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 有新Newin(ID:NewinData),作者 有新,经微新创想授权转载。Matthew Ball,前亚马逊Prime Video战略负责人,现为麦肯锡与KKR的高级顾问。本周,各大硅谷科技巨头纷纷发布财报,Matthew发表了一篇题为《Parallel Bets, Microsoft, and AI Strategies》的文章,深入剖析了PC、Mobile与AI三个时代软硬件的竞争格局,并从微软视角解读了当前AI市场的竞争态势与战略布局。注:为便于理解,本文将“Parallel Bets”译为“赛马”,其含义类似于赌马比赛中同时下注多匹马,或赌球比赛中同时押注多支球队,是一种分散风险、寻求更多机会的多元化策略。

PC时代
1981年8月,IBM首款个人计算机横空出世,成为首款搭载微软MS-DOS操作系统的计算机(技术层面近乎相同,被称为IBM PC DOS,或PC DOS、IBM DOS)。彼时,Unix操作系统在个人设备操作系统市场占据约55%份额,其余份额分散于施乐Alto(1973年原型)、CP/M(1974年)、TRSDOS(1977年)、Commodore KERNEL(1977年)、Atari DOS(1979年)、Apple DOS(1978年)及SOS(1980年)等。到1985年,MS-DOS市场份额已超50%,1989年接近90%。Matthew指出,尽管微软在80年代取得巨大成功,但Bill Gates始终对DOS的局限性保持警惕。随着个人电脑普及率逐年攀升,其应用场景从工作领域迅速扩展至休闲娱乐,开发人员数量也持续增长,这些变化既为市场带来利好,也暗藏危机。微软作为主要受益者,其地位却面临挑战。苹果GUI计算机系列(如1983年Lisa电脑)逐渐崭露头角,与DOS的命令行界面形成鲜明对比。1984年,麻省理工学院启动Unix窗口系统项目,1985年IBM开发OS/2并与微软合作,但与IBM DOS不同,OS/2由IBM主导,旨在推广IBM硬件而非个人电脑生态系统。1986年,Sun、AT&T和施乐联合制定Unix GUI规范(OPEN LOOK,后发展为Open Windows),1988年IBM、HP、康柏和DEC成立团体推动数字Unix(Tru64 Unix)。Matthew认为,平台级变革在所难免,微软不仅面临新竞争对手,其中部分还是现有许可方,可能破坏其操作系统许可业务,威胁其增长、投资与产品战略,甚至改变行业利润格局。为应对不确定性,微软在80年代和90年代初采取了一系列“赛马”策略:继续开发MS-DOS;与众多Unix阵营公司合作,特别是Xenix(1980-1989年);投资Windows GUI操作系统(1983年启动,1985年发布Windows 1.0,1991年发布3.0版);与IBM合作开发OS/2;收购SCO 20%股份;开发跨平台应用套件微软Office。尽管微软进行了多元化投注,但始终以Windows为核心,通过操作系统授权抢占PC市场。Windows 3.0的巨大成功反而加速了OS/2的衰落,IBM在1992年独占OS/2,最终版本于2001年发布。1993年,Unix阵营为对抗Windows推出COSE倡议,但Windows 95的轰动成功使其成为唯一选择。微软从这些“赛马”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并加强与关键行业伙伴关系。即便Windows稳固市场地位后,微软仍对产品策略保持警惕。Windows 95发布前,微软推出Bob操作系统,但因其设计缺陷迅速失败。1995年,盖茨在“互联网潮汐浪潮备忘录”中强调互联网的重要性,认为其比GUI更关键。PC的比喻虽不完美,但围绕IBM PC形成的生态现象成为15年技术发展的关键。微软积极布局互联网领域,推出Internet Explorer(1995年)、MSN门户(1995年)、收购Hotmail(1997年,2023年估值7.6亿美元)、Messenger(1999年)等。同时,微软在操作系统领域继续多元化,1997年收购苹果5%股份,涉及苹果将IE设为Mac默认浏览器。

移动时代
回顾微软2023年的“赛马”策略,经验教训显而易见:微软在搜索、门户、邮件、消息等消费者互联网服务市场失利,尽管操作系统授权仍是重要收入来源。Linux的崛起(95%服务器运行Linux,Android基于Linux)和苹果iOS的成功,使微软在移动市场被替代。尽管Azure等生产力软件帮助微软持续发展,但移动设备市场份额已超2/3。关键在于,微软对移动市场的误判源于对智能手机概念的固有认知:智能手机应售价100-200美元、专注企业用户、配备物理键盘、数据使用最小化、电池续航数天、抗摔性强。这些假设在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看似正确,但最终被证明错误。微软沿用PC时代商业模式,未进行有效多元化,导致Windows Mobile不敌苹果iOS和谷歌Android。iOS凭借苹果的垂直整合策略(软硬件自研)和卓越设备设计取胜,Android则通过免费授权和Google Play生态优势胜出。微软直到2010年推出免费授权的Windows Phone,并与诺基亚达成独家合作(最终收购),但为时已晚。若微软更早布局智能手机,其移动操作系统或许能幸存。

