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成式AI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用AI制作海报早已不是新鲜事。然而,当迪士尼旗下漫威影视发布的一张电视剧海报引发争议时,这场关于AI与创意的讨论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这张疑似由AI生成的《洛基》第二季海报,不仅让行业人士质疑连连,更引发了关于创作伦理与职业未来的深刻思考。

生成式AI就像一把双刃剑,在为企业节省成本、提高效率的同时,也像一根刺扎在影视制作人员的心头。在MidJourney等AI制图工具已广泛应用的情况下,企业用AI生成商业海报早已成为常态。虽然创意表现可能略显不足,但AI制图在省时省力、降低成本方面的优势不可忽视。然而,当全球娱乐巨头迪士尼发布《洛基》第二季海报时,质疑声四起。许多人怀疑这张海报出自AI之手,即便迪士尼与AI制图网站相继否认,争议仍未平息。

引发热议的海报出自上周迪士尼发布的《洛基》第二季。作为漫威宇宙二级核心人物,《洛基》由英国演员汤姆·希德斯顿主演,专为迪士尼流媒体平台Disney+打造。第一季上线后反响热烈,第二季新近播出。海报以希德斯顿的正面头像为中心,绿眼睛占据画面焦点,周围环绕着螺旋状设计,多个角色在其中穿行。看似普通的设计,却意外掀起轩然大波。

AI制图早已成为行业惯例。OpenAI的DALL-E3、微软Bing Image Creator以及Shutterstock等平台提供的AI工具,已成为许多企业的选择。但问题在于,迪士尼并未标注海报为AI生成。若真如网友所言出自Shutterstock的AI工具,则可能涉及侵权——因为Shutterstock要求AI生成图片必须标注”借助AI创作”。

最早质疑的是德国电脑绘图师Katria Raden。她指出,AI技术大规模应用正在取代艺术家的生计。”企业通过剥削打造AI技术,取代艺术家工作,这比裁员更不道德。”她的担忧道出了许多行业者的心声。网络热议中,有人批评迪士尼创意枯竭,也有人认为AI使用已成行业常态。

《秘密入侵》AI开场争议未平,《洛基》海报风波又起。迪士尼发言人澄清海报非AI生成,Shutterstock也证实了这一说法。设计师通过软件工具创作时空漩涡元素,而非AI生成。但网友似乎并不完全相信,因为迪士尼此前关于《秘密入侵》开场的解释同样令人存疑。

今年6月,《秘密入侵》上线Disney+时,其片头绿光笼罩地球、人面幻化成斯克鲁人的场景就被怀疑是AI制作。Method Studio承认使用了”特定AI工具”,但强调”AI只是众多工具之一”。然而,正值好莱坞演员与编剧大罢工期间,这一消息让谈判陷入僵局。生成式AI成为双方争议焦点。

AI应用不仅限于好莱坞,游戏开发行业同样面临变革。OpenAI推出GPT-4后,游戏开发者担心AI将取代自身工作。但现实是,AI已广泛应用于游戏开发——编写代码、生成创意、撰写对话,大幅提升效率。开发者Ammaar Reshi用GPT-4开发Snake游戏,仅用几行代码就完成HTML、CSS和JavaScript编写,ChatGPT还帮助他重写经典游戏SkyRoads代码。

影视行业使用AI引发争议的核心,在于对创作者权益的担忧。制片方用现有素材训练AI,可能侵犯版权并影响创作者未来工作。今年5月和7月,美国编剧协会WGA与好莱坞演员工会SAG-AFTRA先后罢工,要求制片方规范AI使用。最终达成的劳资协议中,AI不得用于撰写文学内容,制片方不得强制要求编剧使用AI工具,且必须披露所有AI生成内容。

编剧罢工虽取得暂时胜利,但三年后的下一次谈判将面临更严峻挑战。AI技术不断升级,而资方对编剧内容的依赖依然存在。正如WGA主席约翰·莱利所说:”AI目前还无法取代人类编剧,资方暂时离不开我们。”但资方技术实力雄厚,未来AI全面进入影视制作只是时间问题。

这场关于AI与创意的博弈仍在继续。影视行业如何在拥抱技术的同时保护创作者权益,将是未来发展的关键课题。生成式AI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传统行业的焦虑与变革的渴望。如何在创新与伦理之间找到平衡点,不仅关乎技术发展,更关乎文化传承的未来。

