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 字母榜,作者彦飞,经站长之家授权转载发布。MAD(美团、阿里、京东)外卖战局,在连续两场“疯狂星期六”的激烈交锋后,正演变成一场罕见的零和博弈。自2023年2月11日京东外卖上线以来,这场外卖“三国杀”已持续150天。美团、淘宝与京东三大平台互有攻防,虽未分出胜负,却将整个外卖(含非餐饮品类)市场规模扩张至战前的三倍以上。根据最新战报,美团即时零售订单量突破1.5亿单,淘宝闪购与饿了么日订单量合计超8000万单,京东外卖日订单量突破2500万。三大平台总订单量已达2.5亿单。在此次外卖战火燃起之前,国内外卖总订单量长期维持在8000万单左右。这场持续150天的战争,新增1.7亿日订单量,让成熟的外卖市场焕发出惊人的增长活力。而在战前,多数人认为外卖市场格局已定,主要玩家缺乏进取心,增长空间有限。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2至2024年间,中国外卖市场渗透率仅从25.4%提升至28%。在一二线城市,外卖市场已趋于饱和。但随着京东、淘宝相继入局,美团全力迎战,平缓增长的外卖市场曲线突然急转直上。即便未来补贴减少、订单量自然回落,新用户、新商家的加入也将使市场无法回到8000万单的旧水平。这印证了外卖市场需求远未饱和,仍具深度挖掘价值。而挖掘需求的最佳方式,正是以补贴为武器,展开一场声势浩大的战争,激发消费者、商家和骑手的积极性。美团、淘宝、京东打响外卖战,虽烧钱凶猛,却未产生负面效应,反而让平台、消费者、商家、骑手等多方受益。消费者被大额优惠券、“零元购”包围,每天打开APP“薅羊毛”成为新习惯,推动商家外卖和到店订单量飙升。旺盛需求让骑手收入大幅提升,部分人收入翻倍。平台方面,美团、淘宝、京东均投入巨资,订单量飞速增长,为即时零售、到店、货架电商等业务注入新动能,并创造大量优质岗位。互联网巨头的巨额现金储备,也找到了回报率更高的投资方向。这种全方位的正外部性,意味着外卖战很可能没有输家,而是所有人都能从市场二次生长中获利。中国互联网上一次零和博弈的战例是2018-2019年的下沉市场大战。当时所有互联网公司向“五环外”扩张,试图将更多用户和商家纳入版图。这场战争催生了拼多多、抖音、快手等新巨头,也让阿里、京东等获得大量新用户,注入增长动力。整个互联网在下沉市场用户驱动下,进入全新生长周期。如今,类似故事正在外卖领域重演。美团、淘宝、京东都展现出统一市场的决心,从CEO到一线员工都被激发出空前斗志。美团作为战场腹地,更有强烈守卫领地的决心。5月底财报电话会上,王兴一方面批评外卖行业内卷,另一方面强调美团将不惜一切代价赢得竞争。据《晚点LatePost》报道,美团将“战一夏,定乾坤”,办公区还摆出金色龙纹战鼓。淘宝同样不甘示弱,淘宝闪购曾突破8000万单日订单,马云要求将峰值常态化。7月第二个“疯狂星期六”,淘宝闪购推出“16减16”“25减18”大额红包,迫使美团紧急迎战。京东虽低调,但刘强东亲自送外卖、与骑手互动,CEO许冉表示“提升空间很大”,显示出不满足的野心。一把手纷纷亮出决战决心,三大平台全力以赴。本轮外卖战投入规模罕见,截至目前:京东“双百计划”超百亿,淘宝闪购500亿补贴,美团三年向餐饮行业投入1000亿。6月前京东攻势迅猛,近两个月美团与淘宝激烈交锋,连续两场“疯狂星期六”补贴力度惊人,甚至出现“零元购”。然而,三大平台持续烧钱却未见对手被“熬”垮。另一方面,这场声势浩大的外卖战借助短视频和社交媒体完成闪电式用户教育,各平台订单量迅猛增长。从平台态度和行动看,三大玩家都希望一击制胜。但结果证明,这场势均力敌的攻防战没有真正输家。进攻方淘宝闪购与饿了么日订单量达8000万,远超此前两三千万的预期;京东外卖从零起步仅用几个月就突破2500万单;美团订单量从六七千万单激增至1.5亿单以上。去年王兴曾预计旺季突破1亿单。即淘宝、京东订单量飙升,并非美团的份额被分食,而是三大平台共同做大蛋糕,攻守双方都获得更大蛋糕。战略层面,三大玩家也实现阶段性目标。美团重视的闪购业务迅猛发展,3C数码等品类增长显著;外卖板块神抢手、拼好饭等业务曝光和增长;淘宝打响闪购名声,跑通非货架电商导流模型;京东初步实现高频带动低频,为货架电商注入动能。过去150天,三大平台投入巨大、手段多样,却未形成压倒性优势。战术僵局下,战略层面各得其所,共享红利。

