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科技新知(ID:kejixinzhi),作者王思原,编辑伊页,经微新创想授权发布。从创立到上市,蔚来、小鹏和理想分别耗时4年、7年和5年,而成立仅2年的极氪已进入路演阶段,或将打破造车新势力最快上市纪录。据知情人士透露,极氪近期将在香港、新加坡、中东等地与投资者会面,评估其在纽交所IPO的吸引力,计划募集约10亿美元资金。若成功,这将成为自滴滴2021年募资44亿美元以来,中国企业在美最大规模的IPO。作为吉利旗下子品牌,极氪自带”金汤匙”光环。无论是两年内推出三款车型的速度,还是交付量创下新势力最快纪录,甚至获得宁德时代等资本青睐,都展现出强大的融资能力。这样的成绩在现实中显得近乎完美,但近两年资本市场和消费市场的变化,也让极氪的短板需要被重新审视。

01上市在即,预期下调
近年来,吉利、广汽、长城等传统车企纷纷创立全新电动品牌,独立运营电动化产品,试图在全球纯电汽车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并在资本市场获得长期支持。背靠吉利的极氪发展最为迅猛,交付量屡创新高,今年有望超越蔚小理。目前正值上市前的最后阶段,多位资深投资人士表示,极氪上市成功的可能性极大。但据消息人士透露,极氪尚未与国内及香港投资机构接触,重点转向海外投资者。截至9月初,极氪已与新加坡和欧洲部分投资机构进行初步会谈。据洽谈结果显示,极氪希望获得180亿美元估值(约1314亿元),比蔚来和小鹏当前美股市值高出30亿美元。有投资人指出,这一估值超出预期。考虑到仍处于早期沟通阶段,极氪的报价还有下调空间。科技新知认为,极氪想要达到蔚小理同等市场估值,难度不小。

首先,当前美股环境和市场活跃度已降温。投资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对汽车电动化概念的热情减退,中概股认可度在2020年环境变化后发生转变。严格的监管审核、高通胀和不断上升的利率,导致近两年中概股数量和募资规模锐减,部分企业甚至退出美股。科尔尼咨询董事桂灵峰表示,美国资本市场对中概股和纯电动汽车企业仍持谨慎态度。极氪在欧洲布局较为急促,尤其在德语区推广显得仓促,主要目的是向海外投资者展示存在感。从这一角度看,海外投资者对其商业模式和产品前景预测较为保守。

极氪的优势在于作为从传统车企拆分出的独立品牌,可以与其他品牌共享平台研发投入和资本开支,财务数据更乐观。但吉利拥有全球最多的汽车子品牌,投资者会理性评估极氪研发和供应链成本对毛利率的影响。极氪CEO安聪慧曾表示,今年上半年毛利率达两位数,高于行业水平,但与头部新势力仍有差距。此外,极氪能共享SEA浩瀚架构的程度,以及宁德时代的战略扶持力度,都将影响最终估值。

对于尚未盈利的极氪,更多投资者评估市值的核心是未来增长潜力,而非当前收入。如何在保持独立性的同时完成2025年65万辆销量目标,是关键考量。今年上半年,极氪净亏损8.09亿元,较上年同期扩大。从线下渠道建设到座舱和智驾短板的改进,都需要持续资金投入。但吉利集团内部要求极氪资金自担和独立的呼声渐高,这意味着极氪需在加速上市的同时增强”自我造血”能力。

02降价换量,加速与补课并行
极氪成立之初就设定了激进目标:2025年实现65万辆年交付量,成为全球豪华电动车市场前三。”去年销量7万辆,今年目标是14万辆,压力很大但未放弃。2025年要在2024年基础上再翻倍,实现65万辆交付目标。”安聪慧表示。然而,今年前三个季度,极氪仅完成目标的56.42%。最后冲刺阶段,要靠三款走量车型实现月销1.5万辆以上,在同行价格战背景下难度不小。

极氪的产品定义和营销策略明显走差异化路线。极氪001、009和X分别对应猎装轿跑、豪华MPV和紧凑型SUV细分市场,类似长城欧拉和硬派越野模式,从小众切入,用爆品拉动销量。成功先例在前,极氪战绩也不错。极氪001上市两年多,一直是40万以上纯电车型销冠,今年仍蝉联30万以上纯电车型销冠;50万元以上极氪009销量表现突出。但行业价格战加剧,细分市场用户规模瓶颈,极氪不得不降价应对。官方称降价是为了扩大用户范围。安聪慧表示:”通过权益方案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扩大了用户开口,产品订单显著提升。”数据反映,极氪月销重回万辆大关。

