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硬件崛起:价格与价值如何敲开大众消费之门

AI应用落地日益成熟,AI硬件也顺势崛起。根据36氪发布的数据,截至2025年上半年,中国具身智能与AI硬件投融资达114起,融资总额超145亿元。仅在2025年5月,流向AI硬件的资金就占到全部投融资的五成以上。AI眼镜、AI玩具、AI学习机等硬件产品,不仅完成市场培育,已经开始从小众爱好走向大众视野。

一个切面是,双11期间超过百款智能AI硬件在天猫平台首发,比如夸克自研AI眼镜、Rokid智能眼镜、加速进化机器人等新品。而智能眼镜、智能机器人、AI电脑等跃居天猫3C数码行业趋势新品类TOP3。只是这些AI硬件售价不菲,即便是双11大促期间,价格也比肩智能手机和智能平板等成熟电子产品。除了受到AI大模型及应用水平的影响,不同细分赛道的产品,究竟能给用户带来怎样的特殊价值,仍然是AI硬件要直面的根本问题。不然,他们只能停留在锦上添花的阶段,而不是成为刚性电子产品消费。

AI眼镜:比肩手机的价格,却没有手机的能量

众多AI眼镜品牌寄希望于双11。几乎都在不同电商平台,给出了价格优惠。10月24日凌晨,夸克AI眼镜在天猫预售,价格为4699元,叠加双11补贴后,普通消费者券后价3899元,淘宝88VIP会员最低到手价3329元。上线半日,冲上天猫智能眼镜实时榜Top1;上线11小时,已超过其他品牌近三天的累计销售。目前该产品卖出超4000件,平台显示60天内发货。

AI硬件崛起:价格与价值如何敲开大众消费之门插图1

与夸克AI眼镜一同冲上天猫XR设备双11热卖榜前2的另一款产品,是灵伴科技于今年9月推出的乐奇AI眼镜新品Rokid Glasses。该产品预售时的定价是3299元,此次双11,券后价2894元,目前卖出超6000件,在天猫平台的同比成交额增长超过7倍。

小米今年夏天推出的AI眼镜,也在试图冲一冲销量。相比前两个品牌,这款产品售价更低,1999元的定价,双11期间,京东购买可享9折优惠,到手价1709元。小米可穿戴部门负责人李创奇曾在产品发布会上透露,这款眼镜整机物料成本就高达1290元,基本处于硬件微利或不赚钱的状态。

可能正是定价策略的原因,截至当前,仅京东一个平台,就销售超过5万件。在京东智能眼镜热卖榜上,连续一个月排名榜首。但是这个数字距离海量的智能手机和家电出货量,还是相差甚远。李创奇曾公开表示,希望三年内让小米AI眼镜实现年出货量超500万副。

虽然出货量不算惊艳,但是如果看涨幅,似乎还比较乐观,而且市场给予AI眼镜的预期也很高。天猫平台数据显示,双11抢先购的首小时,智能眼镜同比增长25倍。京东平台数据则显示,上半年智能眼镜成交量同比增长超过10倍。据IDC预测,2025年中国智能眼镜出货量将达到290.7万台,同比增长121.1%。

销量增速乐观的部分原因是,眼镜可能是目前AI落地最成熟的一款硬件产品,甚至被称为是「可以随身携带的个人移动入口」。在拍摄、问答、支付、录制等方面,给用户带来解放双手的一种轻松感和新奇体验。比如,长按镜框触摸板就能直接唤醒AI,直接与之互动;支付不用手机,链接支付宝看一下就能付款。

AI硬件崛起:价格与价值如何敲开大众消费之门插图2

但是AI眼镜目前的功能还是有限,所以不可避免要与现有硬件设备互动协同,而不是彼此割裂。这也是产品的卖点之一。小米AI眼镜试图串联起手机、汽车与智能家居等硬件设备,让AI体验覆盖更多生活场景。夸克AI眼镜则更侧重与阿里生态的协同,搭载通义千问大模型,并深度融合支付宝、淘宝、高德地图等多款应用。

阿里巴巴智能信息事业群智能终端业务负责人宋刚在介绍该产品时着重强调了这一点,它的价值不在于硬件本身,而是通过「软硬件结合」,为用户打造独特的AI体验。与阿里深度合作的Rokid 乐奇,同样联合支付宝实现Rokid Glasses的「看一下支付」升级。只需要「乐奇、付钱、确认」这6个字,所有Rokid 乐奇眼镜用户都能通过看一下完成支付。

