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西班牙IE大学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欧洲民众对人工智能监管的呼声日益高涨。在对3000名欧洲居民的抽样调查中,超过68%的受访者明确表示希望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以规范人工智能的发展并减轻其对就业市场的冲击。这一比例较2022年的58%增长了18%,反映出公众对人工智能监管需求的显著提升。研究指出,人们最普遍的担忧集中在工作机会可能因自动化水平提升而流失,这直接推动了他们对加强人工智能监管的诉求。
这项具有深度洞察力的研究由IE大学”变革治理中心”完成,该中心作为应用研究机构,致力于增进公众对创新的理解、预测和管理。值得注意的是,在所有欧洲国家中,爱沙尼亚是唯一一个支持度出现下滑的国家,其民众希望政府对人工智能实施限制的比例从去年的58%降至35%,降幅达23%。尽管存在个别例外,但欧洲整体呈现出压倒性的共识:政府应当对人工智能进行有效监管,以降低就业市场的不确定性。
IE大学专家Ikhlaq Sidhu指出:”公众对人工智能监管的接受度呈现持续上升趋势,这一变化与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的普及密切相关。”在全球范围内,各国政府正积极构建人工智能算法的监管框架。以欧盟为例,其”AI法案”将采用创新的风险分级监管方法,根据不同应用场景的风险等级制定差异化监管策略。英国首相里希·苏纳克也计划于11月1日至2日在具有历史意义的布莱切利公园举办人工智能安全峰会,这座曾协助破解二战密码的庄园象征着英国在科学和技术领域的传统优势,英国正致力于将其打造为人工智能安全监管的全球标杆。
然而,IE大学的研究也揭示出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大多数欧洲民众难以区分AI生成内容与真实信息。仅有27%的受访者表示能够识别AI生成的虚假内容,而欧洲老年群体在这方面的能力更为薄弱,52%的人承认无法自信辨别。这一发现凸显了在推进人工智能发展的同时,提升公众媒介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紧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