最新快讯

2025年11月06日

13:51
今冬,一种别具一格的糖葫芦在街头巷尾悄然走红,它就是奶皮子糖葫芦。与传统的山楂、水果糖葫芦不同,奶皮子糖葫芦以其独特的口感和新颖的搭配,迅速俘获了众多消费者的心,成为今冬的“顶流”美食。据了解,奶皮子糖葫芦将香浓的奶皮子与糖葫芦巧妙结合,外层是晶莹剔透的糖壳,内里则是柔软细腻的奶皮子,咬上一口,既有糖的甜蜜,又有奶的醇香,让人回...
13:51
10月29日,河北邢台沙河市街头上演了一幕令人瞠目结舌的惊险场面——一辆电动车上竟搭载了5名年轻男女,他们以极其危险的方式骑行,宛如上演现实版"叠罗汉"。据现场目击者描述,这辆电动车上的5人排列方式令人咋舌:1人蹲踞在电动车踏板处,3人紧紧挤坐在车座上,而最令人震惊的是,一名年轻女孩竟然直接骑在最后方男生的脖子上,随着车辆的颠簸起伏,女孩的重量完全压在男生脆...
13:51
11月3日至5日,四川德阳某所学校内上演了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奇遇:一只小鹿意外闯入教学区,在课间休息或晚自习时段,竟大摇大摆地走进教室。这只小鹿的行为十分出人意料,它径直走向学生的课桌旁,好奇地叼起桌上摆放的试卷,然后开始咀嚼起来。这一幕被在场的师生们意外撞见,不少人纷纷掏出手机,记录下了这难得一见的有趣场景。随着现场视频在社交媒体上的传播,这只小鹿的“吃作...
13:51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脑血管病科副主任医师霍晓川近日强调,虽然熬夜并非直接导致猝死的唯一因素,但长期或频繁熬夜会显著提升猝死风险。他特别警示,当身体出现以下四种危险信号时,必须立即停止当前活动,尽快进入休息状态。 连续三天以上每天睡眠不足4小时,将使心脏承受难以承受的压力。这相当于让心脏在高速运转模式下连续工作72小时,心肌细胞在不断的收缩与舒张中加速...
13:51
石科技近日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成功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标志着公司在智能计算领域的发展迈上了新台阶。此次融资由知名投资机构北京基石创投领投,嘉兴平湖金投积极跟投,展现了资本市场对公司技术实力和市场前景的高度认可。 作为一家专注于前沿技术的创新企业,石科技始终聚焦于"高性能计算(HPC)+人工智能(AI)"的核心技术,致力于打造全球领先的HAI统一计...
13:51
2025年11月6日,备受瞩目的科大讯飞1024开发者节上,公司震撼发布了基于其尖端星火语音大模型的创新技术——"百变声音复刻"。这项革命性技术仅需用户提供一句简短的录音样本,便能以惊人的精度还原任意音色,更可通过用户自定义指令轻松生成多样化声音风格。从深沉的低音到清脆的高音,从稚嫩童声到沧桑老者,该技术实现了声音的无限可能。 此次技术突破将深刻改变数字人、...
13:51
2025年11月4日,备受瞩目的中德水泥行业节能降碳研讨会于北京隆重召开。此次盛会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携手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与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联合主办,旨在深度推进中德工业减碳工作组2025年度工作计划的全面实施。会议汇聚了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德国经济事务和能源部对外经济政策司等政府机构代表,以及来自两国行业协会和重点企业的杰出...
13:51
近日 IBM 宣布将进行大规模裁员,涉及数千名员工,这一决定标志着这家拥有114年历史的科技巨头正在进行重要的战略转型。作为全球科技行业的领军企业,IBM 的这一举措不仅反映出自身的发展方向,更折射出整个科技行业的新趋势。 据 IBM 公司官方确认,此次裁员将影响其全球约27万名员工的"个位数百分比",具体人数预计在2,700至5,000人之间。公司发言人表...
13:14
2025年11月4日,瑞慈医疗的全资附属公司正式签署合同,斥资1.99亿元人民币,成功购置了上海市徐汇滨江云锦东方的一套豪华别墅。该别墅坐落于龙启路377弄,拥有570.06平方米的宽敞建筑面积,其单价高达34.9万元/平方米,彰显了其非凡的豪宅属性。据悉,公司已支付3000万元作为订金,剩余的1.6895亿元尾款计划于2025年11月30日前全部付清。此次...
13:14
2025年,蓝思科技制定了雄心勃勃的生产目标,计划全年交付3000台人形机器人和超过10000台四足机器狗。这一目标的提出,彰显了蓝思科技在智能机器人领域的强劲发展势头。近日,该公司董事长周群飞在广发证券主办的交流会上公开分享了公司的发展战略。他表示,蓝思科技已成功实现具身智能硬件的规模化交付,并在整机组装方面位居行业第一梯队,已然成为全球最大的具身智能硬件...
13:14
世界首座公铁两用双层斜拉悬索协作体系大桥——铜陵长江三桥今日正式通车,标志着我国桥梁建设技术再攀新高峰。这座雄伟的桥梁全长11.88公里,采用"四线铁路+六车道高速公路"的先进建设标准,实现了交通功能的完美融合。上层为时速120公里的高速公路,方便车辆快速通行;下层则分别布设了时速250公里的沿江高铁和时速160公里的普速货运铁路,全面覆盖高速、城际及货运铁...
13:14
2025年11月6日,在上海国际进口博览会浦东分论坛上,浦东新区区长吴金城发表了令人瞩目的行业预测:智元机器人明年出货量有望突破纪录,强势跻身全球第一。这一消息不仅彰显了浦东新区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先地位,更预示着中国机器人产业的蓬勃发展。 早在今年7月,全球首款全尺寸开源公版人形机器人“青龙”家族的发布,便为人工智能产业注入了强劲动力。这款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