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层二硫化钼等原子层厚度二维半导体材料,正引领着半导体技术的革命性突破。这些材料有望突破1nm技术节点的晶体管制造瓶颈,从而延续摩尔定律的辉煌,为未来芯片发展开辟新路径。同时,它们还能实现与硅基芯片的3D异质集成,有效克服存储墙问题,预计将使芯片性能提升上千倍。我国科研团队经过多年潜心研究,在二维半导体材料制备技术与设备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实现了科技成果转化,成立了北京火眼新材料制造有限公司。这一创新项目已获得中关村耐心资本的大力支持,中关村发展集团旗下中关村协同创新基金完成了对北京火眼新材料制造有限公司的独家天使轮投资,融资将专项用于二维半导体材料及设备的产业化研发。

随着人工智能和移动终端的迅猛发展,芯片的高算力与低能耗需求日益迫切。传统半导体材料已接近性能极限,而二维半导体材料作为后摩尔时代的新型半导体材料,被科学界和产业界寄予厚望,为延续摩尔定律提供了全新方向。在海淀区五道口附近,一间面积不大的实验室里,几位创业者正从事着二维半导体材料领域的颠覆性研发工作。一间办公室,几台世界级高精尖科学仪器,研发人员全情投入,正是人们对科学家创业场景的生动写照。公司创始人、首席科学家谢黎明博士在北京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曾赴MIT进行访问研究,并在斯坦福大学完成博士后研究,长期专注于二维半导体材料研究。他带领的创业团队在二维材料制造和设备研发方面拥有丰富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北京火眼新材料制造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专注于二维半导体材料及生长设备、晶圆检测设备的研发与制造。

提到半导体,就离不开摩尔定律这一半导体行业的经验定律。该定律指出,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量每隔约18至24个月便会翻倍。然而,随着晶体管尺寸的不断缩小,基于硅的技术进一步缩小的难度越来越大,延续摩尔定律面临巨大挑战。二维半导体材料具有原子层厚度,有望突破这一瓶颈,实现硅基3D异质集成,因此在电子芯片、光电子芯片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谢黎明博士表示,二维半导体材料使得芯片性能具有3个数量级以上的提升空间,已成为各国研发机构追逐的焦点。北京火眼新材料制造有限公司的核心业务为二维材料制造以及材料制造/检测专有设备,已拥有多项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和专利,包括独特的高温原位成像技术和液相外延技术,能够实现二维材料制造过程中的原位质量控制,目前已使用液相边缘外延方法获得全单层外延,这一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属于领先水平,为二维半导体材料的高质量制造提供了关键支持。

公司已有设备产品包括高温原位成像材料生长系统FE-900,能够实现二维材料及其它材料生长过程的原位高分辨光学成像,从而获得材料成核生长、微观形貌等参数的实时信息,为剖析材料生长机理机制、改进材料生长工艺提供精确数据,产品已经实现了市场销售和应用。另外,二维材料液相外延设备、晶圆检测设备正在进行样机验证,预计不久将推向市场。

科学家创业,十年磨一剑。谢黎明博士正带领着他的团队眼望科技发展前沿,潜心专注研发,致力于成为二维半导体材料及设备制造的引领者,并将与研究机构、半导体企业一起努力实现基于二维半导体材料的原型芯片示范验证,以及与硅芯片异质集成芯片的示范验证。中关村协同创新基金传承中关村发展集团“技术偏好型的善意投资人”理念,在众多的早期初创高科技企业中看准了火眼新材料的稀缺性与技术创新性,对其进行了天使轮投资。中关村协同创新基金董事长孙次锁认为,二维半导体材料的研发成功将具有颠覆性意义,未来的市场应用空间达数千亿人民币。预计3年内,火眼新材料将实现8英寸晶圆的研发。公司有着长、中、短期相结合的合理规划,高温原位成像设备已实现销售和应用,晶圆检测设备也即将投放市场,为二维新材料的研发和公司稳定发展提供了支撑。协同基金将继续提供全方位的投后服务,同时利用自身的品牌和产业资源帮助项目扩大产业影响力并开发产业客户,助力项目与合作伙伴一起,共同开创二维半导体材料领域的新篇章,为未来的科技革命注入新活力。