不管怎么说,消费者对AI眼镜的接受度是在提升的。《2025年中国AI眼镜行业研究报告》显示,近61%的受访者已购买或计划购买智能眼镜,其中接近四成用户明确想入手AI功能眼镜,2000-3000元是普遍能接受的价格区间。

尽管如此,AI眼镜仍未跳出小众产品的范畴。首先是销售渠道的局限。目前AI眼镜以线上售卖为主。小米布局了小米商城、京东、天猫等平台,夸克仅在天猫旗舰店独家销售。线上模式免去了线下物业的成本,能快速试错,但是用户不能亲自试戴,也就很难以第一视角体验AI眼镜交互,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影响购买决策。

除此之外,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24年消费级AR眼镜市场动态与行业趋势洞察》报告,当前阻碍用户购买AR/AI眼镜的核心因素中,「价格过高」和「缺乏明确的杀手级应用或刚需使用场景」是影响用户下单的主要原因。

AI硬件崛起:价格与价值如何敲开大众消费之门插图3

也就是说,当前AI眼镜的主流定价区间已经和智能手机高度重合,却尚未达到手机覆盖日常的海量应用生态。而对比智能手机的发展路径,也能侧面感受AI眼镜的增长速度。2009年,还处于市场培育期的智能手机全年销量就达2164万部,而2025年中国智能眼镜出货量预计仅290.7万台,市场规模仍有巨大提升空间。

AI 玩具:用户对价格异常敏感

除AI眼镜外,AI硬件领域最受关注的另一个细分赛道是AI 玩具。珞博智能今年9月刚宣布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旗下AI潮玩「芙崽」,便成了今年年度爆款。芙崽日常售价是399元,双11期间淘宝券后369元、京东券后329元,一度冲到了京东AI玩具热卖榜第二名。

而今年618期间,芙崽开启首轮预售仅10分钟就破千单,目前月销量已突破2万台,渠道预订单超过10万台。这款外形像「毛球」的产品,共有五种颜色,分别对应五种不同的初始性格,会随着用户的陪伴动态变化,聊得越多会变得越「话痨」,长时间置之不理则会逐渐「自闭」。

霸占京东AI玩具热卖榜榜首的,是专注儿童启蒙教育领域的本牛科技推出的「牛听听」系列新品——慧听牛A3电话版。作为一款面向0-12岁儿童的AI互动熏听机,AI能力是其最大的亮点,深度集成京东JoyInside大模型、火山大模型和DeepSeek,根据孩子正在听的音频主动发起对话互动,帮助培养儿童的思维与理解能力。

AI硬件崛起:价格与价值如何敲开大众消费之门插图4

这款产品刚发布时日常售价999元,双11期间京东活动价799元、淘宝券后798元。但是这个爆款的销量也不尽如人意。目前在天猫、天猫国际、淘宝平台全网年销量超过7000件。京东平台销量更高,显示超3万件。

和传统玩具不同,AI 玩具似乎融合了深度学习、情感计算等多种人工智能技术,核心是为用户提供情感陪伴、教育学习等多方面价值。「芙崽」主打的是前者,「慧听牛」侧重于后者。这让AI玩具的应用场景不断延伸,消费群体也突破了传统玩具的「儿童限定」,很多年轻人,甚至老年人,都成了目标用户。

比如FoloToy就专门为老年人开发了AI陪伴产品,既能帮老人记录人生经历,还能生成图文回忆录。这些「亮点」是不是有效转化成了「卖点」,也很难讲。而且AI玩具的售价也比传统玩具更高,且不同品牌间差距极大。前瞻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智能玩具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AI玩具价格体系呈明显梯度,基础款多在300-400元,中端款在千元左右,高端款能达到万元以上。

而消费者对AI玩具的价格敏感度非常高,数百元基本是多数人的冲动消费临界点。不少人认为这类产品更新迭代速度快,会把购买预算限制在1000元以内,一旦超过这个范围,就会慎重考量。

关于销售渠道,AI玩具和AI眼镜一样,高度依赖线上,只是背后原因不尽相同。芙崽、慧听牛的爆火,是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媒体「种草」的结果,所以线上销售才是带动口碑传播的最高效路径,更容易精准触达追求潮流的年轻人、注重教育的年轻家长这类互联网原住民。

AI硬件崛起:价格与价值如何敲开大众消费之门插图5

但这一赛道面临的难题同样突出。当前AI 玩具的销量由技术、情感需求、IP吸引力、实际用户体验等多方面共同推动,行业却面临同质化竞争严重的问题,除了外观不同,多数AI玩具品牌都具备语音交互、情感回应和知识科普等基本功能,缺乏差异化,因而导致较高的退货率。

