达15亿美元,连续六年盈利且无任何负债;过去12个月新增用户4500万,未来发展潜力无限。然而,庆典上联合创始人兼CEO梅拉妮·珀金斯并未公布IPO计划,让投资人心情复杂。
据微新创想旗下睿兽分析统计,Canva自2014年以来经历了15轮融资,总额超过5.726亿美元,涉及近40家投资机构。创始人夫妇身家达72亿美元,承诺将大部分捐赠用于慈善事业。尽管珀金斯仅担任联合创始人兼CEO,但她是公认的公司灵魂人物。Canva还有两位联合创始人:首席运营官Cliff Obrech(珀金斯创业时的男友,现丈夫)和首席产品官Cameron Adams。
尽管两位男性贡献卓著,但了解Canva创业历程的人都会认同:没有珀金斯,就没有Canva的辉煌。她的创业故事充满曲折与精彩。作为连续创业者,珀金斯是天生的企业家,Canva是她第三次创业尝试。据Entrepreneur报道,她14岁时就开始销售自制围巾,展现出对设计的浓厚兴趣。珀金斯的本科经历跨越三所大学,专业涉及传播、心理和商务。从入学起,她就热衷于教授年轻人使用设计软件,很快发现这些软件学习门槛高、不易上手。她不禁思考:为何没有一款适合初学者的设计工具?这个想法促使她边读书边创业,开发一款帮助学校制作年鉴的设计软件。
2007年,珀金斯用5000美元家资与男友Clive共同创立Fusion Books,公司设在自家客厅,母亲也会帮忙。当时年仅20岁的珀金斯毅然退学,全身心投入创业。Fusion Books发展迅速,次年3月已有15个客户,第三年增至80个。珀金斯很快又感到不满足,她梦想打造一个全球设计爱好者共享的平台,而不仅仅是行业应用。做平台需要更多资源,于是她在经营Fusion Books的同时开始融资。没想到,第一笔资金竟耗时三年才获得。投资人多次拒绝她,理由包括:她是女性、教育背景不足(大学退学生)、不会编程、缺乏技术团队背书,且不愿将公司迁往美国。估值过高、项目太早期等也是拒绝借口。但根本原因在于,投资人普遍不看好她的创意和成功可能性。
珀金斯的坚定意志和应对策略最终打动投资人。她发现,与其自夸或索要资金,不如向投资人请教。这种方式让双方逐步了解项目和创业者,甚至可能获得更多资源。每次被拒后,她都会认真修改计划书,据说Canva的商业计划书最终版本多达46版!2012年,珀金斯遇到Google Maps联合创始人Lars Rasmussen,后者对她的想法表示兴趣,成为公司技术顾问并引荐人才。在Lars帮助下,Canva的首席产品官和首席技术官迅速到位,种子轮融资取得突破。2012年,经纬等硅谷机构投资160万美元;2013年初,澳大利亚政府支持140万美元。2013年8月Canva上线,当月用户达5万,年底突破75万,十年后增至1.35亿。连续十年每年翻番,一位澳大利亚女性创造了全球消费互联网企业罕见的增长奇迹。2021年9月,Canva宣布新一轮融资,估值达400亿美元,成为超级独角兽。今年8月8日,再获一轮融资,风头直追Databricks(9月15日Databricks宣布超5亿美元融资,估值430亿美元)。
关于Canva的成功,珀金斯强调两点:第一,从细分市场切入再做大平台。Fusion Books的经验让Canva深刻理解用户需求,避免被虚幻的伪需求误导。投资人最看重的是珀金斯将Fusion Books做盈利的实战经验,证明她是个接地气的创业者。第二,人脉的蝴蝶效应。珀金斯善于利用人脉资源,通过谦卑学习、真诚交流,最终实现关键人物推荐,形成连锁反应。2011年融资时,她偶然认识硅谷大佬Bill Tai。Bill建议她去旧金山寻求投资,并引荐Google Maps联合创始人帮助组建技术团队。尽管Bill最初只投资2.5万美元,但珀金斯坚持沟通,最终Bill参与第二轮投资。珀金斯曾说:”没有Bill,就没有后来的一切。”
创业十年,珀金斯有独特的减压方式:写作让她思考更深入,坚持记录睡眠状况并改善,喜欢冒险式度假彻底放松,享受安静环境或轻柔音乐,以及泰式按摩、散步和瑜伽。相比之下,丈夫Cliff通过社交充电。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休息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