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新芯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新芯股份”)近期因财务资料过期问题,其科创板IPO申请被暂缓。这家备受市场关注的公司计划通过首次公开募股筹集48亿元人民币,然而其盈利模式存在显著风险隐患。根据公开数据显示,新芯股份的净利润高度依赖关联方“公司二”的技术授权收入,这一情况已引发业界的广泛担忧。
2023年及2024年前三季度,技术授权收入占新芯股份净利润的绝大部分比例,但值得注意的是,若剔除相关提成费用,2025年该部分收入预计将完全消失。这一变化可能对公司的持续盈利能力构成重大挑战,也暴露了其在业绩可持续性方面的潜在风险。
尽管新芯股份表示其信息披露符合监管要求,但多位行业专家建议,公司应进一步加强关于业绩可持续性风险的披露力度。专家指出,投资者在评估公司价值时,需要更全面地了解其盈利模式的长期稳定性,而不仅仅是关注短期业绩表现。这一事件也为其他拟上市公司提供了警示,提示其在IPO过程中应更加审慎地评估和披露潜在风险。
业内分析认为,新芯股份的案例反映出部分高科技企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可能忽视了风险管理的系统性。随着科创板对科技创新企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如何平衡成长性与风险控制,将成为越来越多企业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