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知名基金经理神爱前在公开场合发表观点,指出港股创新药主流标的的上涨空间已相对有限,这一言论迅速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和激烈讨论。作为前公募基金经理,神爱前的身份使其观点更具影响力,但也因此受到了来自同行的强烈批评。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创新药板块内部的分歧早已存在,并非始于今日。此前,融通基金基金经理万民远也曾因发表类似观点而引发市场争议,可见这一话题在业内早已不是新鲜事。
尽管创新药板块近期表现强劲,持续上涨的态势令人瞩目,但市场参与者对潜在泡沫风险的担忧却与日俱增。交银国际在最新研究中也特别提示,在反弹行情之后,选股策略的重要性将进一步提升,投资者需更加谨慎地评估个股价值。这一观点进一步印证了市场对创新药板块长期投资价值的重新审视。
值得注意的是,医药基金在年内业绩表现上存在巨大差异,最高业绩相差竟达140%。这一显著差距背后,是各基金经理持仓策略的明显不同。即使是同一位基金经理管理的不同产品,由于持仓差异,收益也呈现出悬殊的对比。这一现象凸显了基金经理选股能力对基金业绩的直接影响,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更丰富的参考维度。
分析人士认为,当前市场对创新药板块的分歧,实际上有助于释放过热风险,避免市场在单一预期下过度波动。这种多角度的观点碰撞,能够促使市场回归理性,为后续行情的健康发展蓄力。从长远来看,这种健康的分歧和讨论,将更有利于创新药板块的可持续发展和价值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