AI时代
Matthew特别指出,微软在AI领域的“赛马”策略:投入数百亿美元研发AI,收购Nuance Communications(197亿美元,2021年4月),拥有1500多名AI研究人员。自2019年起,微软投资30亿美元于OpenAI(2015年成立),并提供必应搜索数据库支持其GPT模型训练。2022年12月,OpenAI团队开发的模型超越微软研究部门,Satya Nadella质疑“为何还需要微软研究部门”。随后,微软以100亿美元收购OpenAI 49%股权,获得技术整合权和75%利润分成(上限未知)。尽管如此,微软仍持续投资自研GPT和LLM技术,直接与OpenAI竞争。据The Information报道,微软正研发替代OpenAI模型的成本更低但性能稍逊的模型,并继续将ChatGPT支持的必应作为OpenAI ChatGPT的竞争对手,向其他AI初创公司提供必应数据库支持。Meta开源Llama模型威胁OpenAI商业模型,微软与Meta合作,但Meta也投资Anthropic(获谷歌数亿美元支持)。微软的“赛马”策略符合:资金充裕、追求“必胜”领域、资产与战略适配、变化快、不确定性高、参与者众多、进展隐蔽的特点。然而,Transformer模型的突然成熟和OpenAI的市场领导地位超出预期。若微软更早投资OpenAI或形成独家协议,其内部研发或已超越OpenAI。

对比亚马逊
亚马逊从2012年起押注“智能助手”时代,推出Echo设备并迅速成为第四支柱(与亚马逊市场、Prime、AWS并列)。2016年,Echo年销量达数百万台,2020年销量达数亿台,远超Google Home/Nest和苹果HomePod。亚马逊解锁Alexa软件,广泛部署于汽车、音响系统等。但Alexa面临参与度低、开发者生态薄弱的问题,导致销量虽高但价值有限,Alexa部门在2022年裁员中受重创。2022年末Transformer模型兴起,亚马逊原计划推出自研Transformer LLM“Bedrock”,但见ChatGPT后搁置,并放弃与OpenAI、Anthropic、Cohere等公司的合作。2023年,亚马逊调整AI战略:推出AWS市场支持第三方AI解决方案,投资12.5亿美元 Anthropic(获谷歌20亿美元投资),继续开发自研模型。

赛马策略的适用性
Matthew认为,“赛马”策略适合:资金充裕、追求“必胜”领域、资产与战略适配、未正确配置、变化快、不确定性高、参与者众多、进展隐蔽的公司。当前AI领域充满未解假设:封闭模型与开放模型优劣?Transformer模型是否会被替代?生成式AI成本与质量权衡?新公司/应用将如何涌现?技术或分发更重要?混合模型(如PhotoShop/Office接入第三方AI服务)是否可行?哪些产品需付费?这些问题受路径依赖影响,答案因行业而异。微软在Windows 3.0成功后聚焦Windows,被指“拥抱、扩展、扼杀”策略。但微软持续投资应用、工具和互联网服务,从中获益。亚马逊的Alexa设备虽亏损,但可能助力其重返市场领导地位,CEO Sam Altman已考虑进军消费硬件。

AGI的挑战
Matthew最后提出关键问题:当前AI体系结构是否分散了对AGI(人工通用智能)的注意力?John Carmack(3D图形之父,Oculus VR前CTO)创立Keen Technologies专注AGI,认为现有AI技术存在“百亿美元出口通道”,成为AGI实现障碍。狭义机器学习潜力巨大,但未必是AGI必要步骤。

Reference:https://www.matthewball.vc/all/parallelbets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微新创想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微新创想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http://www.idea2003.com/。

