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随着GPT技术的爆发式增长和大模型的跨越式发展,人工智能正式迈入2.0时代,整个产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浪潮。在此历史性背景下,由深圳市科技交流服务中心与深圳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联合主办,中国投资协会股权和创业投资专业委员会、深圳市创业投资同业公会以及至美资本等机构共同支持的“AI 2.0,投资新机遇——2023中国人工智能投融资峰会”于10月13日在深圳会展中心(福田)2号馆盛大举行。

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力量,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催生着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这一领域已成为全球科技与产业竞争的制高点,中国人工智能产业也正迈入高质量加速发展的全新阶段。然而,在机遇面前也伴随着挑战,关键技术受制于人、产业体系尚不完善、头部平台企业技术升级滞后等问题亟待解决。

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全球竞争与发展浪潮中,创业公司是推动科技创新的先锋力量,而创投机构则是支持这些企业乘风破浪的坚实后盾。当前,全球主要国家正展开激烈的人工智能科技角逐。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已涌现出众多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创业公司,在多个细分领域展现出独特优势。以大模型为例,美国OpenAI凭借ChatGPT的爆发式增长突破十亿月活用户;Anthropic的Claude和Meta旗下的Llama紧随其后,前者获得亚马逊40亿美元投资,后者在Hugging Face社区下载量超过3000万次,GitHub相关项目数量突破7000个。国内各大科技企业纷纷展开”千模大战”,积极运用向量数据库等Langchain模型满足产业需求;与此同时,众多创业公司在垂直领域的大模型创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这座持续创造科技奇迹的城市——深圳,已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并走在全国前列。据统计,2022年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达2488亿元,同比增长32.10%。2023年,深圳市迅速推出《深圳市加快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应用行动方案(2023-2024年)》,统筹设立1000亿元人工智能基金群,积极打造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全力创建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先锋城市。

在深圳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上,挑战与机遇并存。投融资资源的有效配置,正是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催化剂。此次峰会吸引了超过300家人工智能创业公司及相关上市公司,200多家VC/PE和产业投资机构参会,数十位人工智能领域创业公司创始人、高管、产业专家及资深投资人出席并发表主题演讲或参与圆桌论坛。

中国投资协会副会长、创投委会长沈志群在大会致辞中指出,加快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创新发展,实现这一领域的自立自强,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领先企业,是打赢中美科技战、投资战的重要战役。他强调,面对AI 2.0新时代,投资机构必须重点解决五个问题:一是大力支持”投早投小”;二是全面提高投后管理服务;三是开拓资本与项目对接渠道;四是重视投资形成产业集群;五是加快推进股权投资生态圈和产业链建设。

松禾资本创始合伙人厉伟发表主题演讲《”窄门——科创必由之路”》,系统阐述了科技创业的关键要素;大米创投董事长艾民分享了对AI 2.0时代投资逻辑的独到见解;AI语音通话服务商硅基智能创始人兼董事长司马华鹏以《为人类创造一亿硅基劳动力》为题,分享了企业在人工智能应用落地方面的创新实践。

上午的第一场圆桌论坛由投资人、原央视财经主持人艾诚主持,与来自创东方投资、东方富海等机构的7位资深投资人,围绕”AI新时代,投资新机遇与新挑战”展开深入对话。第二场圆桌论坛由至美资本管理合伙人任东林主持,联合清控银杏合伙人程鹏,与来画、硅基智能等头部人工智能创业公司创始人,聚焦”行稳创新,铸造高质量中国人工智能企业战舰”主题,从创业视角解读新时期企业长效健康发展新思路。

下午的第一场圆桌论坛由至美资本管理合伙人任东林主持,联合毅达资本合伙人周喆,与矩阵起源等6位细分领域领先创业公司创始人,探讨人工智能在垂直行业的商业落地与产业化话题。最后一场圆桌论坛由任东林联合索道投资创始合伙人石东华主持,与优地科技等5位机器人和自动驾驶领域硬科技创业者,分享对”机器人——行业发展新范式与新机会”的专业观点,深入讨论具身人工智能产业化进程的关键问题。

峰会期间特别设置了”投融资专场路演”环节,通过企业与投资机构一对一洽谈,为双方提供高效对接平台。此次峰会与”第四届深圳国际人工智能展”同期举办,吸引了众多优秀人工智能企业与创投机构参与,以专业化、国际化、高端化的宗旨推动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健康发展。主办方表示,此次峰会旨在聚集产业、资本、行业组织和专业媒体等各界人士,共同探讨中国人工智能的技术发展、产业进展和创业公司投资价值,推动这一战略性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最新快讯