最新快讯

2025年11月20日

09:41
2025年11月19日,谷歌地图宣布将推出四项由人工智能驱动的重大更新。此次更新包括新增“行前须知”功能,利用Gemini模型整合评论与网络信息,提供预订方式、隐藏菜单等实用建议;优化“探索”标签页,精准推荐附近热门场所;推出充电桩可用数量预测功能,帮助电动车用户避开高峰;并上线匿名评论功能,用户可使用昵称和头像发布评价。其中,AI建议功能已向iOS用户开...
09:41
2025年11月20日,AMD锐龙AI 9 HX 470处理器现身SiSoftware数据库。该处理器为12核24线程设计,基础频率2GHz,加速频率达5.25GHz,集成Radeon 890M核显,性能较前代提升150MHz。其规格与Strix Point旗舰型号相近,属于代号“Gorgon Point”的Zen 5 Refresh移动处理器系列。预计A...
09:41
2025年11月,微软CEO萨提亚·纳德拉宣布推动公司向生成式AI时代全面转型。为此,他任命15年前主导云转型的高管Rolf Harms为AI经济学顾问。Harms曾撰写《云计算经济学》白皮书,助力微软确立云战略。此次他将重新评估AI时代的经济逻辑,指导基础设施、平台与应用的全面变革。纳德拉强调,需像当年发展云一样构建AI工厂与Copilot体系。尽管AI...
09:41
2025年11月20日,英伟达CEO黄仁勋表示,全球芯片设计师团队稀缺,行业面临严峻人才挑战。他指出,随着芯片数量与组件模型的日益多样化,设计与集成复杂性显著上升。为应对这一局面,英伟达已逐步扩展业务,开始为计算机制造更多关键组件。此举旨在优化系统协同效率,缓解因人才不足和架构复杂带来的发展瓶颈。
09:41
2025年11月20日,英伟达CEO黄仁勋表示,越来越多客户在评估其他替代方案后,最终选择转向与英伟达合作。他指出,这类客户数量正持续增长。此番言论揭示了英伟达在AI芯片竞争加剧背景下,仍保持强劲市场吸引力。黄仁勋强调,客户通过对比性能与生态优势后,更倾向于采用英伟达解决方案。这一趋势反映出公司在高性能计算领域的领先地位未受根本动摇。
09:41
2025年11月20日,英伟达CEO黄仁勋在公开演讲中表示,人工智能技术已迈过关键“临界点”。他指出,当前AI在算力、模型架构与应用场景方面实现突破性进展,推动全球科技产业变革。黄仁勋强调,生成式AI和大语言模型正加速落地,广泛应用于医疗、金融、制造等领域。他预测未来五年内,AI将深度融入基础设施,重塑生产力格局。此番言论反映了业界对AI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普...
09:41
2025财年第二财季,公司实现营收204.5亿美元,高于市场预估的201.2亿美元。上半年累计营收达204.5亿美元,净利润为8.456亿美元。其中,智能设备业务(IDG)贡献显著,收入达285.7亿美元。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智能设备业务的强劲表现,推动整体营收超出市场预期。
09:41
2025年11月20日,英伟达公司结束了其第三季度财报后的分析师电话会议。会议在美国加州举行,由公司高管团队主持,主要回顾了本季度财务表现与业务进展。此次会议旨在向投资者和分析师解读财报数据,并回应市场关注的技术发展与未来战略规划。会上,英伟达披露了营收、利润及各业务板块增长情况,并展望了下一季度的预期。会议持续约一小时,未发布额外公告。
09:41
2025年双十一期间,白酒行业呈现“量增价跌”分化态势。传统电商平台名酒价格大幅下探,如飞天茅台补贴价跌破1700元,主要受经销商库存压力下的抛货行为及平台补贴引流影响。与此同时,即时零售、抖音等新兴渠道实现逆势增长,销售额显著提升。这一现象反映出消费者偏好向“即买即饮”的即时性消费场景转变,渠道变革正重塑白酒销售格局。
09:41
2025年11月20日,多家头部房企推进债务重组,碧桂园、融创中国、旭辉控股等企业采用强制可转换债券工具,推动行业风险化解。该工具兼具“削债+转股”功能,可在降低债务规模的同时调整资本结构,区别于传统展期模式,实现实质性减债。此举被视为房企应对行业调整、穿越周期的重要创新路径,有助于恢复企业财务稳定与市场信心。
09:41
2025年11月20日,具身智能公司星动纪元宣布完成近10亿元A+轮融资,由吉利资本领投,北汽产投战略投资,北京人工智能产业基金等联合注资。公司已与吉利、顺丰、TCL等企业达成深度合作,海外业务占50%,客户涵盖全球TOP10科技巨头中的9家。其具身大脑ERA-42实现对双足人形机器人及五指灵巧手的精准控制,为国内首家具备该能力的企业。产品包括星动L7、Q...
09:41
在 Slush 2025 主会场,Lovable 联合创始人兼 CEO Anton Osika 宣布公司年度经常性收入(ARR)仅用四个月就从 1 亿美元倍增至 2 亿美元,刷新欧洲 SaaS 增速纪录。这家一年前在斯德哥尔摩成立的“氛围编程”平台总计融资逾 2.25 亿美元,最新估值 18 亿美元。Osika 把高速增长归因于“坚持留在欧洲”——尽管早期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