最新快讯

2025年11月08日

14:09
科技媒体thenewcamera近日曝光了一张极具价值的现场照片,揭示了大疆内部员工正在门店内并排对比测试新款Osmo Pocket 4与前代产品Pocket 3。通过直观的外观对比,Pocket 4的全新设计语言一目了然——机身线条更加流畅自然,整体轮廓显著纤薄,相较于Pocket 3棱角分明的方正造型,展现出更为现代简约的工业美学。尽管拍摄角度可能对视觉...
14:08
微软于11月7日向Dev和Beta频道的Windows Insider成员正式推送了KB5070300更新,将系统版本升级至26220.7070。本次更新聚焦于小组件面板的全面优化,引入全新的全页式设置界面,让用户能够轻松自定义仪表板顺序并将其设为默认启动项,大幅提升个性化体验。同时,导航栏图标新增通知角标功能,让用户能够更高效地追踪重要信息,不错过任何关键...
14:08
TikTok Shop在2025年第三季度的全球商品交易额突破190亿美元大关,这一数字已接近eBay同期185亿美元的业绩,展现出惊人的增长势头。其中,美国市场表现尤为亮眼,贡献了40至45亿美元的交易额,环比增长高达125%,成为平台重要的增长引擎。这一亮眼成绩的背后,是TikTok独特的"展示而非说教"的短视频模式。通过真实场景的沉浸式产品演示,创作者...
14:08
环球影业正全力推进《侏罗纪世界:重生》的续集筹备工作,据海外媒体最新消息透露,导演加雷斯・爱德华兹已正式进入回归执导的最终谈判环节。与此同时,片方也正在积极规划,计划集结前作中的全明星主演阵容,力求再现恐龙时代的震撼场面。 据悉,好莱坞影星斯嘉丽・约翰逊或将再次回归,饰演在《侏罗纪世界3》中留下深刻印象的佐拉・贝内特角色。此外,凭借精湛演技获得广泛赞誉的马赫...
14:08
2025年11月7日,广州楼市再创奇迹。天河区顶级豪宅项目保利·玥玺湾盛大开盘,当日销售额高达106亿元,强势刷新全国新盘单日销售纪录,成为今年唯一突破百亿大关的住宅项目。这一惊人的销售成绩不仅刷新了高端楼市开盘纪录,更彰显了一线城市核心地段高端住宅的旺盛市场需求。 保利·玥玺湾由实力房企保利发展精心打造,项目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卓越的产品品质,吸引了...
14:08
2025年11月8日,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能源工程正式拉开帷幕——世界首台650摄氏度高效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在华能玉环电厂顺利开工建设。这一项目作为华能玉环电厂四期工程的重点内容,将新建一台100万千瓦级燃煤发电机组,其技术参数堪称全球之最,主汽压力高达35兆帕,主蒸汽温度与再热蒸汽温度均达到惊人的650摄氏度,标志着人类在超超临界发电技术领域迈出了全新步...
14:08
2025年11月7日,日本厚生劳动省最新发布的数据揭示了一个严峻的公共卫生挑战。统计显示,截至11月2日的一周内,全国数千家定点医疗机构共报告流感病例超过5.7万例。这一数字较前一周激增一倍,反映出流感疫情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蔓延。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疫情爆发主要集中在关东和近畿地区,多地学校已出现集体感染现象,对当地教育秩序造成显著影响。面对日益严峻的疫情形势,...
14:08
2025年11月8日,备受瞩目的月之暗面官网正式公布了一项令人瞩目的技术突破——Kimi K2 Thinking模型在多项权威基准测评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卓越成绩。这一先进的人工智能模型在HLE评测中达到了44.9%的SOTA(State-of-the-Art)水平,在BrowseComp测试中更是表现抢眼,取得了高达60.2%的优异成绩,而在SWE-Benc...
13:37
2025年11月8日,备受瞩目的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拉开帷幕,其中"人工智能引领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论坛"成为焦点。阿里研究院院长袁媛在会上发表了题为"从编写代码到对话未来:生成式AI重塑软件的新范式"的主旨演讲,深入剖析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对软件产业的革命性影响。袁媛院长以独到见解指出,生成式AI正在彻底颠覆传统的软件开发模式,开启全新的智能化时代。她强调...
13:37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诺华公司以"从展品到商品,从共建到共赢"的战略愿景,隆重举办了一系列战略合作仪式。在此次盛会中,诺华公司与西门子医疗中国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同时与泰康保险集团达成生态合作意向,共同开启创新医疗合作新篇章。 此次三方合作聚焦放射配体疗法全产业链的深度发展,将通过资源整合与优势互补,构建完善的创新生态体系。合作将全面覆盖从技术研...
13:37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诺和诺德与上海临床创新转化研究院正式达成战略合作,签署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合作协议。此次合作标志着双方将在临床研究与转化医学领域展开全面而深入的合作,共同致力于推动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临床应用的转化进程,为提升上海在全球生物医药创新链条中的核心竞争力注入强劲动力。 此次战略合作的核心聚焦于创新机制建设与资源协同,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
13:37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赛诺菲展台以"健康中国"战略为核心主题,全面展示了其在慢病治疗领域的创新成果。展台重点聚焦心血管、代谢、呼吸及肿瘤四大关键慢病领域,同时涵盖了免疫炎症、移植和罕见病等全球医疗亟需的治疗方向。此次盛会共展出十款具有突破性的"同类首创"或"同类最佳"药物和疫苗,并展示了公司多款潜在重磅产品的全球研发管线。这些创新成果不仅彰显了赛诺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