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成式AI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用AI制作海报早已不是新鲜事。然而,当迪士尼旗下漫威影视发布的一张电视剧海报引发争议时,这场关于AI与创意的讨论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这张疑似由AI生成的《洛基》第二季海报,不仅让行业人士质疑连连,更引发了关于创作伦理与职业未来的深刻思考。
生成式AI就像一把双刃剑,在为企业节省成本、提高效率的同时,也像一根刺扎在影视制作人员的心头。在MidJourney等AI制图工具已广泛应用的情况下,企业用AI生成商业海报早已成为常态。虽然创意表现可能略显不足,但AI制图在省时省力、降低成本方面的优势不可忽视。然而,当全球娱乐巨头迪士尼发布《洛基》第二季海报时,质疑声四起。许多人怀疑这张海报出自AI之手,即便迪士尼与AI制图网站相继否认,争议仍未平息。
引发热议的海报出自上周迪士尼发布的《洛基》第二季。作为漫威宇宙二级核心人物,《洛基》由英国演员汤姆·希德斯顿主演,专为迪士尼流媒体平台Disney+打造。第一季上线后反响热烈,第二季新近播出。海报以希德斯顿的正面头像为中心,绿眼睛占据画面焦点,周围环绕着螺旋状设计,多个角色在其中穿行。看似普通的设计,却意外掀起轩然大波。
AI制图早已成为行业惯例。OpenAI的DALL-E3、微软Bing Image Creator以及Shutterstock等平台提供的AI工具,已成为许多企业的选择。但问题在于,迪士尼并未标注海报为AI生成。若真如网友所言出自Shutterstock的AI工具,则可能涉及侵权——因为Shutterstock要求AI生成图片必须标注”借助AI创作”。
最早质疑的是德国电脑绘图师Katria Raden。她指出,AI技术大规模应用正在取代艺术家的生计。”企业通过剥削打造AI技术,取代艺术家工作,这比裁员更不道德。”她的担忧道出了许多行业者的心声。网络热议中,有人批评迪士尼创意枯竭,也有人认为AI使用已成行业常态。
《秘密入侵》AI开场争议未平,《洛基》海报风波又起。迪士尼发言人澄清海报非AI生成,Shutterstock也证实了这一说法。设计师通过软件工具创作时空漩涡元素,而非AI生成。但网友似乎并不完全相信,因为迪士尼此前关于《秘密入侵》开场的解释同样令人存疑。
今年6月,《秘密入侵》上线Disney+时,其片头绿光笼罩地球、人面幻化成斯克鲁人的场景就被怀疑是AI制作。Method Studio承认使用了”特定AI工具”,但强调”AI只是众多工具之一”。然而,正值好莱坞演员与编剧大罢工期间,这一消息让谈判陷入僵局。生成式AI成为双方争议焦点。
AI应用不仅限于好莱坞,游戏开发行业同样面临变革。OpenAI推出GPT-4后,游戏开发者担心AI将取代自身工作。但现实是,AI已广泛应用于游戏开发——编写代码、生成创意、撰写对话,大幅提升效率。开发者Ammaar Reshi用GPT-4开发Snake游戏,仅用几行代码就完成HTML、CSS和JavaScript编写,ChatGPT还帮助他重写经典游戏SkyRoads代码。
影视行业使用AI引发争议的核心,在于对创作者权益的担忧。制片方用现有素材训练AI,可能侵犯版权并影响创作者未来工作。今年5月和7月,美国编剧协会WGA与好莱坞演员工会SAG-AFTRA先后罢工,要求制片方规范AI使用。最终达成的劳资协议中,AI不得用于撰写文学内容,制片方不得强制要求编剧使用AI工具,且必须披露所有AI生成内容。
编剧罢工虽取得暂时胜利,但三年后的下一次谈判将面临更严峻挑战。AI技术不断升级,而资方对编剧内容的依赖依然存在。正如WGA主席约翰·莱利所说:”AI目前还无法取代人类编剧,资方暂时离不开我们。”但资方技术实力雄厚,未来AI全面进入影视制作只是时间问题。
这场关于AI与创意的博弈仍在继续。影视行业如何在拥抱技术的同时保护创作者权益,将是未来发展的关键课题。生成式AI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传统行业的焦虑与变革的渴望。如何在创新与伦理之间找到平衡点,不仅关乎技术发展,更关乎文化传承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