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理想汽车CEO李想在接受央视《对话》栏目采访时透露,他与雷军、李斌、何小鹏等竞争对手保持着定期会面交流的习惯。面对潜在的竞争关系,李想却以”坦诚相待”形容彼此关系,这种高层间的良性互动为四家新势力车企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据知情人士透露,提升企业组织效率一直是这些企业家圈内的热门话题。从小鹏汽车切换至飞书办公系统这一案例,便可印证”蔚来、理想、小米等企业近年来的高速成长,与创始人之间的相互推荐密不可分”。
自去年以来,小米汽车SU7和YU7的颠覆性设计及快速产品化进程备受瞩目。鲜为人知的是,早在2020年小米集团就已全面启用飞书提升全业务运营效率。7月9日,何小鹏首次亮相飞书未来无限大会,分享了小鹏汽车如何借助AI技术,在飞书平台上构建自身数字化能力。他坦言:”我并非刻意为飞书做宣传,但这款产品确实帮助了小鹏,我也真心认可它。”何小鹏的发言与一年前李斌的观点不谋而合。去年大会上,李斌曾强调:”智能电动汽车行业竞争异常激烈,没有飞书提升组织效率,我们不可能在产业竞争中生存下来。”

近年来,李想、何小鹏、李斌等企业家相继出席飞书发布会,背后原因在于”蔚小理”上飞书后显著提升的协同效率。这些车企通过协同办公软件实现降本增效,而飞书也在新能源汽车行业高速发展中不断迭代升级,从主机厂应用逐渐扩散至整个产业链。如今,飞书已成为新能源车企不可或缺的数字化助手:在高度复杂的汽车行业生态中,飞书的高效协同功能和强大AI能力,正是车企提升组织效率、优化内部协作、强化供应链管理的”最优解”。
从协同提效到”体系化效率”,新能源车企的业务已呈现高度复杂性。传统制造、供应链、销售、服务与未来可期的自动驾驶、日常运营等多元业务需要统一管理。仅以车灯尺寸调整为例,就需要协调外饰、尺寸、质量及供应商等十多个团队反复沟通。过去五年,蔚小理在飞书应用上呈现三重递进关系。李想基于曾鸣组织四象限理论提出的”汽车行业版本”,发现组织问题本质在于不同象限下组织形态的差异。传统车企属于”工业型组织”,流程管理至关重要;早期互联网公司属于”初级网状组织”,技术架构是核心。理想汽车需要跨越不同象限,才能有效整合资源。李想在经纬亿万创业营上的分享,恰说明他已意识到汽车制造组织体系的复杂性,需要借助工具对齐认知、降低熵增。

2021年春季飞书未来无限大会上,李想曾指出:”飞书最大价值在于超级感知工具,不仅流转办公流和信息流,更传递认知与知识,通过有效共创方式将知识体系化。”如今,协同工具已渗透到主机厂运营的每个环节。飞书多维表格与ERP、SRM、WMS等垂直业务系统打通,实现多业务系统数据”力出一孔”。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蔚小理意识到单纯认知协同已不足够。李斌去年在飞书大会上提出的”提效是为了生存”观点,精准诠释了这一转变。蔚来能源部门上飞书最初是出于协同需求,但随着补能体系扩张,降本增效成为当务之急。以换电站为例,从选址分析到日常运营管理,需要协调业主、电网等外部资源,内部团队需进行项目式管理。随着蔚来补能网络扩大,能源团队的项目管理压力持续增长。通过飞书多维表格,蔚来将换电站建设与运营按项目模式管理,实现了预期节奏的补能体系布局,并推动补能网络向开放化发展——据悉蔚来80%以上电量被其他品牌使用。
今年新能源汽车行业迎来新转折:一方面汽车成为AI改变物理世界的重要终端,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权重提升;另一方面AI时代要求车企具备更快迭代速度,尤其新技术研发和内部创新。飞书与蔚小理的”共同进化”正发生在AI时代。蔚小理借助飞书实现效率提升,而飞书通过服务车企深化了对行业需求的理解,成为功能迭代的”基石”。ToB产品落地要求远高于ToC,飞书不得不构建AI产品评估模型。2025飞书未来无限大会上,飞书推出业界首个AI应用成熟度模型,将AI应用分为四个等级,其中M3和M4分别对应”成熟应用,可大规模使用”和”完全成熟,适合任何场景”,成为飞书AI产品标准。同时发布知识问答、AI会议、Aily、飞书妙搭等多款AI新产品。”我们承诺为企业提供’真能用、真落地’的AI产品,助力企业实现智能化。”飞书CEO谢欣表示。

小鹏汽车的AI提效案例正是飞书”AI进化”的最佳注脚。何小鹏分享道:”小鹏AI提效既包括汽车与AI的融合,也包括企业内部协同提效和项目提效。”飞书在降低企业熵增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小鹏此前月均产生1.2万场会议,总时长达1.4万小时,其中20人以上、超过90分钟的大型会议有344场。按每小时平均工资150元计算,一场大型会成本达2.7万元,”10场会议就够买一辆小鹏G6顶配版”。为此小鹏分两轮进行会议提效:第一轮将8人以内、低于1小时的线下会议转为线上飞书云文档协同,去年全年建立450万份云文档,减少30%非必要线下会议,72%员工使用云文档协作;第二轮缩短会议规模时长,并利用AI会议纪要提效。今年8人以下、小于1小时短会占比从一季度74%提升至81.2%,上半年AI生成纪要超63万份,平均每天3500份,会议效率提升30%,价值提升一倍。AI正将小鹏从繁杂会议中解放出来,使其聚焦产品设计、研发和用户洞察。今年年初上线的数字员工IRON,将小鹏44个服务台和系统整合,通过”飞书项目”敏捷管理,并接入飞书知识问答API,在报销审核、简历筛选、营销海报生成等方面提升效率,上半年渗透率近70%。”当企业真正认同群体效率、群体复利,将发生巨大变化。”何小鹏说。AI提效还推动小鹏AI门店管理系统持续迭代,与飞书共建AI服务台,门店员工可自动检索知识库生成话术,人工工单比例从15%降至8%。
五年间,飞书用户群不断扩大。协同工具已成为头部车企标配,飞书CEO谢欣透露,TOP30新能源车企中六成已使用飞书。这意味着飞书正成为新能源车浪潮中不可或缺的”推手”。飞书的外部机遇来自高速发展的国内新能源车产业,而其内部的高效协同办公能力、可定制扩展性、成熟AI技术,为新能源车产业复杂多变的生产组织形态提供了完美解决方案。汽车行业三年一小变、五年一大变,外显为价格战,内化为创新能力竞争,两者都关乎企业生产组织效率。从油到电、从物理按键到语音交互、从基础配置到智能座舱,车企能力要求已超越传统”象限”范畴。李想指出,未来成功车企必须横跨所有可能象限,具备整车设计制造能力、互联网快速迭代思维和高效服务体系。到2020年,蔚小理摸爬滚打五年后,发现行业普遍存在”黑洞”——离散制造需要大量协同,而电气化、智能化、网联化”三化”使问题更复杂。制造、互联网、半导体不同工作流需要协同完成,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漫长,内外部沟通耗费大量资源。为提升效率,蔚小理不约而同寻求协同工具解决方案。五年来在飞书上的实践,也折射出汽车行业叙事变化——从协同到项目管理,随着渗透率提升和工具迭代,AI提效将成为下一轮生产组织变革重镇。车企提效永无止境,五年前蔚小理率先上飞书,如今汽车产业链上企业云集,飞书已成为整条赛道的共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