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6日,农业农村部部长韩俊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一组振奋人心的数据,我国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超过10亿亩,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更是达到了63.2%。这一系列亮眼成果不仅彰显了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巨大进步,更为“十四五”时期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抓手,通过科学规划、集中建设,显著提升了耕地质量和综合生产能力。目前,全国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面积相当于为我国粮食安全加了一道“安全锁”,不仅有效缓解了耕地资源紧缺的压力,更在保障粮食稳产增产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与此同时,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提升,则反映出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日趋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能力显著增强。从智能农机到生物育种,从精准灌溉到绿色防控,科技创新正成为推动农业提质增效的核心引擎。数据显示,科技进步为农业发展带来的综合效益已占农业总产出的63.2%,这一数字充分证明,科技正成为引领农业现代化的“金钥匙”。
“十四五”时期,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不仅为端牢中国人的饭碗提供了有力支撑,更为农业高质量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未来,随着农业科技创新的持续深化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稳步推进,我国农业发展必将迈上新的台阶,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