B

本轮外卖战另一个特殊之处是,不仅三大平台未输,消费者、商家、骑手等也都受益。互联网战争通常伴随负外部性,伤害卷入者利益。如共享单车大战导致交通混乱、押金损失;社区团购大战使农产品价格暴跌、夫妻店受创。此类负外部性常引发监管叫停。相比之下,本次外卖战虽激烈,却未见明显负面效应。消费者端,大额优惠券带来真实实惠,有人戏称“外卖平台毫发无损,我却胖了三斤”。商家侧,餐饮行业低谷时,外卖成为“回血”良方。三大平台补贴不仅带来大量外卖订单,也吸引到店客流。以咖啡茶饮为例,库迪咖啡上线首日订单增近10倍,茉莉奶白日均增长近3倍;京东外卖4个月瑞幸等品牌销量破亿,霸王茶姬等破千万;美团咖啡茶饮订单频繁爆单。长期看,外卖市场从一家独大到三国鼎立,商家经营成本降低。京东外卖阶段性免佣,淘宝、美团推出巨额扶持计划。平台与商家共担补贴成本,相当于真金白银帮助引流获客。此外,三大平台竞争推动订单规模快速膨胀,改善数百万骑手生存状况。有骑手表示,日收入从300元增至400元。上海部分骑手单均收入达十几元,月收入破万。隐性福利是保险覆盖率提升:京东为全职骑手缴五险一金,兼职骑手享意外险和医疗险;美团试点骑手保险补贴政策,承担50%养老保险费用。外卖战提高骑手待遇的同时,创造更多工作岗位。美团披露,6月众包高频骑手月收入9793元,7月周末超40万众包骑手日收入超500元;京东第二季度日均新增3000-4000名全职骑手。覆盖消费者、商家、骑手的正外部性,使这场外卖战虽激烈却处于良性竞争轨道。6月底以来,平台口水战偃旗息鼓,竞争转向补贴、运营、配送等环节,战争合理性进一步提高。监管压力较小、企业摩拳擦掌的大背景下,消费者薅羊毛、商家骑手赚钱的“红利期”预计将持续较长时间。

C

过去二十余年,中国互联网习惯零和博弈,战事往往只有一个胜利者。通过烧钱、补贴、引流等手段“熬”死对手,形成马太效应,最终排除竞争对手,获取大部分利润。中国互联网主要角色都经历过零和博弈并成为胜利者。但这不代表所有战争必须有输家。中国互联网上一次零和博弈的战例是2018-2020年下沉市场大战。电商赛道的拼多多、内容领域的快手从巨头夹缝中崛起,成为最大赢家:拼多多单季度MAU增幅曾超7000万;快手在县城乡镇找到巨大增长空间。但这并不意味着阿里、京东、抖音等巨头输掉战争。以阿里为例,年活跃用户从2018年6.36亿增至2020年7.25亿,两年增长1亿同样可观。将视角拉远,下沉之战前,从业者普遍认为电商行业进入成熟期,增速将维持在个位数。但深入下沉市场后,进攻方和防守方都获得巨大增量,证明电商市场潜力远未挖掘殆尽。同时,电商、内容领域互联网大公司下沉,带动用户、商家、广告主等多方获利:用户得实惠,商家获新订单,广告主扩大影响力。七年后,类似多方共赢场景正在外卖战场重演。外卖战5个月,全行业订单量从七八千万激增至2.5亿。但这只是起点。三大平台已看到长期作战的好处,频繁调度资源支持持久战。例如,美团放弃美团优选,每年节省约40亿元成本,用于小象超市等泛外卖场景。从现金储备看,三大平台具备长期作战能力:美团约1800亿元,阿里约1900亿元,京东超2000亿元。高盛预测,今年第二季度三巨头外卖投入达250亿元。基准情形下,未来12个月美团EBIT将下滑250亿元,阿里外卖业务预计亏损410亿元,京东亏损260亿元。尽管外卖战投入巨大,但三大平台手握充裕弹药,兼具强大现金流。在优质标的稀缺、AI大模型仍需核算的情况下,将现金砸在外卖上,是ROI较高、效果立竿见影的方式。2018-2019年下沉市场大战,各方激烈对抗却获得合理回报。七年后的外卖战,三大玩家手握更多资金,打响了又一场难以获胜却无输家的战事。

