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便利店引入远程机器人补货模式引发关注
据外媒Rest of World报道,日本部分便利店正采用创新模式,引入由菲律宾员工在马尼拉远程操控的机器人,负责东京门店的货架补货工作。这一模式实现了体力劳动的远程外包,通过科技手段有效缓解了日本劳动力短缺问题,同时显著降低了运营成本。
目前,约60名菲律宾操作员远程监控机器人运行,实际介入率仅为4%,月薪约为1773至2234元人民币。这种工作模式不仅为当地创造了就业机会,也为企业带来了经济效益。操作员们不仅负责日常补货任务,还在积极训练AI系统,推动全自主机器人的研发进程。
东京Telexistence公司与旧金山初创企业合作,将操作数据提供给后者,加速技术迭代。这种跨地域的合作模式,展现了全球科技资源共享的趋势。专家指出,发展中国家劳动者正参与构建可能替代自身岗位的技术,这一现象值得关注。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预计到2030年,AI智能体市场规模将达3050亿元人民币,而全球人工岗位未来五年或将减少27%。这一趋势预示着未来就业市场的深刻变革,同时也为人类提供了更多思考与适应的机会。