科技新知认为,极氪降价除了稳住主力车型001销量外,还为进入中低端市场的极氪X做铺垫。今年4月推出的20万元以下极氪X,进入竞争激烈的中端SUV市场。安聪慧透露,今年14万辆销量目标中,极氪001、009和X预计分别交付7万辆、3万辆和4万辆以上。对于起售价近50万元的极氪009这类中大型MPV,市场过于小众,难以支撑销量(前三个季度销量刚突破万辆),最后一个季度突破3万辆几乎不可能。降价后的极氪001销量虽有回暖,但爆款特质也让友商看到豪华猎跑市场潜力。蔚来ET5旅行版、腾势N7,以及阿维塔12等竞品,在定位和性能上与极氪001重合度高,且前两者售价更低,预计将带来冲击。因此,极氪X成为冲量的关键车型。上市至今月交付量约4000辆,占总量3成以上,对刚交付车型而言表现不错。但能否达到全年4万辆目标,仍需观察。

03与蔚小理对比,差距何在?
极氪打造品牌的路径借鉴了新势力思路,如强调智能科技、用户共创等。但在智能化方面,虽领先传统车企,与特斯拉、蔚小理、华为等第一梯队仍存在差距。以自动驾驶为例,小鹏XNGP可实现高速、城市、停车场场景无缝连接;理想计划年底前在100城开通城市NOA;华为已覆盖45城,阿尔塔、问界等车型也将加入特定场景智能驾驶行列。相比之下,售价30万元的极氪001才刚上线”高速NZP”,要知道这一功能在10万元级别国产车上已普及。值得注意的是,极氪NZP采用Mobileye方案,使用纯视觉系统和低算力芯片,体验良好。自研路线将采用英伟达芯片,搭配视觉系统和激光雷达,高低搭配兼顾成本和技术优势,且适用于浩瀚架构其他品牌。

极氪智能驾驶进展缓慢的原因,有业内人士猜测是Mobileye EyeQ5H芯片首次量产上车时,感知数据和极氪规控算法配合不佳。简单说就是自研路线尚不成熟。事实上,车机一直是极氪短板。首款车型极氪001交付初期频繁出现卡顿、黑屏、语音迟缓等问题。极氪斥资3亿元为车主免费换装高通8155芯片系统才稳住局面。但今年多位车主反映中控屏出现动力系统故障信息。微博上多名大V发文称,极氪车机BUG导致倒车时影像或雷达延迟,引发撞车事故。今年人才招聘、研发投入及车主反馈显示,极氪正在加速补齐短板。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极氪长期未解决的电动门缺陷,以及辅助驾驶优惠服务区别对待车主,成为新的诟病。9月极氪进化日活动上,NZP功能上线送出12个月免费使用权,现场欢呼,但001车主却反应冷淡。一位车主称”惊喜之外,还有恶心”,因为未勾选NZP的车主获赠12个月免费使用权,而已勾选但未付款车主获赠终身免费使用权。极氪解释是为感谢提前支持智能驾驶的车主,但此举引发不满——一来有区别对待之嫌,二来相当于”亏了3万”。部分车主表示,当时未勾选也有销售误导,有的销售建议先观望再补购。新能源车迭代快,蔚小理等新势力在老用户权益上已走过弯路。极氪此次决策失误,更显弄巧成拙。

销量上极氪已具备与蔚小理比肩的实力,但长远来看,智能座舱、智能驾驶、产品质量和用户信任才是车企稳健发展的保障。以用户体验见长的新能源车,体验不仅限于车内,更关乎车外服务。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微新创想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微新创想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http://www.idea2003.com/。