要想进一步增强用户接受度,如何向消费者更清晰地传递更深层次的核心卖点,成了所有品牌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AI学习机:销售动力依然强劲

如果说AI眼镜还处于探索阶段,AI玩具又不够刚需,AI学习机则直击用户痛点,且是最成熟的AI硬件品类。淘宝学习机品类双11热卖榜,学而思和科大讯飞旗下的学习机占据前三甲。销量最好的几款有学而思T4学习机,科大讯飞T30系列学习机。

学而思学习机旗下有T4、T4Turbo和T4Pro三个型号,区别主要在存储容量。双11期间,这几款产品到手价集中在5499元至6799元之间。目前,该系列在淘宝已经卖出超1万件,近7天内销量超500件,荣登88VIP甄选学习机热销榜榜首,京东销量也达到3万件。

AI硬件崛起:价格与价值如何敲开大众消费之门插图6

科大讯飞销量排在前位的也是T30Lite、T30Pro和T30Ultra 这三个型号,双11到手价在6659元10959元之间。这个系列在淘宝和京东分别卖出了超过1万台和5000台。

虽然价格昂贵,但是AI学习机整体销量其实一直在增长。根据洛图科技发布的《中国学习平板零售市场月度追踪》报告,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学习平板市场全渠道销量为180.6万台,同比增长3.5%,销售额为54.3亿元,同比增长7.4%。

搭载专属AI大模型,是目前市面上主流品牌AI学习机着重推广的卖点。比如,科大讯飞使用的是星火认知大模型,学而思背后是九章大模型,作业帮则是银河大模型。这些大模型与教育资源的深度结合,让学习机彻底摆脱了「知识存储工具」的定位,转型成学生的「智能学习伙伴」,比如提供个性化学习方案、精准定位学习问题等。

艾媒咨询发布的《2025-2026年中国智能平板学习机市场趋势研究报告》显示,品牌提供的学习资源、产品软硬件结合的使用体验,是消费者决定购买的主要因素。相较于价格,消费者更看重的是「教育投资回报」,只要AI功能对学习有用,即便价格偏高也愿意接受。

AI 学习机虽然采用的是「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但线上渠道明显更加重要。在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学习平板市场的总销量中,线上销量126.5万台,占全渠道总量的70.1%,同比增长3.6%,京东和天猫是线上两大核心阵地。

纵使AI学习机正处于高速增长期,但与目前超过1.8亿的K12在校生群体相比,市场渗透率依旧非常低,未来增长空间依然广阔。只是跟AI眼镜的困境类似,学习机动辄大几千甚至上万元的价格,与中高端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高度重叠。因此,要想进一步提升销量,品牌必须向消费者证明,AI学习机所提供的专属教育价值,足以与手机、电脑这些通用且功能强大的设备相媲美,甚至比后者更高。

更关键的是,AI学习机的消费场景很特殊。使用者是学生,付费的却是家长。家长在购买时一定有自己的动机,而学生却直接决定产品是高频使用还是被闲置吃灰。在这两个维度上,品牌同样需要找到平衡。

双11期间AI硬件销量的爆发,是小众爱好开始转变为大众消费的一个信号。然而,不论是AI眼镜还是AI玩具、AI学习机,什么时候能够更好地切中用户刚性需求,真正解决普通人的痛点问题,或许才是AI硬件真正走入大众生活,成为电子消费产品的标志。

