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生成PPT赛道热度不减,2025年9月数据显示头部创企Gamma访问量已近3000万,并宣布完成a16z领投的6800万美元B轮融资,估值达21亿美元。据AI产品榜统计,AIPPT赛道Top3产品流量平均涨幅超30%,新晋产品Mentimeter环比增幅达42%,流量接近600万。这一增长态势,在经历大厂渗透和Agent产品加速覆盖的双重压力后,让AI+PPT场景重新焕发生机。

一年前我们曾关注Gamma、Prezi、Sidesgo等产品,如今Google、微软等科技巨头正深度整合AI模型生态至办公场景,各类主打”交付结果”的Agent产品也加速布局AI+PPT领域。尽管竞争激烈,但以Gamma为代表的AI PPT产品却展现出强劲生命力。数据显示,Gamma访问量年增长近一倍,超越Prezi登顶赛道,其1亿美元的ARR使其在AI产品中位列前五,成为20亿美元估值的坚实支撑。由爱设计孵化的AIPPT海外站流量同样实现爆发式增长,从106万跃升至607万,跻身赛道Top2。

AI PPT赛道呈现两升两降格局:Gamma、AIPPT持续上升,而Slidesgo和Prezi等传统产品下降。从”人写内容-AI写内容”与”自由画布-传统16:9画布”的象限定位来看,结合传统画布与AI内容生成的产品流量表现更佳。Gamma的突破性进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新增画幅尺寸选择功能,覆盖传统16:9画幅;优化内容输入形式,支持演示文稿、网页、文档、社媒等四种形式,并可根据需求调整信息密度与图文比例;大幅提升导出质量,解决文字排版错误问题,支持PPT、PDF、Google Slides等多种格式导出。

长期付费用户评价显示,Gamma的核心优势在于可视化呈现与内容尊重度。其智能图表排列、数据可视化能力持续优化,且完全保留用户原始内容意图。多形式输入输出功能满足不同场景需求,新增的Gamma Agent功能更让用户可通过自然语言修改内容和排版。尽管订阅价格不菲,但凭借这些优势,Gamma商业化表现依然亮眼。用户反馈显示,其AI生成能力优于同类产品,主要争议点集中在付费门槛与价格。

AIPPT的快速增长则源于精细化的海外运营策略。创始人赵充在播客中透露,AIPPT采用”国内验证功能移植+搜索+KOL种草”模式,海外功能上线晚于国内半年且优先选择国内受欢迎的功能。由于海外定价是国内的四倍但付费率仅及国内一半,AIPPT在竞争激烈的海外市场坚持”跑通国内再出海”原则。其针对不同人群推出定制化模板和功能,如与人民网合作推出”党建风格”模板,精准触达公务员群体,这种差异化策略有效突破流量瓶颈。

从Gamma和AIPPT的案例可以看出,AI能力差距成为产品分化的关键。AI理解用户意图、尊重原文内容、展现专业排版能力的产品更能获得用户青睐。在PPT场景中,AI将文字转化为可用PPT的能力比模板资源、动画效果等传统优势更为重要。各产品也在相互借鉴,AIPPT即将上线类似Prezi的动画演示功能,而Mentimeter则通过互动性实现差异化突破。

被称为”新产品”的Mentimeter实则早在2016年就已上线,2024年加入AI功能后实现流量爆发。其核心优势在于互动性,通过二维码让观众参与投票、词云、开放式问答等互动环节,实时反馈结果直接显示在PPT中。这种互动模式在授课、培训场景中效果显著,但受限于需要联网,目前无法离线使用。2024年5月推出的AI Menti Builder套件虽补足内容生成功能,但AI体验基础粗糙,未能形成差异化优势。

整体来看,AI正降低PPT制作门槛,更多创作者参与内容制作。获得市场认可的创企正在不断拓展适配场景边界。AI的恰当应用、用户需求洞察与能力落地,将成为这一赛道持续增长的关键。随着技术不断成熟,AI+PPT场景有望创造更多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