最新快讯

2025年11月01日

07:29
尽管开发商Rockstar Games已正式宣布《侠盗猎车手6》(GTA6)将于2026年5月正式发售,但广大玩家群体对于这款备受期待的作品是否会再次遭遇延期仍抱有诸多疑虑。近期,芬兰知名游戏工作室Remedy Entertainment发布的最新财务报告显示,《马克思·佩恩1+2》重制版项目"正按照既定计划稳步推进",这一消息意外地引发了业界对于Rocks...
07:29
科技媒体9to5Mac近日独家披露了一项重要发现,通过深度拆解M5 iPad Pro内部结构,iFixit团队注意到设备顶部麦克风区域存在明显预留空间,其尺寸与位置特征与第二个前置摄像头完美契合。这一关键证据直接印证了彭博社此前关于苹果可能为iPad Pro升级双前置摄像头的市场传闻。 尽管目前市售的M5 iPad Pro仍维持单摄前置设计,但内部工程师的布...
07:29
科技媒体9to5Mac于10月31日独家披露,苹果公司正酝酿一项重大产品革新,计划于2026年正式推出搭载内置红外摄像头的“AI版”AirPods。这款创新机型并非旨在取代现有的AirPods Pro 3,而是作为一款高端独立产品线独立推出,核心聚焦于AI驱动的“视觉智能”功能,为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沉浸式体验。 这一战略布局延续了苹果公司一贯的多元化产品策略...
06:58
知名数码博主@数码闲聊站近日爆出惊人消息,称苹果iPhone Air在首发周内的激活量仅为5万余台,直呼"市场表现相当疲软"。这一数据犹如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市场湖面,瞬间激起千层浪,尤其与苹果CEO蒂姆・库克近期在分析师会议上对iPhone Air销量问题选择回避的态度形成强烈反差,更让外界疑窦丛生。 关于iPhone Air的产能调整,目前市场传言四起,呈...
06:58
11月1日08时至2日08时,我国部分地区迎来强降雪天气。西藏东北部、黑龙江中部及北部、吉林东部等地将出现大雪,局部地区更是可能出现暴雪,降水量高达10~15毫米。这场降雪不仅降水量大,还伴随着显著的积雪增长。上述地区新增积雪深度普遍在4~8厘米,局部地区积雪深度更是突破12厘米大关,形成厚重的雪被。气象部门特别提醒,相关地区需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做好防范措施...
06:58
2025年11月1日,全球知名制药巨头诺和诺德正式宣布完成对9000名员工的裁员通知,这一规模庞大的调整行动标志着公司战略转型的关键一步。此次裁员范围覆盖全球,是公司新任CEO Mike Doustdar在上月启动的全面重组计划的核心组成部分。根据诺和诺德的官方声明,此次重组的核心目标在于集中公司资源,全力推进新型减肥药的研发与商业化进程,以巩固其在生物制药...
06:58
2023年,中国地震局率先提出设立国际地震科考委员会的倡议,经过两年多的深入磋商与多边协调,这一由中国发起的全球性地震科学研究合作平台于2024年9月5日正式宣告成立。该委员会作为国际地震学与地球内部物理学协会(IASPEI)框架下的首个由中国倡议成立的专门委员会,将致力于推动全球地震科学考察领域的深度合作与资源共享。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在地震科学研究领域...
06:25
2025年11月1日,中国航天事业迎来又一历史性时刻,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员乘组成功入驻中国空间站“天宫”,标志着我国空间站建设与应用进入新阶段。此次任务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经过精准控制与对接,航天员们顺利进入空间站,开启了为期六个月的科学探索之旅。执行本次任务的三名航天员将全面开展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不仅将验证长期驻留支持技术的可靠性,还将推动空...
05:52
2025年11月1日,弗吉尼亚州州长正式宣布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合作计划,携手全球制药巨头阿斯利康、礼来和默克共同打造先进的制药制造中心。根据协议,三方将联合投入高达1.2亿美元的私营领域资金,用于在弗吉尼亚州建设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制药生产基地。这一战略举措不仅将显著提升该州在生物医药制造领域的核心竞争力,还将为保障美国乃至全球的药品供应链安全提供坚实支撑...
05:52
2025年11月1日4时58分,中国航天事业迎来又一历史性时刻,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员乘组成功进驻中国空间站,与正在轨执行任务的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实现“太空会师”。这一壮丽景象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新阶段,也是我国载人航天史上的第七次空间站交汇对接,彰显了我国航天技术的持续突破与卓越成就。 此次会师过程精彩纷呈,两乘组航天员在精准对接后,顺利打开舱门,互致...
04:12
2025年11月1日,中国航天再创辉煌时刻,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成功实现自主快速交会对接。这一壮丽篇章的开启,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事业迈入新纪元,为未来空间站长期驻留和深空探索奠定坚实基础。 此次对接任务的创新之处在于,飞船在入轨后完全依靠自主导航系统完成对接过程,无需地面控制中心实时干预。这一技术突破不仅大幅缩短了对接时间,更彰显了中国航天人在...
04:12
2025年11月1日凌晨3时22分,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以惊人的速度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整个交会对接过程仅耗时约3.5小时,这一壮举不仅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的重大突破,更刷新了我国载人飞船与空间站交会对接的最快纪录,彰显了我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态势。 此次任务荣幸搭载张陆、武飞、张洪章三位优秀的航天员,他们将执行为期约6个月的在轨驻留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