最新快讯

2025年11月19日

19:35
2025年11月,三星电子正式宣布对其存储业务战略进行重大调整,旨在全面提升盈利能力。面对当前市场环境,公司决定将战略重心转向通用型DRAM产能的扩张,同时暂时放缓高带宽存储器(HBM)的研发与生产投入。这一决策背后,是DDR5和LPDDR5X等主流产品价格持续上涨带来的机遇。三星计划将部分老旧DRAM产线及NAND闪存产能进行优化重组,转而用于生产更先进的...
19:35
2025年11月17日,成都卡诺普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向香港交易所递交了上市申请,并选定国泰君安证券作为独家保荐机构。这家成立于2012年的机器人企业,专注于六轴与四轴工业机器人的研发制造,其产品广泛应用于焊接、切割、搬运等多个工业场景。根据权威市场研究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卡诺普已连续多年稳居中国焊接机器人出口商榜首,展现出强大的国际竞争力。公司...
19:35
2025年第三季度,零跑汽车交出亮眼业绩单,实现营收194.5亿元,同比增长97.3%,一改去年同期亏损局面,净利润转盈为1.5亿元。这一成绩背后,是公司产品竞争力的显著提升和市场份额的持续扩大。同期毛利率达到14.5%,显示出公司盈利能力的稳步增强,而销量表现更是喜人,全年累计销量达173,852台,同比增长101.77%,创下历史新高。值得注意的是,7月...
19:35
2025年11月,蓝点触控(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宣布成功完成C轮超亿元人民币融资,创下行业新纪录。此次融资由知名投资机构红杉中国领投,珠海科技产业集团强势跟投,展现了资本市场对该公司发展潜力的高度认可。值得注意的是,距离上一轮融资仅过去了短短3个月,如此密集的融资节奏凸显了蓝点触控在市场上的强劲发展势头。 蓝点触控成立于2019年,是一家专注于智能机器人前...
19:35
11月18日,盛帮股份正式发布公告,宣布与德国WOCO集团达成收购框架协议,计划以现金形式收购无锡沃可发动机降噪部件有限公司60%的股权。根据协议,无锡沃可的整体估值初步定为4.3亿元人民币,最终交易价格将在尽职调查完成后进一步协商确定。 无锡沃可成立于2003年,是一家专注于汽车橡塑产品及电驱电机部件研发与生产的企业。2024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
19:35
2025年11月19日,江南水务正式宣布其全资子公司成功中标江阴临港开发区排水达标区建设项目,标志着公司在市政工程领域再获重大突破。此次项目由江南水务市政工程江阴有限公司与中机国际强强联手组成的联合体共同承揽,合同总金额高达3.68亿元人民币,发包方为江苏江阴临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作为区域供排水系统升级的关键工程,该项目将显著提升当地供水排水效能,优化城市基...
19:35
2025年9月,西贝餐饮因“罗永浩风波”意外卷入舆论漩涡,部分门店的一线员工更不幸成为网络暴力受害者,遭受了不堪入目的辱骂。面对这一严峻情况,西贝公关部迅速作出回应,展现出了企业的责任担当。自9月起,公司决定为所有一线员工人均每月上调薪资500元,以提升他们的基本收入水平。更为暖心的是,西贝特别设立了“委屈奖”,旨在为那些遭受网暴的员工提供额外的情感支持和经...
19:35
2025年11月14日数据显示,中国硫磺价格同比激增152%,报收于3930元/吨。这一显著涨幅主要源于全球供需格局的深刻变化。一方面,受原油加工量见顶回落及海外硫磺供应受限的双重影响,全球硫磺供应增长明显放缓;另一方面,磷复肥产业及新能源材料领域的需求持续高速增长,进一步加剧了供需失衡的局面。 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硫磺表观消费量同比增长8.6%,进口依...
19:35
2025年11月,北京比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正式宣布成功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A+轮融资,此次投资由天图投资独家领投。本轮融资资金将重点用于加速旅游新媒体平台的战略建设,同时推动AI技术在提升旅行体验个性化以及酒旅企业数字化转型方面的深度应用。比利信息自2016年成立以来,致力于打造中国领先的旅游新媒体平台MYCOOLTV,该平台已广泛覆盖亚太地区多样化的旅行场景...
19:35
2025年11月18日,华润啤酒正式宣布完成重要的人事调整,徐麟与阳红霞荣升执行董事,韩慧文则被任命为独立非执行董事,进一步强化了公司治理结构。徐麟现年49岁,在华润啤酒内部拥有丰富的管理经验,此前曾担任副总裁,主要负责公司组织人事与群团管理工作,其领导能力与战略眼光将为企业发展注入新动力。阳红霞47岁,现任首席财务官,拥有厦门大学会计学硕士与博士学位,并具...
19:03
2025年11月19日,韩国饲料行业迎来重要动态,由韩国饲料领导者委员会牵头,正式启动了面向国际市场的玉米采购计划。根据业内贸易商透露的信息,本次招标的初步采购量预计在13万至13.5万吨之间,这一规模显示出韩国饲料企业对稳定原料供应的迫切需求。此次采购的核心目标在于保障国内饲料生产的正常进行,同时通过引入国际资源来优化供应链结构,增强市场抗风险能力。值得注...
19:03
2025年11月19日,普洛药业正式宣布一项重要的资本运作计划——将以集中竞价方式回购公司股份。这一举措的主要目的是将回购的股票用于未来的股权激励方案或员工持股计划,旨在通过增强内部凝聚力与员工持股比例,进一步激发企业活力,提升团队战斗力。根据公告内容,此次回购的总额设定在1.8亿至3.6亿元人民币之间,且回购价格将严格控制在23元/股以内。基于当前股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