2025年09月18日

15:50
9月18日,备受瞩目的第28届中国国际复材展盛大开幕,中国石化上海石化携自主研发的60K大丝束碳纤维新产品震撼登场。这一创新成果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标志着我国在高性能碳纤维领域实现历史性跨越,为推动我国从碳纤维大国向碳纤维强国迈进注入强劲动力。作为国内碳纤维行业的领军企业,中国石化上海石化始终致力于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此次60K大丝束碳纤维的成功研发,不仅彰...
15:50
网络安全巨头Check Point近日正式宣布完成对AI原生安全平台Lakera的收购,这一战略性举措将显著强化其在人工智能安全领域的市场地位。Lakera作为行业领先的安全解决方案提供商,专注于为大型语言模型、生成式AI及智能代理提供全方位防护,其核心技术覆盖了提示词管理、RAG架构保护和MCP模型控制等关键环节。通过实时监测和防御提示注入攻击、数据泄露风...
15:50
9月18日,百度智能云灵医开放平台与北京市114预约挂号平台正式达成深度合作,共同推出创新性的智能分导诊功能。这一功能依托百度灵医大模型强大的智能分析能力,实现了全天候7×24小时在线服务,全面覆盖北京地区290余家医院、2.5万余个科室的丰富医疗数据资源。 通过引入智能化分诊系统,医疗机构单日处理咨询量显著提升5倍,同时分诊准确率稳定保持在95%以上。这一...
15:50
2025年9月18日,亚马逊广告正式宣布与全球知名流媒体巨头Netflix达成深度战略合作。根据双方联合发布的声明,这一创新合作将于2025年第四季度全面启动,初期将覆盖美国、巴西、墨西哥等11个重点市场。此次合作的核心亮点在于推出全新的程序化广告解决方案,通过亚马逊需求方平台(DSP)为广告主提供便捷的Netflix广告库存资源购买渠道。这些精选广告位将精...
15:50
2024年9月18日,科技部部长阴和俊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一组令人瞩目的数据: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已成功突破50万家大关,较2020年实现了高达83%的惊人增长。这一成就不仅彰显了我国科技创新生态的蓬勃发展,更体现了企业研发投入的持续加码。阴和俊部长在发布会上特别强调,2024年共有524家中国大陆企业跻身全球工业研发投入2000强榜单,这一数字占据了...
15:50
2025年9月18日,在国新办举办的一场备受瞩目的新闻发布会上,科技部部长阴和俊向外界权威发布了我国科技创新领域的最新成就。他透露,2024年全国全社会研发投入已突破3.6万亿元大关,这一数字较2020年实现了高达48%的显著增长。更令人瞩目的是,我国研发投入强度已提升至2.68%,不仅成功超越了欧盟的平均水平,更在全球范围内树立了新的标杆。与此同时,我国研...
15:50
在第28届中国国际复材展上,中国石化上海石化自主研发的60K大丝束碳纤维新品震撼亮相,标志着国内在该领域实现重大突破,成功填补了市场空白。该产品性能表现卓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其单股碳纤维可承受高达1吨的重量,展现出惊人的强度特性。与传统的48K碳纤维相比,60K新品在拉伸强度上提升了23%,弹性模量更提高了5%,这些关键性能的提升为碳纤维材料的应用开辟了更...
15:50
2025年9月18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再创历史新高,累计销量成功突破4000万辆大关。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不仅彰显了我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更印证了我国汽车产业实现转型升级的卓越成果。连续十年产销量稳居世界首位,充分展现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强大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潜力。 这一辉煌成就的背后,是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协同发力。近年来...
15:50
2025年9月18日,中国在脑机接口技术领域迎来历史性突破,相关研究成果成功帮助长期瘫痪的患者重新站起并实现行走,这一里程碑式的进展为无数患者带来了重获新生的希望。与此同时,该技术还显著改善了盲人的视觉感知能力,让失明人群重见光明。作为国内领先的脑起搏器研发企业,其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国内外400家顶尖医院,覆盖全球8个国家和地区,累计为3万名帕金森病患者有效提...
15:50
生物制药领域专注于视力疾病治疗的创新企业Ollin Bio近日宣布成功完成总额高达1亿美元的B轮融资,创下行业新纪录。本轮融资由全球知名风险投资机构ARCH Venture Capital独家领投,同时吸引了阿布扎比主权财富基金Mubadala Capital与专注于生物科技投资的Monograph Capital联合参与。这一重大融资不仅彰显了资本市场对O...
15:50
2025年9月18日,韩国科技巨头三星集团正式公布一项雄心勃勃的人才战略,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大规模引进6万名优秀人才。这一宏大的招聘计划将于2025年正式启动,并逐年稳步推进,每年预计招募1.2万名高素质人才。三星此次招聘的重心将聚焦于半导体、生物科技和人工智能三大核心战略领域,旨在通过汇聚全球顶尖人才,进一步巩固其在全球关键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并加速推动技术...
15:45
9月18日最新消息提醒家长们:氢气球看似可爱,实则暗藏巨大安全隐患,强烈不建议作为儿童玩具购买。近日河南就发生一起令人痛心的案例,一名7岁男童在玩耍时用打火机点燃氢气球,瞬间引发剧烈燃爆。孩子的头发被高温瞬间卷曲,眉毛睫毛全部烧光,脸部严重红肿,场面触目惊心。 更令人心酸的是,受伤的孩子竟天真地问妈妈:"谁家做的饭糊了?"这一幕让人既心疼又无奈。据孩子母亲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