最新快讯

2025年11月13日

18:19
在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特斯拉与沃尔沃的最新智能服务产品近日获得了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的正式批准,这一重要举措标志着这两大国际汽车品牌在智能服务领域的战略布局迈出了关键性步伐。作为首批获得中国认证的外企大型语言模型产品,特斯拉的“xBot客户服务”与沃尔沃的“小沃智能助手”不仅展现了上海作为全球汽车产业核心城市的创新实力,更彰显了这座城市在智能科技...
18:19
近日,Verinext 与 AI 企业软件公司 DevRev 联手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出革命性的全新 AI 助手“Computer”。这一强强联合旨在彻底打破企业内部长期存在的数据孤岛困境,全面推动 AI 创新应用,并为企业实现跨越式增长注入强劲动力。作为行业领先者,Verinext 始终致力于通过安全、负责任的 AI 解决方案,为企业创造高投资回报率和...
18:19
在2025年百度世界大会上,百度创始人李彦宏以《效果涌现》为题发表了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AI能力内化后对生产力的革命性推动作用。他强调,当AI技术不再是单纯的技术成本,而是深度融入生产流程的核心要素时,其价值将实现质的飞跃。这一观点为当前AI产业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 李彦宏指出,当前AI产业结构呈现“正金字塔”形态,即底层芯片技术占据绝大部分价值,而模型和应...
18:12
江苏托球农化股份有限公司近日正式在江苏证监局启动首次公开募股(IPO)辅导工作,目标登陆北京证券交易所(北交所),此次辅导机构由实力雄厚的太平洋证券担任。作为一家深耕农药领域的专业企业,托球农化自2003年成立以来,始终专注于农药原药、制剂及关键中间体的研发与生产,凭借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已发展成为行业内的佼佼者。其核心产品线涵盖溴菌腈、氟虫腈等多个...
18:12
拉卡拉创始人孙陶然正积极推动公司冲刺港交所,计划实现A+H股双上市目标。这一战略举措不仅标志着拉卡拉发展新阶段的开启,更被视为巩固孙陶然"创业教父"行业地位的关键一步。回顾其创业历程,2019年公司成功登陆创业板后,此次港交所冲击无疑将为其发展注入新动能。 拉卡拉的创业故事颇具传奇色彩。公司由孙陶然联合雷军、君联资本等知名投资人共同出资200万美元创立,凭借...
18:12
西班牙证券市场监管委员会(CNMV)近日对全球知名社交媒体平台X处以高达500万欧元的巨额罚款,这一严厉处罚源于X平台在金融产品广告监管方面存在的严重违规行为。监管机构指出,X平台未能有效履行其监管责任,允许未授权的金融公司Quantum AI在平台上持续发布加密货币广告。这一违规行为不仅违反了西班牙的金融广告法规,也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 自2023年3...
18:12
中芯国际近日正式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财务报告,数据显示公司经营业绩再创新高。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71.62亿元,同比增长9.90%,这一成绩主要得益于晶圆销量的显著提升以及产品结构的持续优化。尤为亮眼的是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到15.17亿元,同比增幅高达43.10%,展现出公司盈利能力的强劲增长势头。 从全年来看,前三季度累计营收已达495.1亿元...
18:12
江苏泽景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近日正式宣布重启港交所上市进程,此前因申请材料满6个月失效而暂缓的IPO计划再度提上日程。该公司于今年5月向香港交易所提交的上市申请材料已失效,现通过更新招股书的方式重新启动上市步伐,展现了其坚定的资本市场布局决心。 作为汽车电子领域的创新先锋企业,泽景电子专注于挡风玻璃HUD和增强现实HUD解决方案的研发与生产。公司成立于201...
18:12
11月12日,浙江时迈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向香港交易所递交招股书,由华泰国际独家担任保荐机构。这家成立于2017年的创新药企专注于下一代T细胞衔接器(TCE)疗法的研发,凭借双特异性抗体技术激活T细胞,实现对肿瘤细胞的精准杀伤。这一创新疗法有望为肿瘤免疫治疗领域带来革命性突破。 从财务数据来看,时迈药业正稳步改善盈利能力。2023年公司亏损7494.3万元,...
18:12
合盛硅业(SH603260)最新公告显示,持股2.29%的股东富达实业因面临资金需求,计划减持不超过2707.05万股。根据公告披露的减持安排,该股东将通过两种方式逐步退出:其中不超过1%的股份将采用集中竞价方式减持,剩余不超过1.29%的股份则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完成。若以11月10日收盘价58.51元/股为基准计算,此次顶格减持将套现约15.84亿元,对市场...
18:12
秦安股份(SH603758)于11月11日发布重要公告,宣布将通过全资子公司陆岭山溪实施现金收购,目标为安徽亦高光电99%股权,整体交易金额高达8.85亿元。根据评估报告显示,亦高光电股东全部权益价值为9.59亿元,较其账面净资产实现了289.91%的显著增值。此次并购完成后,亦高光电将正式纳入秦安股份的合并财务报表体系,为其带来新的增长动能。 此次交易中,...
18:12
11月12日,浙江时迈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向香港交易所递交招股书,华泰国际担任独家保荐人,标志着这家创新生物技术企业迈向国际资本市场的重要一步。作为下一代T细胞衔接器疗法的先驱企业,时迈药业自2017年成立以来,始终专注于双特异性或多特异性抗体技术的研发与应用,致力于为全球肿瘤患者带来革命性的治疗选择。 时迈药业目前拥有四款自主研发的临床阶段候选药物,其中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